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8BSH003)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罗媛元韦浩明覃勇霞更多>>
- 相关机构:贺州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西教育厅立项科研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潇贺古道区域族群文化认同的建构
- 2010年
- 由于战乱、迁徙等原因,杂居于潇贺古道区域的多民族如何实现文化认同是需解开的历史之谜。作者关于生存环境、政府的民族政策、学校教育、舆论导向、族群自身等等,都是促成文化认同的积极因素,在建构区域社会和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是有价值的,对于我们推进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是有借鉴意义的。
- 韦浩明
- 关键词:族群文化认同
- 查慎行粤游诗的生态美
- 2010年
- 查慎行晚年游岭南,有诗《粤游集》二卷,查慎行的粤游诗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身与心、言与行、情与理的全面的生态和谐意识,对自然的诗意化观照和体验,对生命的认同和热爱,对社会和谐的追求和向往,对人生和现实的超越,是查慎行粤游诗最富有生态美意蕴的内核。从生态美学视野解读查慎行的粤游诗,对于理解清初朱彝尊、王士祯等诸大家的游粤诗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罗媛元
- 关键词:查慎行生态审美和谐之美
- 广西桂东地区抗战时期旧体诗创作的文化考察被引量:1
- 2010年
- 桂林文化城时期,桂北诗歌创作盛极一时,呈现的是新旧体诗杂糅其他诸多体并存的多元格局,与之相比,桂东抗战时期诗歌则呈现新诗旧体化的单一趋势,对于这一特殊的现象及原因,文章从广信时期(时间)、地理交通(空间)、文人南下(人事)等方面,结合县志史料、文物建筑记载展开探讨,以此阐释桂东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 覃勇霞罗媛元
- 关键词:抗战旧体诗文化现象
- 唐以来游宦诗人岭南书写的情感演变及因由
- 2009年
- 对唐以来岭南游宦诗作按不同朝代进行搜罗梳理,分析诗人们眼中的岭南风物,可以明显体察到他们对岭南地域从恐惧到超然、强势及认同的情感演变轨迹。探寻其因由,应与当时岭南经济、文化、文学地位之变化,诗人在岭南当地政治生活环境之区别密切相关。
- 罗媛元
- 潇贺古道及其岔道贺州段考被引量:5
- 2011年
- 潇贺古道地处南岭走廊中部的崇山峻岭,是古代中原沟通岭南的重要通道之一,对其主、岔道走向及修筑时间的考证,可以理清广西东部交通网络形成的大致历程。同时证明广西东部陆路交通干道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既与军事、政治、经济等因素有关,也离不开人口迁移、定居、增殖等因素,是多个朝代共同修筑、打造的结果。
- 韦浩明
- 关键词:潇贺古道
- 古代游宦诗人在广西桂东地区的文学书写
- 2010年
- 清人汪森的《粤西诗载》收入自秦汉至明末游宦桂东的88名诗人在桂东创作且吟咏桂东的诗作212首。没有收进《粤西诗载》的游宦诗人和歌唱桂东的诗词还有很多。从这些游宦诗人在桂东的文学书写,可以读到各时代诗人的诗心,诸如迁谪之情,隐逸之念,用世之心。他们对桂东地理、风土、政治的记录,是研究桂东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的重要史料,他们的诗作为桂东文学的繁荣增添了绚烂多彩的一笔。
- 罗媛元
- 关键词:文学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