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SS020)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刘丽丽王惠宇梁大伟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辽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地方媒体对江桥抗战军事报道真实性之考证被引量:1
- 2015年
- 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引起中外各界广泛关注,国内外有影响的报刊均争相报道,在媒体舆论界骤然掀起一场民族运动。本文以原始档案资料等对地方媒体关于江桥抗战军事报道的真实性予以考证,以弥补"正史"之不足。
- 刘丽丽
- 关键词:江桥抗战《滨江时报》
- 媒体视野中的江桥抗战被引量:2
- 2014年
- 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引起中外各界广泛关注,国内外有影响的报刊均争相报道,九一八事变以来积蓄的民族主义情绪迅速迸发,引导着中国民众用实际行动表达心中的愤慨与抵抗,舆论批判成为一场实际的民族运动。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各方媒体的报道与反应再现当时真实场景,以探讨媒体的重要作用及社会不同政治力量及群体对事态的体认。
- 刘丽丽
- 关键词:媒体江桥抗战
- 论20世纪初美国“满洲开发计划”的肇始——以《司戴德文件》为中心的考察
- 2016年
- 20世纪初美国的"满洲开发计划"贯穿了晚清与民国两个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该计划肇始之初,其实际执行者即后来作为美国远东司代理司长、"四国银团"总代表的司戴德通过与罗斯福接触,谋得奉天总领事之职位,并在其授意下考察了俄满边境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情况,为其提供了重要的《俄满考察报告》;后来,司戴德又觐见了时任美国陆军部长的塔夫脱,呈递了《海参崴之行备忘录》。他所有这些做法的最终目的是希望改变美国政府既定的远东政策,希望在政府干预下实现美国对中国东北的投资及借款,即为"满洲开发计划"的推行创造条件。
- 梁大伟
- 抗战胜利后美国驻中国东北领事机构及其活动
- 2012年
- 抗战胜利后,美国在中国东北主要城市重设领事机构。驻中国东北的美国领事机构位于远东美苏对抗的最前端,最初为近距离地观察苏联在东北的活动及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发挥其特有的作用;1948年后,在中国政权更迭、美国对华政策未定之际,美国领事机构坚持留在中国东北,企图充当插入苏联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楔子",但这一设想并未成功,最终被"挤出"东北。
- 王惠宇
- 关键词:领事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