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2012CGX7)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邓振山贺晓龙刘玉珍高飞魏婷婷更多>>
相关机构:延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降解
  • 3篇油污染
  • 3篇污染
  • 3篇降解菌
  • 2篇抑菌
  • 2篇生物修复
  • 2篇石油降解
  • 2篇石油降解菌
  • 2篇石油污染
  • 2篇酸枣
  • 2篇内生菌
  • 1篇代谢产物
  • 1篇亚硝酸
  • 1篇亚硝酸盐
  • 1篇养殖
  • 1篇养殖水体
  • 1篇野生酸枣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抑菌活性
  • 1篇抑菌效果

机构

  • 9篇延安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9篇邓振山
  • 2篇贺晓龙
  • 2篇苏瑞
  • 2篇魏婷婷
  • 2篇高飞
  • 2篇刘玉珍
  • 1篇孙志宏
  • 1篇韦革宏
  • 1篇李静
  • 1篇张春晓
  • 1篇陈苗
  • 1篇侯改成
  • 1篇张伟民

传媒

  • 3篇环境工程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株有抑菌活性的酸枣内生菌的分离及发酵条件优化
2018年
研究酸枣叶片内生菌中的菌种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研磨涂布法从酸枣叶片中筛选内生菌,对所分离的内生菌的发酵液进行抑菌活性测定,选出对七种人体病原菌有抑菌活性的内生菌,并对其发酵条件的优化;将抑菌圈的大小作为指示,对内生菌C-13-1发酵条件的碳源、氮源和发酵时间时间进行单因素优化。结果表明:从陕北酸枣叶片内筛选出23株内生菌中,其中10株对七种人体常见致病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菌株C-13-1对七种人体常见致病菌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0 mm,对柠檬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itreus)的抑菌圈达36 mm,抑菌活性较强。菌株C-13-1发酵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钠;最佳发酵时间为7 d。研究表明,酸枣叶片内生菌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抗菌活性物质,是开发天然抗菌药物的潜在资源。
邓振山魏婷婷苏瑞高飞刘玉珍
关键词:野生酸枣内生菌抑菌活性
酸枣内生菌的筛选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初步分离被引量:1
2018年
为充分开发利用酸枣资源,寻找生产黄酮类化合物等活性物质的内生菌,为新型药物提供种质资源,采用组织分离法、划线分离法分离纯化酸枣茎的内生菌,并用平板对峙法对抑菌活性进行测定。抗菌活性较强的菌株有B-08-12和B-08-20,抑菌圈直径达到(31.00±0.78)mm;并将菌株进行发酵,用有机试剂萃取、薄层层析以及紫外分光光度计作进一步检测。薄层层析检测表明:B-08-20菌株的发酵产物在Rf为0.43处有与酸枣茎提取液斑点Rf值相同的显色斑点,初步确定活性物质的种类为黄酮类或者其类似物。
邓振山魏婷婷高飞刘玉珍苏瑞陈邦凯莫达锐
关键词:酸枣内生菌拮抗性薄层层析黄酮类
苦马豆根瘤中内生细菌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苦马豆(Sphaerophysa salsula)是西北荒漠区重要的豆科植物。本研究采用16SrDNA PCR-RFLP和16SrDNA全序列分析方法,对西北部分地区苦马豆根瘤中内生细菌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15株供试菌株产生了28种遗传图谱类型,对每种图谱类型的代表性菌株进行了16SrDNA全序列分析,其中的根瘤菌分别归属于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根瘤菌属(Rhizobium)、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其余的内生菌分别归属于副球菌属(Paracoccus)、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固氮螺菌属(Inquilin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沙雷氏菌属(Serratia)、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诺卡氏菌属(Nocardia)、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短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Lysinibacill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这表明苦马豆根瘤中内生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邓振山
关键词:苦马豆RDNAPCR-RFLP
石油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及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被引量:3
2022年
为研究石油污染对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离筛选石油降解菌,从陕北宝塔、吴起、靖边和延长4个县区采集石油污染土壤和未受石油污染土壤,测量土壤中石油、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以及pH;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种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并以石油为唯一碳源,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高效石油降解菌,并对所筛选的高效石油降解菌进行16S rDNA鉴定。陕北4个县区石油污染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了0.57,6.63,4.34,8.91 mg/kg,有机质含量增加了2~21倍。石油污染土壤中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降低,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为主要菌门,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为丰度最高菌属。以石油为唯一碳源,分离得到8株石油降解菌,其中菌株OS33和菌株OS62-1在5 d内的石油降解率分别为80.51%和81.60%,经鉴定OS33为迪茨氏菌(Dietzia sp.),OS62-1为红球菌(Rhodococcus sp.)。石油污染发生后,土壤中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筛选的8株石油降解菌中OS62-1石油降解率最高,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陕北地区石油降解菌菌种资源库。
柳晓东余天飞艾加敏李静张宝宝姜影影邓振山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降解红球菌
番茄灰霉病菌拮抗菌D6和D10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抑菌效果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优化番茄灰霉病菌拮抗菌的发酵条件,初步探究其抑菌效果,为番茄灰霉病菌的生物防治提供潜在的资源菌。【方法】以前期从大蒜鳞茎中筛选出的拮抗菌D6和D10为研究试材,以接种量、温度、摇床转速和装液量为考察因素,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D6和D10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优化条件下D6和D10的无菌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D6和D10的最佳摇床培养条件分别为,D6:接种量4%,温度22℃,转速180r/min,装液量50mL;D10:接种量4%,温度26℃,转速150r/min,装液量75mL。当D6的无菌滤液质量分数达到15%时,其抑制率最高达到85.33%;当D10的无菌滤液质量分数达到10%时,其抑制率最高达到70.67%。在121℃时,D6无菌滤液的热稳定性较好,而D10的无菌滤液却失去了生物活性。【结论】在优化条件下培养的D6和D10无菌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D6的无菌滤液热稳定性较好。
邓振山侯改成孙志宏李军韦革宏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菌抑菌效果
苹果树内生真菌抗腐烂病和炭疽病活性菌株的筛选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明确苹果树中内生真菌的种类及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和苹果树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对健康富士苹果树茎部和根部中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和初步鉴定,并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和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和炭疽病菌有明显抑制效果的拮抗菌,进一步研究了其发酵液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从筛选出的49株内生真菌中,8株对苹果树腐烂病和炭疽病病原菌有明显抑制效果,最高抑菌率达到83.93%;拮抗菌发酵液的平均抑菌率均在89%以上,最高达98.81%。且在同等条件下,拮抗菌对病原菌抑菌率比化学药剂高50%左右。该研究为新型生物农药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邓振山陈苗张伟民贺晓龙
关键词:苹果树内生真菌拮抗活性
两株养殖污泥中亚硝酸盐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条件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解决水产养殖中亚硝酸盐污染问题,从养殖水体污泥中筛选出优良亚硝酸盐降解菌,并对其降解条件进行初步研究。从水产养殖水体污泥中分离亚硝酸盐降解菌,进一步通过测定比较分离菌株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筛选优良的亚硝酸盐降解菌,并采用单因子法研究其降解亚硝酸盐的条件。从水产养殖水体污泥中筛选了两株优良的亚硝酸盐降解菌NY-2和NB-8,NY-2对50 mg/L亚硝酸盐的降解率高达92.29%;NB-8对50 mg/L亚硝酸盐的降解率高达89.47%。菌株NY-2和NB-8在初始p H为7~9时,对亚硝酸盐降解的降解率均较大,最佳碳源为丁二酸钠,而且随着亚硝酸盐浓度的不断增大,菌株NY-2和NB-8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都逐渐降低,菌株在混合情况下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可达98.87%。菌株NY-2和NB-8在混合情况下具有明显的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
邓振山张春晓
关键词:养殖水体
陕北油田原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探讨根际微生物和植物协同作用对原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原油污染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选择了固氮菌、解磷菌、产ACC脱氨酶菌、H2O2并与豆科植物扁豆的不同组合为调控因子,通过盆栽试验,进行了土壤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1 d时,在修复过程中,大豆与根际微生物均能提高土壤石油降解率并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处理前,石油土壤的污染水平为7.0%,经过31 d的修复试验,在添加固氮菌、解磷菌、产ACC脱氨酶菌和过氧化氢的基础上种植大豆的试验组比没有种植大豆的石油降解率高出8.6%。在种植大豆的基础上,同时添加固氮菌、解磷菌、产ACC脱氨酶菌和H2O2的石油降解率比对照组高出22.35%。当原油剂量为1~10 g/kg时,对大豆的根系长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当大于10 g/kg时,原油对大豆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原油浓度的增大,其抑制作用越来越强,并且原油污染土壤对大豆幼苗的影响表现为株高>根系长度>鲜重,这种根际协同作用在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种植植物对土壤石油污染修复有较好的作用,同时合理添加微生物能够提高植物修复效果。
邓振山田晓娟贺晓龙杨波张婉莹李军汪飞
关键词:原油污染土壤大豆根际促生菌协同降解
3株石油降解菌鉴定与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从陕北地区石油污染土壤分离得到3株石油降解菌HZ-01、HZ-02和HZ-03,通过对16S rDNA序列测定及生理生化实验,对3株菌进行初步鉴定,并通过石油降解率测定、排油圈大小测定等研究其石油降解特性。结果表明:3株石油降解菌均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并且HZ-01、HZ-02和HZ-03都能产生表面活性剂,排油圈直径分别为5.68 cm、4.50 cm和3.12 cm,HZ-01产表面活性剂能力最强;30 d石油降解率分别为72.18%、42.33%和69.54%;3株菌的pH耐受范围均为pH 4.0-pH 10.0,最适生长pH值HZ-01为8.0、HZ-02和HZ-03为7.0;盐度试验中,HZ-02和HZ-03最适盐度为2.0%,可耐受盐度分别5%和6%,而HZ-01仅能耐受最高3%的盐浓度。室内模拟修复试验中,30 d模拟修复,石油降解率分别为62.82%、49.52%和58.31%。对3株石油降解菌的初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陕北地区石油降解菌资源,为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提供参考。
张宝宝余天飞艾加敏王华柳晓东姜影影邓振山
关键词:石油降解菌石油污染生物修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