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214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2141)
- 作品数:2 被引量:30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永志邵红霞秦爱建刘岳龙金文杰更多>>
-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如东县畜牧兽医站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中fimC和papC的检测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菌毛是细菌的一种重要的黏附因子,细菌借助于菌毛对宿主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得以定居,并进一步到达宿主其他部位.……
- 金文杰郑志明杨建泉秦爱建刘岳龙邵红霞张永志
- 关键词: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
-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四种抗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8
- 2007年
- 氨基糖苷类药物曾经是临床最为常用而有效的抗生素,长期应用与不合理使用使得该药物效果不尽理想。本研究参照GenBank中耐药基因相关序列,设计引物,结果从禽源大肠杆菌基因组中扩增出4种抗氨基糖苷类药物基因aadA1、strA、strB、aph(3′),经pGEX-T-easy和pET32a载体克隆和序列分析,证明扩增获得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参考序列同源性达到97%以上。对分离保存的216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检测,结果表明:aadA1阳性率高达49.1%,strA和strB的阳性率分别为56%和65.7%,aph(3′)的阳性率为16.2%;近三分之二的被检菌株携带有2种以上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有被检菌株对链霉素耐药率为68.9%,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38.9%。本研究结果说明禽类细菌的耐药性与相关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基本呈正相关,临床日益严重的耐药现象与耐药基因的普遍存在有着很大的关系,提示控制禽源耐药细菌对人类健康与卫生安全有重要意义。
- 金文杰秦爱建郑志明黄训良邵红霞刘岳龙张永志
- 关键词: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病学
-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中毒力相关因子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FC)是禽类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病原体。在临床上,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病主要表现为多个内脏器官的综合病变,以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输卵管炎以及卵黄感染多见。近年来,从发生大肠杆菌
- 金文杰郑志明秦爱建张永志邵红霞刘岳龙
- 关键词: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相关基因分子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