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00122)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冬梅王春慧雷周激欣陈善广王成焘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航天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有限元
  • 2篇有限元分析
  • 2篇生物力学
  • 2篇数值模拟
  • 2篇骨重
  • 2篇骨重建
  • 2篇值模拟
  • 1篇有限元法
  • 1篇有限元研究
  • 1篇上颌
  • 1篇上颌快速扩弓
  • 1篇腭裂
  • 1篇腭裂患者
  • 1篇内固定
  • 1篇内固定方式
  • 1篇快速扩弓
  • 1篇扩弓
  • 1篇矫治
  • 1篇骨缝
  • 1篇骨折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航天
  • 1篇宁夏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王冬梅
  • 2篇陈善广
  • 2篇雷周激欣
  • 2篇王春慧
  • 1篇潘晓岗
  • 1篇余嘉
  • 1篇曲爱丽
  • 1篇钱玉芬
  • 1篇王成焘
  • 1篇景捷

传媒

  • 3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力学激励对骨重建数值模拟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采用应变能密度、等效应力、等效应变3种不同力学激励对骨重建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方法建立股骨近端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基于力学稳态理论的重建控制方程并结合有限元法,分别用3种不同力学激励模拟股骨近端的内部结构及密度分布,并与CT数据计算得到的骨密度值进行定量分析比较。结果 3种力学激励模拟得到的重建结果均能反映出股骨近端的主要特征结构,但采用等效应力作为激励时得到的股骨密度曲线图的趋势和数值都与CT图像数据更为一致。结论在骨重建力学调控机制中,应力可能起主导作用。准确预测和模拟骨重建过程将对矫形外科、骨伤治疗、人工假体的优化和个体化设计等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雷周激欣王冬梅王春慧陈善广
关键词:骨重建数值模拟股骨有限元分析
骨功能适应性重建模型及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4年
骨骼会受到力学因素的影响和调控,发生骨功能适应性重建。建立模拟骨重建的数值模型,定量地研究骨重建过程,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骨功能适应性重建模型可分为两大类:力学模型和生理模型。对这两类重建模型的原理、算法和应用等做详细论述。力学模型通过假设力学环境与骨结构之间的函数关系来预测骨重建,但不考虑其真实的生物学过程。基于不同的重建激励主要有两种力学模型:骨力学稳态模型和骨损伤修复模型。生理模型则试图从微观层次阐明骨重建的力学-生物学机制,骨重建是由破骨细胞、成骨细胞等各种骨组织细胞完成,有以基本多细胞单位的形式作用或细胞独立分开作用两种观点。这些重建模型结合有限元法应用在许多有关骨重建问题的数值计算中。通过比较分析多个数值应用的模拟结果,还讨论了重建控制方程中各参数值的设置对重建结果的影响。
雷周激欣王冬梅王春慧陈善广
关键词:骨重建数值模拟有限元法生物力学
单侧唇腭裂患者上颌快速扩弓矫治生物力学效果的三维有限元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研究单侧唇腭裂患者快速扩弓矫治的生物力学机理对探索影响术后复发主要因素和指导临床手术规划有重要意义。基于CT断层扫描技术、CAD建模技术和有限元建模技术建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研究扩弓力在UCLP患者上颌复合体的传递模式、骨缝应力状态及颅颌面各骨块位移特性,并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扩弓力通过牙齿沿牙槽骨、上颌骨、翼突、蝶骨向颞骨颅底传导,应力呈梯度递减并向上、向后传导,蝶骨是其阻抗中心,在上颌前缘、颧蝶交汇处及鼻额部等部位有应力集中,由于上颌骨不对称结构的影响,裂侧应力及位移较大;扩弓量的最大区是在牙槽区,向上逐渐递减,形成底边向下的三角形,计算结果与临床治疗结果较吻合。由此说明,蝶骨的翼板近颅底处是约束上颌扩弓最主要的因素,上颌前缘也受较大应力,如果医师能松解翼板及打断上颌前缘,临床将获得更大的扩弓量,上颌骨、鼻腔及颧骨扩弓后也将趋于稳定,其在保持期复发回缩的可能性将减小。
余嘉王冬梅潘晓岗钱玉芬王成焘
关键词:上颌快速扩弓唇腭裂骨缝
骨折愈合进程下髁突囊内骨折内固定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为重建由于髁突囊内骨折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结构的不连续,需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采用有限元方法将B型髁突骨折的四种固定方式置于骨折愈合进程中进行模拟,以获得最适宜的长效内固定方式。基于CT图像构建了下颌骨模型,在右侧髁突模拟骨折裂隙与微型钛板,加载边界条件获取有限元结果并分析受力、位移。考察术后当天及4、8、12周骨折愈合进程中4种固定方式即:一个直板、两个平行直板、一个直板+一个L板以及两个L板的力学行为,得出两平行平板的力学特性最好(采用最大等效应力比较,两平行平板的最大应力术后稳定在443MPa,且其上应力变化平稳),一个直板+一个L板的稳定性最好(采用固定端与游离端的位移和转角作为度量标准,其最大相对位移0.045 mm,最大相对转角基本稳定在0.0378度,为系统提供可靠的稳定性。临床可根据适应症选择双板固定治疗髁突囊内骨折,不建议采用单板固定,且双板固定考虑两平行直板或一个直板+一个L板。
曲爱丽王冬梅景捷
关键词:内固定方式有限元生物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