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2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210)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徐开林陈翀张焕新闫志凌李振宇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徐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伊马替尼
  • 1篇周期
  • 1篇周期蛋白
  • 1篇黏蛋白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型
  • 1篇细胞周期
  • 1篇细胞周期蛋白
  • 1篇细胞周期蛋白...
  • 1篇磷脂酰肌醇
  • 1篇磷脂酰肌醇3...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 1篇淋巴细胞白血...
  • 1篇敏感性

机构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2篇陈翀
  • 2篇徐开林
  • 1篇吕超
  • 1篇曹江
  • 1篇宋旭光
  • 1篇曾令宇
  • 1篇李振宇
  • 1篇闫志凌
  • 1篇张焕新
  • 1篇王雪

传媒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5年
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为分子生物学特点与预后异质性大的恶性疾病,其侵袭性强,复发率高.尽管随着高强度联合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应用于临床,T-ALL预后得到较大改善,但疗效仍不够理想.因此,深入研究T-ALL发病机制,探索新治疗靶位对于提高T-ALL疗效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对T-ALL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T-ALL治疗的多个新型靶点被逐一发现.笔者拟就T-ALL靶向治疗新型靶点进行综述.
王雪陈翀徐开林
关键词:分子靶向治疗磷脂酰肌醇3-激酶细胞周期蛋白D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RNA干扰血管内皮钙黏蛋白表达对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Sup—B15甲磺酸伊马替尼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下调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血管内皮钙黏蛋白(CD144)表达对甲磺酸伊马替尼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干扰(RNAi)沉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株Sup—B15细胞的CD144表达,建立CD144表达稳定下调的细胞株Sup—B15/shVEC。用CCK-8法检测甲磺酸伊马替尼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AnnexinV/7一AAD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CD38-细胞比例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ALDHImRNA水平;Westernb1ot法检测细胞CD144、CD133、Bcr—ab1、B—catenin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甲磺酸伊马替尼对Sup—B15、Sup—B15/shVEC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25.1、18.7txmo1/L,两组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txmo1/L甲磺酸伊马替尼作用48h,Sup—B15及Sup—B15/shVEC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03±0.72)%、(13.52±2.06)%,两组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Sup—B15细胞CD34+CD38-细胞率明显高于Sup—B15/shVEC细胞[(2.39±0.28)%对(0.96±0.0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p—B15/shVEC细胞与Sup—B15细胞相比,ALDH1转录水平明显下降(0.043±0.008对0.016±0.003),CD133蛋白、B—catenin总蛋白及核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下降,而bcr—ab1融合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Sup—B15细胞CD144表达稳定下调后其对甲磺酸伊马替尼敏感性明显增高,该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p—catenin蛋白稳定性、减少p—catenin蛋白核转位实现的。
张焕新闫志凌宋旭光吕超曹江李振宇曾令宇陈翀徐开林
关键词:RNA干扰伊马替尼钙黏蛋白药物敏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