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0286)
- 作品数:3 被引量:52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晓端汤奇峰谭科艳刘久臣黄园英更多>>
- 相关机构: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华北平原土壤环境重金属元素分布规律及其意义被引量:17
- 2011年
- 为全面深入掌握华北平原的重金属元素分布状况,本文以2002年以来在华北平原范围内的3省2市开展的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制得华北平原区域内As、Hg、Cr、Cu、Ni、Pb、Zn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图。本文分析了该7种重金属元素在华北平原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成因。在7种重金属元素的基础上,本文还制得华北平原土壤环境重金属元素的综合评价图。本文对该土壤环境综合评价图进行了分析,综合表达了重金属元素在华北平原的总体分布状况。土壤环境元素地球化学图与综合图共同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以为农业、环保、医疗及相关政府决策部门提供重要依据。
- 谭科艳刘晓端汤奇峰刘久臣袁欣杨永亮
- 关键词:重金属地球化学图华北平原
- 纳米锌去除水体中As(Ⅲ)吸附动力学和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3年
- As(Ⅲ)毒性高,易迁移,且是厌氧条件下地下水中主要存在形式。纳米铁颗粒在含砷水体处理中受到广泛关注,而锌具有比铁更低的氧化还原电位且更易保存,被认为是用于氯代有机化合物还原的最佳金属,但有关纳米锌用于水体中砷的研究很少。本文研究了纳米锌吸附As(Ⅲ)的反应动力学性质和吸附As(Ⅲ)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应用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和粒内扩散三种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纳米锌吸附As(Ⅲ)的过程更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速率常数k2为0.18 g/(mg.min),吸附量为0.47 mg/g,且去除机理以化学吸附为主。批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锌对As(Ⅲ)吸附最佳条件为:振荡时间120 min,纳米锌投加量2.5 g/L,pH值2~7。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纳米锌对起始浓度为0.565 mg/LAs(Ⅲ)和0.568 mg/L As(Ⅴ)进行吸附试验,As(Ⅲ)和As(Ⅴ)的去除率均能达到99.5%以上,表明纳米锌对As(Ⅲ)和As(Ⅴ)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可作为处理水体中砷的吸附材料之一。以纳米锌作为吸附材料与传统方法相比,并不需要将As(Ⅲ)预氧化成As(Ⅴ),在实际应用中可简化水处理程序,节约处理成本。
- 黄园英袁欣王倩罗松光刘晓端
- 关键词:动力学影响因素
- 凹凸棒石用于修复铜锌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被引量:33
- 2011年
- 利用凹凸棒石黏土矿物优异的物化性能对采集的安徽铜陵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盆栽修复试验,以降低种植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有效态含量。凹凸棒石与矿区土壤的质量配比设置5组(1∶10、1∶20、1∶40、1∶100以及原土),选择适宜在北京生长的四季小白菜和北京快菜进行种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凹凸棒石黏土矿物可以将土壤的pH值提高到5~8,改善了矿区的土壤环境条件,提高黏土矿物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通过适量添加凹凸棒石黏土矿物,对Cu元素的平均修复率达到31.50%,Zn元素的平均修复率达到26.15%,Cd元素的平均修复率达到34.92%,能够有效减少蔬菜对Cu、Zn、Cd三种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凹凸棒石与土壤的质量比为1∶20时,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最佳。
- 谭科艳刘晓端刘久臣汤奇峰黄园英罗松光
- 关键词:重金属土壤修复凹凸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