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731604)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4
相关作者:马静李强李建辉毛磊国栋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主题

  • 11篇合金
  • 6篇化学镀
  • 6篇ZR-AL
  • 5篇非晶
  • 4篇镀层
  • 4篇ZR
  • 3篇合金化
  • 3篇合金化学镀
  • 3篇非晶合金
  • 3篇NI-P镀层
  • 2篇显微硬度
  • 2篇磷化
  • 2篇磷化处理
  • 2篇块体非晶
  • 2篇块体非晶合金
  • 2篇化学转化处理
  • 2篇腐蚀性
  • 2篇
  • 2篇大块非晶
  • 2篇大块非晶合金

机构

  • 11篇燕山大学
  • 7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河北工业职业...
  • 1篇北京市三一重...

作者

  • 7篇马静
  • 5篇李强
  • 5篇李建辉
  • 3篇国栋
  • 3篇毛磊
  • 2篇张晋
  • 2篇李工
  • 2篇肖福仁
  • 2篇李扬
  • 2篇李永刚
  • 2篇马明臻
  • 2篇刘日平
  • 2篇张兵
  • 2篇景勤
  • 2篇李强
  • 2篇李强
  • 1篇牛润兵
  • 1篇张双杰
  • 1篇卢冠宇
  • 1篇赵亮

传媒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燕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中国科学:物...
  • 1篇河北工业科技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块体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块体非晶合金具有比各种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物理、化学、力学性能及精密成型性,因而一直是材料科学与物理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讨论了该领域中存在的一些基本的问题,并从成分结构条件、热力学条件、动力学条件等方面阐述了块体非晶合金的形成机制,介绍了块体非晶合金优异的性能和应用前景,并扼要介绍了块体非晶合金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李工王永永
关键词:块体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
Zr-Al合金化学镀Ni-P镀层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经磷化处理后的Al含量为8.0%(质量分数)的Zr-Al合金表面进行施镀,得到了表面镀覆均匀、为明显胞状物的非晶Ni-P镀层。并对镀层进行显微硬度测试、电化学腐蚀极化行为、XRD和SEM分析。研究确定了磷化液的配方:H3PO4为15g/L(质量浓度,下同),ZnSO4为3g/L,NaF为1.5g/L,有机胺(硫脲)为0.15g/L,pH值为2.5~3.0,温度为45℃,时间为2min;镀液配方:NiSO4为20g/L,NaH2PO2为40g/L,(NH4)2SO4为40g/L,CH3COONa为40g/L,(CH3COO)2Pb为1mg/L,控制pH值为5.5~6.0,温度为80℃,施镀1h。结果表明,Zr-Al合金化学镀Ni-P后镀层的耐蚀性能、显微硬度显著提高。
秦文波马静李强李强李强张双杰
关键词:磷化处理显微硬度
激光脉冲加热条件下Zr基非晶合金晶化及热疲劳行为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激光脉冲为热源,对Zr_(41)Ti_(14)Cu_(12.5)Ni_(10)Be_(22.5)大块非晶合金进行晶化和热疲劳实验.结果表明,晶化可以在低于Tx的温度发生,晶化前和晶化后均可出现热疲劳裂纹;随着加热温度提高和循环次数的增加,样品加热区晶化严重,变形量增加,且疲劳裂纹数量增多.
景勤赵亮苑辉张兵牛润兵张晋李工马明臻刘日平
关键词:大块非晶合金热疲劳晶化
液态结构弛豫动力学非指数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0年
结构弛豫的非指数性是过冷液体3个最基本的动力学特征之一。本文对多种玻璃形成体系在液相区内的结构弛豫非指数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涉及到的研究体系包括小分子、金属与合金、高分子、无机网络、离子等5类玻璃形成液体。研究发现,对于绝大部分玻璃形成液体,非指数因子KWW在玻璃转变附近的低频(或低温)区间符合时间-温度叠加原理(TTS);TTS区的宽度与液体的强弱性相关;在弛豫频率接近1011Hz(或者弛豫时间1.6×1012s)时,所有液体的结构弛豫达到纯指数性(KWW=1)。本文讨论了非指数因子与液体强弱性参数和TTS区宽度的关联,以及焓弛豫非指数因子与介电弛豫非指数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王利民孙明道
关键词:玻璃转变结构弛豫
Zr-8.8Al合金化学镀前的磷化预处理工艺被引量:3
2016年
预处理工艺的选择直接影响化学镀Ni-P镀层质量的高低。采用磷化法对Zr-8.8Al合金进行了化学镀前的预处理,研究了Zr-8.8Al合金在不同磷化工艺下获得的磷化膜以及化学镀Ni-P镀层的显微结构、显微硬度、抗蚀性等。结果表明,45℃/2 min预处理获得的磷化膜均匀致密;在此工艺下进行化学镀获得的Ni-P镀层为非晶、胞状结构,厚度达25μm。与裸材相比,Ni-P镀层显微硬度提高了60%,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 Cl溶液中自腐蚀电位发生正移,极化腐蚀后镀层胞状较完整,对Zr-8.8Al合金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马静李强李建辉孟凡曼
关键词:磷化处理
分散剂对锆铝合金Ni-P-ZrO2化学复合镀的影响
2019年
对Zr-8Al合金进行化学复合镀Ni-P-ZrO2处理,并研究OP-10和LAS分散剂单独以及复合添加对复合镀层的沉积效率、显微形貌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P-10添加量为10 mL/L时,复合镀层沉积速率最高,OP-10和LAS复合添加制备的复合镀层沉积速率最低。OP-10和LAS复合添加制备的复合镀层胞状结构均匀细小,表面质量最好。与Zr-8Al合金基体相比,OP-10和LAS复合添加制备的复合镀层在3.5%NaCl(质量分数)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正移,自腐蚀电流最小,耐腐蚀性能最佳。
马静高颖高颖
关键词:分散剂化学复合镀耐腐蚀性能
具有高强度和良好塑性的锆基晶态合金
2012年
在非晶材料家族中,锆基非晶以其强度高而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结构材料之一.但因其很难制备出大尺寸、很难加工成形及含有有毒的铍元素等原因,使其应用受到限制.Zr-Ti-Al-V系列晶态锆基合金,具有与锆基非晶的强度相当但塑性远远高于非晶态锆基合金的良好力学特性,其抗拉强度和延展性分别可以达到1720 MPa和3.3%.更为重要的是,锆基合金可批量生产、不含有毒的铍元素以及没有尺寸和形状的限制等非晶合金不具备的特性.
李立新宗海涛李明张利伟
关键词:非晶锆基合金力学特性
Zr-8.8Al合金化学镀前浸锌处理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浸锌法对Zr-8.8Al合金进行了化学镀前处理,研究了浸锌液配方及工艺对化学镀Ni-P镀层显微结构、显微硬度、抗蚀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室温下二次浸锌处理90 s浸锌层均匀致密;浸锌后进行化学镀处理获得的Ni-P镀层为非晶结构,胞状结构,与基体结合良好。与裸材相比,室温下浸锌液为:Zn SO4 280 g/L、Na OH 20 g/L、Na NO42 g/L、KNa C4H4O6 20 g/L,一次浸锌处理60 s,二次浸锌30 s获得的Ni-P镀层显微硬度提高了80%,在3.5%Na Cl(质量分数)溶液中自腐蚀电位发生正移,极化腐蚀后镀层较完整,保护性较优。
马静李强李强李永刚
关键词:前处理
Zr-8Al合金酸性化学镀Ni-P镀层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酸洗粗化、磷化处理等预处理,然后再采用酸性化学镀在Zr-8Al合金表面成功制备了厚度为15μm左右的Ni-P镀层,并对镀层的物相、结构、显微硬度以及在3.5%NaCl溶液中的极化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酸洗及磷化处理有效地促进了化学镀Ni-P镀层的沉积。化学镀Ni-P镀层成典型的胞状结构、非晶结构。与未化学镀合金相比,化学镀Ni-P镀层显微硬度提高了58%,在3.5%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发生了正移。腐蚀极化后仍然保留了胞状特征,避免了Zr-8Al合金的选择性腐蚀,说明化学镀Ni-P镀层提高了Zr-8Al合金的抗腐蚀性能。
马静李强李强李强毛磊
关键词:显微硬度抗腐蚀性能
Zr-Al二元合金的表面预处理及化学镀Ni-P工艺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化学镀对铸态Zr-Al二元合金进行表面处理,在经过除油、酸洗、化学转化处理等预处理工序后,在化学镀液中施镀在合金表面生成Ni-P镀层。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合金、化学转化膜以及化学镀层的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铸态Zr-Al合金由α相(α-Zr)和β相(Zr2Al)组成,其中基体为α相,β相沿晶界呈非连续分布;经锌系化学转化处理后合金表面形成以Zn3(PO4)2.H2O为主要成分的化学转化膜,该膜由细小的片状晶体颗粒密排堆积而成;在此基础上进行化学镀镍磷处理,在铸态Zr-Al合金表面得到Ni-P镀层,其表面颗粒均匀,无明显孔隙缺陷,结合紧密,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
国栋肖福仁李强李建辉马静毛磊
关键词:化学转化处理化学镀NI-P镀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