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国际合作项目(2006-2008)
- 作品数:3 被引量:43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伟赵春刚支兵杰段莹莹蒋树义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国际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盐度对大麻哈鱼幼鱼消化酶及碱性磷酸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9年
- 以淡水组(盐度0)为对照,通过对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幼鱼[体重为(26.57±6.32)g,全长为(14.44±1.05)cm]不同盐度(5、10、15、20)下130 d的饲养实验,研究了盐度对大麻哈鱼幼鱼消化器官(胃、幽门盲囊、肠和肝脏)中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及碱性磷酸酶比活力影响。结果表明:幼鱼在30 d时胃和肠中蛋白酶比活力均高于130 d时的蛋白酶比活力;实验30 d时,胃蛋白酶、淀粉酶比活力各盐度组差异不显著(P>0.05),肠蛋白酶比活力在盐度10组显著高于20组(P<0.05);130 d时,盐度15组与20组胃蛋白酶比活力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肠蛋白酶比活力显著高于盐度5、10和20组。对照组幽门盲囊蛋白酶、淀粉酶活力均显示最高。肝中蛋白酶比活力极低,而淀粉酶、脂肪酶比活力均达最高值。碱性磷酸酶活力在盐度10的大麻哈鱼幼鱼肠组织中最高。
- 支兵杰刘伟赵春刚段莹莹
- 关键词:消化酶盐度比活力
- 人工培育秋大麻哈幼鱼的生长与形态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通过对在淡水中培育大麻哈幼鱼生长和形态测定发现:大麻哈幼鱼在2.5%日投喂量时特定生长率较高;大麻哈幼鱼体重与体长的关系符合幂函数,其关系式为W=0.661L2.1635;随着大麻哈幼鱼的生长,其肥满度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全长/体长、体长/头长、背吻距/背尾距的比值较体长/体高、头长/吻长、头长/眼径和头长/眼间距的比值变化小,背吻距/背尾距的比值接近1,而大麻哈鱼生殖群体的比值在1.13~1.31之间。
- 支兵杰刘伟石连玉
- 黑龙江秋大麻哈鱼耳石形态发育研究被引量:18
- 2010年
- 对进入中国黑龙江的秋大麻哈鱼生殖群体进行人工繁育,观察不同发育阶段和回归成体的耳石形态及其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秋大麻哈鱼胚胎、胚后仔稚鱼、幼鱼和二龄鱼的矢耳石随个体生长发育,其大小在不断增长,轮廓和表面形态结构也在发生演变,逐渐趋似于回归成体的耳石形态。秋大麻哈鱼回归生殖群体的不同年龄和雌雄个体间矢耳石、微耳石形态基本一致。矢耳石形似梨形,大小约为3 mm×5 mm×1 mm,重量约为9 mg,光镜下可见耳石日轮和年轮结构。日轮形成在胚胎发眼后约5日,采用人工标记方法证实了生长轮的日周期特性。二龄鱼耳石已出现边缘生长区,形成年轮。矢耳石增长与鱼体叉长生长显著相关(SL=21.574 OL-7.005,R2=0.9926)。
- 刘伟战培荣赵春刚唐富江蒋树义
- 关键词:耳石形态发育个体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