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281)

作品数:14 被引量:135H指数:7
相关作者:陈克敏严福华胡曙东林晓珠柴维敏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成像
  • 5篇胰腺
  • 4篇肿瘤
  • 3篇胰腺癌
  • 3篇胰腺肿瘤
  • 3篇能谱成像
  • 3篇腺癌
  • 3篇腺肿瘤
  • 3篇CT能谱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瘤
  • 2篇乳腺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评估
  • 2篇结节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血管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陈克敏
  • 8篇严福华
  • 6篇胡曙东
  • 5篇林晓珠
  • 4篇柴维敏
  • 4篇张静
  • 3篇宋琦
  • 3篇王忠敏
  • 3篇郁义星
  • 2篇汤榕彪
  • 2篇孙琨
  • 2篇田建明
  • 2篇李卫侠
  • 2篇刘玉
  • 2篇徐学勤
  • 2篇黄蔚
  • 1篇贺娜英
  • 1篇谌业荣
  • 1篇曹立秀
  • 1篇王明亮

传媒

  • 3篇放射学实践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RI在胰岛素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MRI在胰岛素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共55个胰岛素瘤病灶的MRI影像表现。测量并比较胰岛素瘤病灶及周围正常胰腺组织的ADC值。结果:43例胰岛素瘤中,良性单发40例(93%),多发3例(7%)。38例T1WI抑脂序列呈低信号;36例T1WI正反相位呈低信号;37例T2WI抑脂序列呈高信号;31例在DWI中呈高信号;其中3DLAVA多期动态增强检出26例。3例乏血供胰岛素瘤在MRI平扫时呈异常信号,但其LAVA增强和CT动态增强扫描各期未见显示。31例胰岛素瘤的ADC值平均约(1.71±0.17)×10-3 m/s,周围正常胰腺的ADC值平均约(2.23±0.29)×10-3 m/s,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抑脂序列下DWI和增强检查能提高胰岛素瘤诊断的敏感性。胰岛素瘤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信号差异在MRI抑脂序列上较为明显,扫描有利于病灶的检出。对乏血供胰岛素瘤,MRI平扫抑脂序列更具有诊断意义。
张静林晓珠陈克敏李卫侠徐学勤胡曙东严福华姜晓华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胰岛素瘤
男性与女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和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特征比较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男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和多层螺旋CT (MSCT)表现,并和女性胰腺SPT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方法 收集2000年11月至2012年10月行MSCT检查且病理最终确诊为胰腺SPT的18例男性和94例女性患者,共112例.分析男性与女性胰腺SPT的临床特征和MSCT表现,包括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包膜、钙化、内部组成、密度、CT强化模式.采用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男性患者中位年龄为39.0(15.0,67.0)岁,明显大于女性患者的27.5(11.0,63.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865,P=0.005),男、女胰腺SPT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部位和良恶性构成比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SCT表现中,男性胰腺SPT患者中肿瘤最大径明显小于女性患者[5.1(1.0,11.6)cm比7.9(2.5,18.7) cm,U=3.161,P=0.002];实性肿瘤较女性多见[9/18比5.3%(5/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0.606,P<0.01).结论 男性胰腺SPT影像学特征不同于女性患者.对于男性胰腺病变,MDCT表现为实性成分较多,病灶较小,具有典型SPT的强化模式,应考虑SPT的可能.
胡曙东谌业荣王亚非宋琦林晓珠王忠敏陈克敏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CT能谱成像在诊断肝癌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在鉴别诊断肝癌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的价值。方法 33例肝脏占位病变患者,其中肝癌25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例,行宝石CT的能谱扫描模式(GSI)扫描,获得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能谱系列图像。测量病灶、正常肝组织和腹主动脉的能谱参数,并计算不同能量水平下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 noise ratio,CNR),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和病灶与正常肝组织碘浓度比值(lesion-to-normal hepatic tissue ratio,LNR),对上述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肝癌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动脉期最佳单能量均为50 keV,门静脉期最佳单能量分别为70 keV、40 keV;动脉期最佳CNR分别为3.60±2.19、9.08±0.56,门静脉期最佳CNR分别为1.78±0.94、1.65±0.32;动脉期NIC分别为(0.26±0.09)mg/ml,(0.59±0.03)mg/ml,门静脉期NIC分别为(0.50±0.15)mg/ml,(0.78±0.03)mg/ml;动脉期LNR值分别为2.98±0.52,5.85±0.43,门静脉期LNR值分别为0.97±0.15,1.36±0.05。肝癌的动脉期和门静脉期NIC和LNR均低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两者两期的NIC、LNR、钙(脂肪)浓度和脂肪(钙)浓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水(碘)浓度在两期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能谱成像的单能量图像、碘基图像和碘物质定量分析对肝癌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检出和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郁义星林晓珠陈克敏柴维敏胡曙东汤榕彪张静严福华
关键词:能谱成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DWI)成像对^(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I990细胞株接种于BABL/C裸鼠右下肢旁腹股沟区偏背侧皮下,待瘤体长至8~10 mm进行干预,共有16只裸鼠的成瘤大小适用于实验,分为实验组8只,植入^(125)Ⅰ粒子,和对照组8只,植入空载粒子。粒子植入前及治疗后2周和2个月时分别行MRI常规扫描及DWI成像。取瘤体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肿瘤细胞坏死明显,而对照组肿瘤细胞无明显或有少许坏死。裸鼠心、肝、肺、肾及脾脏等组织无明显放射炎症表现。常规MRI成像评价^(125)Ⅰ粒子治疗胰腺癌疗效的价值有限。DWI显示实验组内整个肿瘤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治疗前为(0.001 15±0.000 13)mm^2/s,治疗后2周为(0.00I 29±0.000 038)mm^2/s,治疗后2个月为(0.002 08±0.000 14)mm^2/s,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肿瘤实质区的ADC值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增高,但低于坏死区ADC值。结论 ^(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可导致肿瘤坏死.并对周围脏器是安全的。用常规MRI及DWI成像观察裸鼠皮下移植瘤可行。DWI对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
宋琦刘玉胡曙东黄蔚王忠敏陈克敏严福华田建明
关键词:胰腺癌磁共振
胰腺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正常胰腺组织和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的特征,评价其诊断胰腺癌的价值。方法对31例胰腺癌和20例胰腺正常患者行MSCT灌注成像,测量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峰值(PE)、达峰时间(TTP)及表面通透性(P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胰腺癌组织的BF、BV、PE、PS的值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和自身相对正常胰腺组织(P<0.05),而TTP和PS值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和自身相对正常胰腺组织(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可反映胰腺癌血流灌注特征,胰腺癌和自身正常胰腺组织灌注参数比较有助于诊断。
张鹏陈克敏
关键词:胰腺肿瘤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灌注成像
乳腺结节性筋膜炎二例被引量:3
2013年
病例资料 病例1,女,36岁,发现右乳肿块1个月。患者1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乳内上一肿块,直径约1cm。临床查体:右乳内上方处可及直径约1cm肿块,质韧,边界清,活动可,无压痛。超声检查:右侧乳腺向腺体边缘(近胸骨旁)可见大小约9.3mm×7.5mm×9.0mm团块,
孙琨陈克敏柴维敏贺娜英严福华
关键词:乳腺疾病筋膜炎磁共振成像
经乳腺专用MRI诊断为BI-RADS 4类病灶良恶性比例及“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经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DBMRI)诊断为BI-RADS 4类病灶中的良恶性比例,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收集我院经DBMRI诊断为BI-RADS 4类的781例患者的资料,参照美国放射学BI-RADS分类标准,结合我院临床经验,认为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两项指标,一项表现为非良性,则将病灶归为BI-RADS 4类。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为BI-RADS 4类病灶中的良恶性比例及"误诊"原因。结果:DBMRI诊断的781例患者的781个BI-RADS 4类病灶(BI-RADS 4A类301个,BI-RADS 4B类226个,BI-RADS 4C类254个),病理结果均提示异常,检测灵敏度达100%。其中,病理证实为良性的病灶共457个,恶性病灶共324个。DBMRI考虑为良性(BI-RADS 4A类),而病理结果为恶性的病灶(27个)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37.04%)和导管原位癌(33.33%);DBMRI考虑为恶性(BI-RADS 4B、4C类),而病理结果为良性的病灶(457个)主要为纤维腺瘤(32.24%)、乳腺腺病(27.87%)及导管内乳头状瘤(25.68%)。结论:DBMRI因其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及高对比度,能为临床BI-RADS 4类亚分类病灶的不同处理提供依据。然而DBMRI仍存在其局限性,对于非肿块样病灶性质的判定仍较困难。建议非肿块样强化病灶,一定要结合乳腺X线及超声检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孙琨陈克敏柴维敏严福华
关键词:乳腺病变
CT能谱成像在胰岛素瘤诊断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分析在胰岛素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能谱CT能谱模式双期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胰岛素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采用70keV单能图像、碘基图像和最佳keV能量图像进行重建,比较不同图像模式下胰岛素瘤的检出率和病灶的对比噪声比(CNR)。结果:本组胰岛素瘤动脉期和门静脉期70keV单能图像、最佳keV能量图像和碘基图像上CNR分别为3.18±2.21、3.77±2.37、3.13±2.18和1.77±1.25、2.20±1.38、1.87±1.08。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70keV单能图像、最佳keV能量图像和碘基图的CNR,动脉期图像均明显优于门静脉期(t=3.139,P=0.005;t=3.196,P=0.004;t=3.05,P=0.003)。动脉期最佳keV能量图像上病灶CNR大于70keV单能量图像;动脉期和门静脉期70keV能量、最佳keV能量图像、碘基图、能谱多参数图像对胰岛素瘤的检出率分别为73.3%(22/30)、86.7%(26/30)、86.7%(26/30)、96.7%(29/30)和53.3%(16/30)、73.3%(22/30)、73.3%(22/30)、76.7%(23/30)。结论:在诊断胰岛素瘤方面,不同能谱扫描模式下动脉期图像均优于门静脉期,最佳keV能量图像和碘基图优于70keV单能量图像。能谱CT多参数图像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对胰岛素瘤的诊断准确性。
张静林晓珠徐学勤李卫侠王明亮郁义星严福华陈克敏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岛素瘤能谱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在^(125)I粒子治疗胰腺癌疗效评估中的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采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评估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疗效的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BABL/c裸鼠右下肢旁腹股沟区偏背侧皮下,当瘤体直径长至8~10 mm时进行干预,共16只成瘤大小合适的裸鼠用于实验,分别植入125I粒子(8只,实验组)和空载粒子(8只,对照组),在粒子植入前及治疗后2周及2个月行MRI常规扫描及DCE-MRI成像,并对肿瘤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肿瘤细胞坏死明显,而对照组肿瘤细胞无明显或有少量坏死。所有裸鼠的心、肝、肺、肾及脾脏等组织均无明显放射炎症表现。常规MRI评价125I粒子治疗胰腺癌疗效的价值有限。实验组肿瘤实质与坏死交界区的Ktrans值最高,其次为整个肿瘤组织的Ktrans值,再次为肿瘤实质,最后是肿瘤坏死区。实验组治疗后2周及2个月裸鼠的整个肿瘤组织Ktrans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整个肿瘤组织的Ktrans与肿瘤坏死率有间一定的相关性(r=-0.518,P=0.01);而肿瘤坏死率与肿瘤体积间有一定相关性,坏死随着肿瘤体积增加而增加(r=0.641,P=0.001)。结论:125I粒子治疗人胰腺癌裸鼠可导致移植瘤内坏死,且对周围脏器较安全。用常规MRI及DCE-MRI对裸鼠皮下移植瘤成像是可行的。常规MRI对治疗疗效的评估作用有限,而DCE-MRI则可定量分析125Ⅰ粒子治疗后肿瘤血管灌注特性的改变,对疗效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宋琦刘玉胡曙东黄蔚王忠敏陈克敏严福华田建明
关键词:胰腺癌
CT能谱成像在鉴别肝癌和局灶性结节增生中的价值被引量:38
2013年
目的探讨CT能谱多参数成像在鉴别肝癌和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肝脏占位病变患者(肝癌32例、FNH16例),均行64层能谱CT的能谱扫描模式(GSI)扫描,获得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能谱系列图像。测量病灶、正常肝组织和腹主动脉的能谱参数,并计算不同能量水平下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CNR)、标准化碘浓度(NIC)、病灶与正常肝组织碘浓度比值(LNR)、病灶动脉期和门脉期碘浓度的差异(ICD),对2组间上述测量指标进行两样本t检验和ROC曲线分析。结果肝癌和FNH在不同能量水平下的CNR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总的来说,CNR随着单光子能量的增加而减小,但在部分能量点除外。肝癌和FNH的动脉期最佳CNR分别为3.59±2.13、8.29±2.65,门脉期最佳CNR分别为1.80±0.42、1.06±0.34;肝癌和FNH动脉期NIC分别为0.25±0.08、0.42±0.22,门脉期NIC分别为0.52±0.14、0.86±0.18;动脉期LNR分别为2.97±0.50、6.15±0.97,门脉期LNR值分别为0.99±0.19、1.22±0.26;动脉期和门静脉期ICD值分别为(0.35±0.14)、(1.17±0.28)g/L。肝癌的动脉期和门脉期的NIC、LNR和ICD值均低于FN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IC比较t值分别为-3.196、-6.518,LNR比较t值分别为-12.911、-3.260、ICD比较t值为-2.754,P值均〈0.05)。动脉期LNR鉴别肝癌和FNH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均为100%。结论CT能谱成像的定量分析对肝癌和FNH的检出和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能提高检出效能和诊断准确性。
郁义星林晓珠陈克敏柴维敏胡曙东汤榕彪张静曹立秀饶艳莺严福华
关键词:肝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