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51064)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邱睿张家政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清末
  • 2篇清末民初
  • 2篇流衍
  • 2篇民初
  • 2篇汉语
  • 1篇读写
  • 1篇读写课
  • 1篇读写课程
  • 1篇对外汉语
  • 1篇对外汉语教学
  • 1篇商兑
  • 1篇诗歌
  • 1篇诗歌大众化
  • 1篇诗坛
  • 1篇诗坛地位
  • 1篇听说
  • 1篇陪都
  • 1篇主义
  • 1篇留学
  • 1篇留学生

机构

  • 6篇西南大学

作者

  • 5篇邱睿
  • 1篇张家政

传媒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四川戏剧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汉语言文学研...
  • 1篇汉语国际传播...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清末民初京沪诗坛地位的转移——以结社为中心的讨论
2014年
清末民初的辛亥革命、袁世凯帝制、张勋复辟等一系列政治事件造成了一大批文人在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空间迁移,也随之造成了文学地理版图上新的文人群体分布。文人群体在新的地理空间的聚合也衍生了各种文人结社,这展示了文人们以群体的方式参与到新的文学语境的建构之中。诗社的地理分布变化展现了波谲云诡的历史时段中文人心态的复杂历程。
邱睿
关键词:清末民初结社
泰国中小学本土汉语教师短期培训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泰国中小学本土汉语教师短期培训,从2009年10月开始至今已历5年。经历了草创期、积淀期,在2011年实现了突破,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运作阶段。这个过程体现了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的功能定位,已经从早期的遍顾各种群体,到关注泰国基础教育队伍。目前的培训模式一类是以专题讲座为主的超短期模式,应用于3天以内的培训;一类是以汉语知识、教学技能、中国文化为内容的三位一体综合模式,应用于2周左右的培训。目前需要制定明确的中小学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标准,以设定具体培训目标。学员的年龄分层问题造成了学员的学习诉求的差异,故需要在培训中用合理的手段加以平衡。短期培训虽受制于时间,但是如果加强统一规划,为学员制定培训档案,就可以使培训具有某种延续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员汉语学习的自我发展精神。
邱睿张家政
从寒隐社到国学商兑会:清末民初国粹主义的流衍
2016年
清末民初南社内部成立了寒隐社和国学商兑会两个学术社团,体现了清末民初国粹主义的内容转换。寒隐社通过文献的整理,力图建立一种明末遗民节士的精神谱系,为其反清鼓吹制造资源。民国建立后,国学商兑会成立。以扶持国故、交换旧闻为宗旨,意图为民国建立学术精神的支持。这体现了国粹派对于学术价值的新的历史判断。他们想要结束曾经的学术为反清制造言论的阶段而进于学术的实际。清末有选择地推崇"国粹",是为了宣扬反清的"民族主义",民国近乎无选择的推崇"旧"文,是为了更方便地对抗来势汹汹的趋"新"的文化风潮。
邱睿
关键词:国粹派
对外汉语教学听说读写课程顺序模式的实践性研究
2014年
在课程设置时,对课型之间先后顺序问题往往关注较少。本研究关注分技能教学课型之间先后顺序是否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问题,对泰国孔敬大学商贸汉语专业本科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分别进行'听说领先''读写领先'模式的教学,通过5个月的实验,发现读写领先模式下学生听说技能提高明显。本研究还对泰国本土汉语教师暑期培训班学生进行了为期15天的短期观察,也发现读写领先模式对于听说技能提高有所帮助。该实验表明深层次输入输出训练如能很好地设置和控制,可对浅层次输入输出训练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故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考虑过去常常为人所忽略的课程顺序问题。
邱睿
关键词:课程设置
来华留学生是川剧市场新的空间被引量:1
2012年
川剧的传承需要开拓新的市场,留学生是川剧观众的新群体。调研显示,留学生来华前对川剧的了解较少,来华后如有机会接触川剧,会在跨文化语境下产生文化吸引力。针对他们的文化诉求,高校应该建立长效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机制,让留学生有机会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教学上立足培养兴趣,将教学与文化体验相结合,使其成为留学生学习、接收中国文化的渠道,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国际化的空间。
邱睿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
抗战时期的古典诗歌创作——后南社时代的诗歌流衍
2013年
南社在抗战时期进入后南社时代,民族主义再次成为诗歌的主题。但诗人们的创作不是对清末民族主义的重复,而是赋予了一种新的历史体验。昔日的南社社友在抗战中,以诗歌记录各自的战争遭际,并在诗歌中通过回溯南社旧事和南社精神,重温了社团强调的气节操守。且不少南社旧友汇聚陪都重庆,继续南社时代的雅集唱和,创造了陪都古典诗歌创作的高峰。昔日南社社友的古典诗歌创作,在白话诗歌占据主流的创作环境里,也在尝试自我突围,一方面调整自己成为一种大众可以接受的宣传方式,一方面在诗歌中砥砺气节,振奋民气,继续发挥着古典诗歌的社会功能。
邱睿
关键词:抗战诗歌民族主义诗歌大众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