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509B-15)
- 作品数:10 被引量:293H指数:6
- 相关作者:郭安红刘庚山安顺清任三学赵花荣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覆盖对夏玉米叶片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的影响被引量:90
- 2004年
- 在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试验基地,对留残茬和秸秆覆盖措施下夏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片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探索夏玉米在这两种方式下的节水抗旱高产的生理生态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光合速率日变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上午;下午虽不甚明显,但也是覆盖和残茬两个处理略高于对照,说明2种土表覆盖方式促进了该时段光合速率的提高。留残茬和覆盖能明显提高夏玉米叶片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尤其在下午表现更为明显,最终提高产量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使农田的光、温和水资源得以科学有效地利用。
- 刘庚山郭安红任三学安顺清阳园燕毛飞赵花荣
- 关键词:覆盖栽培夏玉米叶片光合作用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
- 从地气耦合角度讨论沙漠的成因被引量:1
- 2004年
- 沙漠的成因是干燥气候和强大风力的产物。中国的大沙漠多在地壳运动相对稳定的地区,如塔里木地区、准噶尔地区、阿拉善地区、鄂尔多斯地区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等,因此可以认为,可能还有地下因素参与了沙漠的形成。其形成机制可能是:地壳运动稳定地区地下的携热水汽或其他携带热量的气体不易逸出,这样就不易在稳定地区大气中造成低气压状态,因而不易吸引冷热气团来交会降雨以及不易形成水汽的垂直对流降雨,这些后果叠加在更大范围的气候干燥背景上,使这些地区更加干旱,于是形成大沙漠。这种沙漠的扩展又在一些原来不是沙漠的农业区形成沙漠或沙地。
- 郭安红吴瑾冰刘庚山
- 关键词:地气耦合地壳运动
- 人工控制有限供水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92
- 2003年
- 试验在中国气象局固城农业气象试验基地的大型人工控制农田水分试验场进行。在底墒充足的条件下采用 3种供水处理 :拔节期一次性供水 75 mm( I1) ;返青供水 37.5 mm和拔节期供水 37.5 mm( I2 ) ;返青后生长期内无水分供给 ( ICK)。全生育期内用电动防雨棚遮去自然降水。试验结果表明 ,表层土壤 ( 0~ 30 cm)水多根多 ,根系反应敏感。上层干旱促使根系向深层发育 ,利用下层水量较多。I1处理减少表土层 ( 0~30 cm)的根量和根长密度 ,促进根系下扎 ,较多地利用深层土壤水分 ,并减少无效分蘖。虽然总穗数减少 ,但同 I2 、ICK相比籽粒数和籽粒重有较大幅度增加 ,提高了产量和水分利用率。根系吸水效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 ,I1在 30 cm以下其根系吸水效率超过了 I2 处理 ,并在 1 0 0~ 2 0 0 cm土层表现最为明显。ICK除 0~ 30 cm土层外 ,其余土层有效底墒供水率均较低 ;I1和 I2 两处理 30~ 1 0 0 cm有效底墒供水率均在 84%以上 ,1~ 2 m土层内 I1大于 I2 。ICK由于土壤水分不足并未造成千粒重的明显下降 ,相反 ,3个处理中最高 ;土壤水分不足导致穗数、穗粒重、籽粒重和籽粒数的显著降低 ,从而造成了最终产量的降低。产量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 I1比其余处理提高了将近 1 4% ,其次为 ICK,最低的是 I2 。
- 刘庚山郭安红任三学安顺清林日暖赵花荣
- 关键词:冬小麦根系蒸腾有限供水
- 土壤干旱胁迫下非水力根信号调控夏玉米气体交换对大气环境的响应被引量:4
- 2005年
- 对不同程度土壤干旱胁迫下夏玉米非水力根信号的产生以及气体交换过程对大气环境的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充足底墒播种后采用3个土壤水分处理等级(0~200cm土壤相对湿度为>80%、60%~70%、40%~50%,代号为WT1、WT2和WT3).生育期内遮去自然降水.试验结果表明,在拔节期轻度和中度土壤干旱胁迫的情况下,玉米根系合成大量ABA传输到地上部分,参与控制气孔开度和气体交换过程对大气环境变化的响应并调节水分消耗.在日变化过程中,当光强和水汽压亏缺较高时,由于蒸腾速率较高,非水力根信号物质向冠层的传输速率也较高,ABA在叶片中的累积影响了气孔开张对光强响应的敏感度,气孔开度受到抑制,并且随着ABA累积和浓度的增加,气孔抑制作用越强;在水汽压亏缺较低的情况下,非水力根信号物质向冠层的传输速率较低,ABA的代谢过程以及再分配过程能够保证这种信号物质保持在低水平,从而保证一定程度的气孔开度和光合、蒸腾速率.这种策略能够使夏玉米在轻、中等干旱条件下保证最大的光合作用,同时在可能的胁迫情况下降低蒸腾作用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 郭安红冯兆忠刘庚山任三学安顺清
- 关键词:土壤干旱胁迫夏玉米气体交换大气环境
- 用伏秋季降水推定华北小麦底墒的方法被引量:1
- 2003年
- 利用收集到的华北地区气象台站 2 0多年的冬小麦底墒数据 ,以及相应年份 7,8,9月间逐旬降水量的资料 ,对无灌溉情况下 ,冬小麦底墒与伏秋季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筛选出了简单易行的利用伏秋季各旬的降水量推定当年冬小麦底墒的方法 ,同时 ,统计检验和实际计算的结果表明
- 刘庚山郭安红任三学安顺清赵花荣
- 关键词:秋季降水量小麦
- 土壤水分亏缺条件下根源信号ABA参与作物气孔调控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0
- 2006年
- 建立了根系吸水模型和根源ABA参与作物气孔调控过程相耦合的气孔导度模型,该模型在根源信号ABA的产生项中考虑了根系吸水影响函数和根系密度分布函数.利用该耦合模型模拟大田状况下根源ABA参与玉米气孔行为调控过程,结果表明,由于充分考虑了根区土壤水势和土壤中根长密度分布对根系吸水的影响,较好地反映了土壤不同层次根系吸水强度,更为确切地描述了当土壤水分亏缺时,根系合成ABA的量、各层根系蒸腾流中ABA浓度、木质部ABA浓度以及最终ABA参与对气孔行为的调控作用.
- 阳园燕郭安红安顺清刘庚山
- 关键词:气孔导度根系吸水模型
- 不同覆盖对夏玉米叶片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的影响
- 在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试验基地,对留残茬和秸秆覆盖措施下夏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片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探索夏玉米在这两种方式下的节水抗旱高产的生理生态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光合速率日变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上午;下...
- 刘庚山郭安红安顺清任三学赵花荣毛飞
- 关键词:残茬夏玉米气孔导度日变化
- 文献传递
- 土壤干旱和内源ABA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04年
- 对不同程度土壤干旱胁迫和夏玉米根、茎、叶中脱落酸含量变化对产量形成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充足底墒条件下播种后采用5个土壤水分等级(0~2m土壤相对湿度分别为>80%,70%~80%,60%~70%,50%~60%和40%~50%,处理代号分别为WT1~WT5),生育期内遮去自然降水。试验结果表明,轻度土壤干旱胁迫(WT3处理)下,由于表土层干旱促进了根源信号的产生、运输和累积,明显抑制了叶面积的发育和地上部分的干物质累积,降低了地上部分水分损失;同时该处理的玉米植株根系发育良好,不仅有效地利用了表土层的水分,而且根系向土壤深层延伸吸收利用土壤深层贮存的水分,有效地缓解了干旱胁迫和根信号对产量形成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土壤水分利用和获取之间达到了较好的平衡,提高了植株体的水分利用率并增加了收获指数。
- 郭安红刘庚山任三学安顺清阳园燕
- 关键词:土壤干旱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 夏玉米苗期有限水分胁迫拔节期复水的补偿效应被引量:52
- 2004年
- 以作物调亏灌溉原理为基础 ,对夏玉米苗期水分胁迫拔节期复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复水增加了夏玉米叶片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 ,提高叶片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复水 2天后 ,叶片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即恢复到对照水平 ,部分时段 ,特别在下午 ,复水处理表现出高于对照的“反冲”现象。复水使苗期受旱的夏玉米株高、叶面积、地上 (下 )部分干物重和根系生长发育都恢复到或接近充分供水的植株生长水平。使其产量及构成因子与对照接近 ,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地提高了 2 4 7%。这为玉米中后期的水分管理 ,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 刘庚山郭安红任三学安顺清赵花荣
- 关键词:夏玉米
-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系统中植物根系吸水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29
- 2004年
- 土壤植物系统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植物根系吸水过程是SPAC系统中水分运移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影响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影响因素入手,现有根系吸水模型可分为经验模型、半经验半理论模型和理论模型3类。文章综述了自20世纪60年代初第一个单根吸水模型以来的植物根系吸水模型及其最新研究进展,指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是注重根系吸水机理同时,修改和完善已有根系吸水模型,简化模型参数,使之更易应用于实际。
- 阳园燕郭安红安顺清刘庚山
- 关键词: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根系吸水植物根系土壤水分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