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60077)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可越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 2014年
- 十几年来,动画专业毕业创作一直是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的骄傲。每年四十余部学生作品特色鲜明、风格多样,连续获得多项国际大奖,体现了多元化、国际化、艺术与技术融合的专业特色。通过多年摸索,毕业创作成为中国传媒大学动画教育与国际对接、产业对接的关键纽带。本文简要总结中国传媒大学动画毕业设计的特色关键词,同时反思影响动画毕业创作成败的若干重要因素。
- 关键词:毕业设计作品动画传媒
- 跨文化影响与中国动画被引量:3
- 2016年
-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动画的发展起源于跨文化学习。与其他文化相比,中国动画的传播更早跨越国界,又在跨文化参照体系中寻求定位。纵观中国动画的创作发展历史,无法回避的一条线索便是“跨文化影响”。近百年来,中国动画的创作与研究经历了复杂的成长过程,在不同阶段都体现出“跨文化影响”的原动力作用。
- 王可越
- 关键词:中国动画跨文化学习动力作用
- 日本动画跨文化初探——以其在欧美的传播为例
- 2017年
- 本文简要梳理了五十年来日本动画在欧美传播的历史与现状。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填充电视媒体垃圾时间的"廉价内容",到90年代消费文化中的跨文化奇观。日本动画已经超越了影像本身,逐渐渗入欧美青少年的生活以及动画再生产领域。在数字时代,跨文化的日本动画在欧美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思考日本动画跨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对中国动画产业"走出去"有策略上的借鉴意义。
- 王可越
- 关键词:日本动画跨文化传播
- 跨文化动画与动画跨文化性——文化、美学与产业的多维度探讨被引量:12
- 2014年
- 作为当代媒介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跨文化动画影像不仅建构了全球化童年,更成为当代青年文化、时尚文化的重要基础,影响深远而广泛。本文从文化、美学、产业等多维度上对动画影像跨文化的复杂原因进行初步探讨。一方面,动画被当作"纯真化"的媒介内容,弱化了意识形态归属,获得更广阔的国际传播空间;同时,动画的符号化特征令其具有更强的跨文化识别性,虚拟的动画影像亦可模糊其文化身份;最后,动画影像易于异地创作、拆分制作、重新编辑,相较实拍影像,动画影像更适用于全球协同创作与流通。
- 王可越
- 关键词:动画影像跨文化性
- 中国独立动画:混杂化形态与全球化想象被引量:3
- 2014年
- 本文聚焦近十年来的中国独立动画,研究跨文化情境与独立动画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独立动画跨文化混合的两种基本形态:通过模仿、引用、拼贴的跨文化混合再创造,以及在全球视野下对本土经验的再发现。独立动画解放了个人表达,跨文化情境提供了理想的舞台。"全球化想象"与个人经验产生"化学反应",孕育出新的有机生命体。混合形态与全球化想象令中国独立动画焕发新的活力。
- 王可越
- 关键词:动画创作文化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