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40116)
-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4
- 相关作者:夏登山修文乔邵有学乔澄澈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鸳鸯蝴蝶派与民初通俗小说译介被引量:8
- 2014年
- 从民初翻译史,特别是鸳鸯蝴蝶派的译介活动缺席中国翻译史的现象着手,本文以鸳蝴派代表性文学期刊《礼拜六》的译介作品作为考察对象,勾勒出鸳蝴派译介活动的基本轨迹和特点,呈现出民初翻译文学的独特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鸳蝴派译介活动的功能及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修文乔
- 关键词:鸳鸯蝴蝶派通俗小说翻译
- 中国翻译史上的“李约瑟之谜”被引量:5
- 2013年
- 与翻译史上繁荣发达的实践传统形成鲜明对比,我国传统的翻译家对翻译的理论思考相当匮乏,也没有形成翻译理论的学术流派。对翻译史上积极翻译和消极翻译两条线索的考察表明,理论贫瘠的原因主要在于翻译领域内部。受到文化中心主义和儒家实用理性的影响,翻译在历代朝廷一直被定位为纯粹的工具,因此没有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这种工具性定位导致翻译史上难以形成发达的研究传统。而且,消极翻译传统中,译者的地位更低下、隐身度更高,主体创造性也受到更多压制,从而使消极翻译比积极翻译在孕育理论方面更加薄弱。
- 夏登山邵有学
- 关键词:翻译史
- 理雅各的《中国经典》及其宗教思想被引量:1
- 2013年
- 理雅各对包括儒家经典在内的中国典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翻译。他的翻译是被他独特的宗教思想所驱动的。理雅各的宗教思想是他在长期传教实践中和对于中国传统典籍尤其是儒家经典的深入理解之后所形成的。本文首先阐述了理雅各翻译的《中国经典》及其影响,其次深入解析理雅各的宗教思想及其成因,最后通过对其译著的研究,进一步分析在他的译著中所体现的宗教思想。
- 乔澄澈
- 关键词:理雅各儒家经典宗教思想
- 翻译·消闲·文化——记民初鸳鸯蝴蝶派期刊《礼拜六》
- 2015年
- 在中国近现代翻译史研究著述中,民初翻译史特别是鸳鸯蝴蝶派的翻译活动一直处于缺席状态。将立足翻译史研究的视角,从鸳鸯蝴蝶派代表性期刊《礼拜六》入手,分析其创刊背景和翻译群体,并以《礼拜六》的小说译介为例,探究鸳鸯蝴蝶派翻译活动的特殊性,力图从期刊译介的角度还原一个真实的文学流派。
- 修文乔
- 关键词:翻译史民初鸳鸯蝴蝶派《礼拜六》
- 对古代翻译史上“翻”、“译”之别的再思考被引量:4
- 2017年
- 尽管翻译史学界一般认为"翻"表翻译的用法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但是学者们对古代翻译史上"翻"、"译"之别的理解并不一致。本文对前人的几种观点进行反思,并基于史料考证提出一种新的假设,认为南北朝以前的"译"基本上都是口头的传译、交释,而"翻"的兴起与南北朝后期佛经翻译的书面运作方式有关。
- 夏登山
- 关键词:翻译佛经翻译
- 清末民初的侦探小说翻译热潮探析
- 2014年
- 本文从清末民初侦探小说翻译的时代背景出发,剖析了这一翻译热潮发生的社会因素及其自身所具备的"情"、"智"等特点。探讨侦探小说翻译热潮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近代小说产生的影响:它契合了主流意识形态,迎合了改良政治、启迪民智的时代潮流;侦探小说翻译的繁荣与新闻业、印刷业的繁荣也息息相关;译者和读者对于西方"科学"和"法制"的推崇。同时,在艺术上对中国近代小说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修文乔
- 关键词:清末民初
- 对中国古代翻译大潮的重新认识被引量:8
- 2017年
- 翻译史学界对古代翻译大潮的认识大多局限于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没有充分关注延续两千年不间断的官方翻译活动,尤其是辽代至清代少数民族统治时期的民族翻译大潮。对《辽史》《金史》和《清史稿》等正史史料的考证表明,民族翻译在翻译活动的持续时间、参与者数量、译作的数量和影响,以及翻译活动的政治文化意义等诸多方面都远远超过明末清初的传教士科技翻译。充分认识民族翻译在翻译史上的地位,对于理解古代汉民族文化"走出去"以及研究传统翻译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 夏登山
- 关键词:科技翻译翻译史
- 中国翻译史上的三种翻译观被引量:4
- 2017年
- 翻译史学界向来重视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而较少关注主流文化如何看待翻译,以及这种翻译观如何传承演变。结合计量史学的方法系统地考察从《史记》至《清史稿》二十五部正史中的翻译类记载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翻译观,分别见于宋代以前的政事外交翻译、佛经翻译和辽代至清代的民族翻译。其更替原因主要在于当时的文化交往框架对翻译实践和正史编纂提出了翻译合理性的拷问。宋代以前的佛经翻译与政事外交翻译分别发生在相对平等和不平等的文化交往框架中,因而形成了两种并行千年而互不影响的翻译观;辽代至清代的少数民族统治显著地提升了正史中翻译的显现度以及翻译在政治统治、民族融合和文化交往中的地位。深入理解这三种翻译观的形成及演变,对于完整而准确地把握古代翻译史脉络,重新认识古代翻译大潮和中国古代的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
- 夏登山
- 关键词:翻译史翻译观
- 社会语境与译者参与——以鸳蝴期刊《礼拜六》翻译小说的副文本为视角被引量:5
- 2015年
- 副文本(paratext)概念由法国叙事学理论家杰拉德·热内特提出后,首先应用于文学研究领域,随后在翻译研究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国内外翻译领域的副文本研究仅选择单个译家、译作作为研究对象,缺乏对某一时期多篇译作和译者群体的关注。本文从民初鸳蝴期刊《礼拜六》翻译小说的副文本视角出发,系统分析了译者在进行语言转换之外参与/干预文本生成的三种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副文本发挥的文内和文外功能,借以探索鸳蝴译者群体与民初社会的互动关系,并对这一群体的翻译规范进行相应的研究。
- 修文乔
- 关键词:副文本《礼拜六》翻译小说鸳鸯蝴蝶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