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临床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基金

作品数:32 被引量:94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学光顾国浩高纯顾宗江朱一蓓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细胞
  • 8篇基因
  • 6篇树突
  • 6篇树突状
  • 6篇树突状细胞
  • 4篇多态
  • 4篇血管
  • 4篇血管紧张
  • 4篇血管紧张素
  • 4篇小鼠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细胞
  • 4篇免疫
  • 4篇4-1BB
  • 3篇凋亡
  • 3篇信号
  • 3篇血管紧张素转...
  • 3篇血管紧张素转...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机构

  • 30篇苏州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15篇张学光
  • 13篇顾国浩
  • 6篇顾宗江
  • 5篇朱一蓓
  • 5篇陈成
  • 5篇高纯
  • 4篇张烽
  • 4篇周桓
  • 4篇於葛华
  • 3篇钱海鑫
  • 3篇古涛
  • 3篇史进方
  • 3篇李敏
  • 3篇秦磊
  • 3篇樊一笋
  • 2篇朱华亭
  • 2篇黄惠芳
  • 2篇张伯
  • 2篇王学浩
  • 2篇喻霞云

传媒

  • 8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现代免疫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D-L2在小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上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2007年
目的探讨PD-L2分子在小鼠未成熟DCs上的表达及其在T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GM-CSF和IL-4联合方案体外诱导小鼠髓系DCs,采用FITC-Dextran吞噬实验和3H-TdR掺入试验鉴定未成熟D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未成熟DCs和经抗原负载及TNF-α刺激成熟的DCs上PD-L2、CD80和CD86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抗PD-L2单抗阻断试验分析未成熟DCs表达的PD-L2分子对T淋巴细胞的共刺激效应;3H-TdR掺入试验检测未成熟DCs对T淋巴细胞的促增殖效应;ELISA测定各组MLR反应上清中IL-2的分泌水平。结果经GM-CSF和IL-4联合方案体外诱导5~6d天的DCs抗原吞噬能力最强,且CD80和CD86的表达为中等水平,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较TNF-α作用48h的DCs显著低下,其可视为未成熟DCs,未成熟和成熟DCs均表达PD-L2分子,但未成熟DCs的表达较为低下,且未成熟DCs表面PD-L2分子可抑制T细胞的增殖,抑制T细胞分泌IL-2。结论PD-L2分子表达在未成熟DCs可通过下调T细胞分泌IL-2介导未成熟DCs免疫不应答效应。
朱一蓓瞿秋霞陈成张学光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T淋巴细胞
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在大鼠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抗炎作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基因在大鼠供肝缺血再灌损伤中的抗炎作用.方法 将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实验组(16只)和对照组(16只).将已转染HO-1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和空载体分别注入实验组和对照组供体大鼠腹腔(各8只).36 h后取供肝,冷保存4 h后行大鼠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6 h后检测血清ALT、AST、TNF-α、肝组织HO-1蛋白的表达以及阳性巨噬细胞计数.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实验组血清ALT和AST分别为(439±81)U/L和(1110±73)U/L,对照组分别为(1005±120)U/L和(1583±175)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0,7.050,P〈0.05).(2)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TNF-α分别为(15±13)μg/L和(52±11)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09,P〈0.05).(3)实验组和对照组肝组织HO-1蛋白的表达分别为0.28±0.07和0.04±0.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5).(4)实验组中HO-1阳性细胞大量表达于血管区,其阳性巨噬细胞的计数为2±1,显著少于对照组的8±2(t=0.007,P〈0.05).结论 HO-1在大鼠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能通过抑制肝巨噬细胞的激活,降低TNF-α的释放而发挥抗炎作用.
胡明政张伯杨小华秦磊钱海鑫王学浩
关键词:血红素氧合酶-1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管紧张素受体研究新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高纯林春艳顾国浩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受体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电解质平衡ATR人体血压分子特征
激发型4-1BB单抗联合凋亡肿瘤细胞负载的树突状细胞在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激发型4-1BB单抗(2A)联合凋亡肿瘤细胞负载的DC(AP-DC)疫苗在小鼠B细胞淋巴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凋亡小鼠B细胞淋巴瘤细胞A20负载的DC用来制备AP-DC。A20荷瘤小鼠分别被注射AP-DC、2A单抗或二者联合。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生存期。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治疗后荷瘤鼠脾脏T细胞的表型和胞浆内细胞因子;3H-TdR掺入试验检测T细胞体外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荷瘤鼠血清和脾脏T细胞培养上清中IL-2、IFN-γ和IL-10含量。结果:应用激发型4-1BB单抗2A或AP-DC疫苗对荷瘤小鼠开展免疫治疗,可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荷瘤鼠生存期,获得12.5%或25%的肿瘤完全缓解率。但二者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更好,可获得62.5%的肿瘤完全缓解率,并且荷瘤鼠可长期生存。联合治疗后荷瘤鼠脾脏T细胞体外增殖更为显著,CD4+IFN-γ+T细胞的比例也明显增加。IL-2和IFN-γ的分泌水平在联合治疗荷瘤鼠的血清和脾脏T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升高更明显,而IL-10的分泌则降低。结论:激发型4-1BB单抗和AP-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有协同作用。
李敏陈成古涛周桓张烽朱一蓓於葛华张学光顾宗江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肿瘤免疫治疗
BTLA在T细胞上的表达和功能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BTLA(B and Tlymphocyte attenuator)在T细胞上的表达和功能。方法:分离纯化人外周血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BTLA在不同T细胞亚群上的表达。进一步用CD3抗体分别和游离、包被以及抗Fc段二抗交联的BTLA激发单克隆抗体(mAb)或HVEM-Fc融合蛋白共同刺激T细胞活化,MTT检测细胞增殖。结果:BTLA组成性表达于CD3+、CD4+和CD8+T细胞表面。游离的BTLA mAb和HVEM-Fc融合蛋白均不能抑制CD3刺激的T细胞增殖,然而包被和交联后的BTLA mAb和HVEM-Fc融合蛋白则能够明显抑制T细胞增殖。结论:BTLA的活化能显著抑制CD3抗体所活化的T细胞的增殖。
王月颖王雪峰张学光顾宗江
关键词:BTLA共刺激分子T细胞
抗B7-1和抗CD40L单抗延长小鼠皮肤移植物存活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将C57BL/6小鼠腹部全层皮肤移植于BALB/c小鼠中段背部,实验分组(每组7只小鼠):1.B7-1功能性单抗(4E5)治疗组;2.抗CD40L单抗(4F1)治疗组;3.4E5+4F1治疗组,各单抗以20㎎/㎏的剂量注入腹腔内;4.空白对照组,只注射同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时间为移植后0﹑1﹑3﹑5d,观察移植皮肤排斥情况。于术后第6天分别杀死各组受体和供体鼠,取受体脾细胞与供体作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收集培养6d的初次反应细胞,检测再次MLR。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各单抗治疗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延长(P<0.05﹚;与各单独应用4F1和4E5相比,联合使用4F1和4E5产生一定的协同作用,但未能进一步延长移植物的寿命(P>0.05)。初次单向MLR:4F1﹑4E5和4F1+4E5治疗组受体T淋巴细胞在MLR中表现对供体淋巴细胞特异性低反应性,能有效抑制T细胞对同种异体抗原的初次应答。再次单向MLR:4F1﹑4E5﹑4F1+4E5对供体淋巴细胞在再次反应中仍保持着对同种抗原的反应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未能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综上结果证实,anti-CDB7-1mAb(4E5)和anti-CD40LmAb(4F1)作为新型免疫抑制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免疫应答,干预排斥反应。
孙传洋单玉喜胡玉敏陈易人张学光
关键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心脑血管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PCR、LDR及基因芯片技术对150例心脑血管病及126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作ACE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ACED等位基因频率在老龄正常对照组及年轻对照组之间,在冠心病组与老龄正常对照组及年轻正常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高血压患者ACED/D基因型、脑梗死及脑萎缩组患者的ACED/D基因型与D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老龄正常对照组及年轻正常对照组(P<0.05与P<0.01)。结论ACED/D基因型可能是老年人高血压、脑梗死及脑萎缩的危险因素。
顾国浩史进方蒲剑宏卢莉莉
关键词:ACE基因多态性原发性高血压脑梗死脑萎缩
4-1BB信号拮抗肿瘤上清诱导的树突状细胞凋亡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4-1BB信号对肿瘤上清诱导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s)凋亡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IL-4和GM-CSF诱导C57BL/6小鼠骨髓细胞,得到未成熟DCs,磁珠纯化。以抗4-1BB激发型抗体2A或CD40激发型抗体1c10刺激DCs,在不同条件下检测DCs的凋亡情况。以抗体标记NFκ-Bp65亚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抗4-1BB激发型抗体2A处理后DCs内NFκ-Bp65亚基向核内的转位情况。结果DCs上4-1BB信号的激发能拮抗由B-16肿瘤上清诱导的DCs凋亡,效果低于CD40信号,并能引起NFκ-Bp65亚基向核区转位。结论4-1BB信号的激发提高了DCs抵抗肿瘤上清诱导凋亡的能力,此作用通过包含NFκ-B通路的相关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实现。
陈曦蒋玉平王月颖周春刚张世杰张学光顾宗江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4-1BB凋亡NFΚ-B
免疫治疗后荷瘤小鼠树突状细胞的功能评价
2006年
目的评价免疫治疗后荷瘤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激发T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激发型4-1BB抗体联合DC主动免疫治疗荷瘤小鼠3。H-TdR掺入试验检测免疫治疗后荷瘤小鼠骨髓来源DC体外激发T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法检测DC刺激T细胞分泌IL-2、IFN-γ及IL-10的水平。结果荷瘤小鼠骨髓前体细胞产生的DC激发T细胞增殖及分泌IL-2、IFN-γ的能力下降,但经过免疫治疗后,这类DC激发T细胞增殖及分泌IL-2、IFN-γ的能力均得到改善,而且免疫治疗效果越好,改善就明显。结论荷瘤小鼠经免疫治疗后,其骨髓前体细胞来源DC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李敏陈成古涛周桓张烽朱一蓓於葛华张学光顾宗江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肿瘤免疫治疗
CD40信号介导同种反应中CD4^+T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CD40信号在血管内皮细胞(ECV)与人外周血CD4+T细胞体外共培养的同种反应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免疫磁珠阴性选择法分离获得人外周血CD4+T细胞,将纯化的CD4+T细胞与高表达CD40分子的ECV体外共培养,同时应用功能型CD154单克隆抗体阻断CD40信号,通过检测不同时间点的共培养上清IL-2、IFN-γ水平及CD4+T细胞的增殖来评价CD40信号在同种反应中的生物学效应。结果CD4+T细胞与ECV共培养组上清中的IL-2和IFN-γ水平高于含有CD154单克隆抗体的阻断效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CD154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CD40共信号,能有效地抑制CD4+T细胞活化,并使之对同种抗原的刺激,维持在较低的应答水平,在共培养的第6天差异最为显著(P<0.05)。结论CD40信号参与ECV介导的CD4+T细胞分泌IL-2和IFN-γ,并介导CD4+T细胞对同种抗原的免疫反应;CD154单克隆抗体等多种干预CD40信号的生物制剂可能在移植排斥的免疫负性调节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柴志军樊一笋杨炳华朱华亭顾国浩张学光
关键词:CD40信号细胞因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