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9122)
- 作品数:11 被引量:97H指数:7
- 相关作者:罗纨贾忠华潘延鑫刘文龙李山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理工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扬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考虑沼泽植被盖度差异对湿地腾发量计算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以我国北方湿地为研究对象,在统计分析沼泽植被盖度的基础上,分析了盖度对湿地实际腾发与潜在腾发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盖度最高为95%,最低为5%~10%。植被盖度在70%以上的沼泽占总沼泽数的75%;植被盖度在50%以下的沼泽只占总数的12%。在考虑盖度影响的情况下,实际腾发量大于当地潜在腾发量的沼泽占总数的82%;实际腾发量为潜在腾发量2倍以上的沼泽占总数的58%。
- 贾忠华武志刚罗纨田露
- 关键词:沼泽湿地植被盖度腾发量
- 砂姜黑土区多目标农田排水系统优化布置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砂姜黑土区受其土质以及降雨特点的影响,涝渍与干旱灾害交替出现,以往单一的排水系统设计标准难以满足除涝抗旱以及环境保护等多重目标。本文利用田间水文模型-DRAINMOD,以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为例,模拟分析了不同排水系统布置方案对提高作物产量以及减少农田排水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因素。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作物产量、经济效益、环境保护以及节约耕地等多重目标下,研究区农田排水系统宜采用暗管浅密布置的方案,推荐排水暗管布置间距在18-30m之间,埋深以不超过1.2m为宜;仅在农沟一级采用暗管代替排水明沟可节约耕地10%以上。本研究成果可为当地排水系统改建、新建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 景卫华罗纨贾忠华温季
- 关键词:农田排水DRAINMOD排水设计多目标作物产量
- 盐碱地排水沟水体盐分变化规律被引量:8
- 2013年
- 为了研究陕西卤泊滩盐碱地排水沟在排水出路受阻,上游灌区退水导致排水沟周期性较高水位运行条件下的水体盐分变化情况,选择研究区3条排水沟,进行野外水盐监测试验,测定了排水沟水体盐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条件下影响研究区排水沟水量的主要因素为干旱蒸发和上游灌区退水.干旱期排水沟水量较少,上游灌区低含盐量的退水进入研究区排水沟内,致使水量显著增大,在研究区下游排水沟内水深达1.15 m;排水沟水体电导率值在干旱季节较高,盐分从上游至下游呈现出一定的富集现象;上游监测点位水体电导率基本维持在2~14 ms/cm,下游水体电导率值高达25.2 ms/cm;研究区上游灌区退水在排水沟内大量蓄积,使得排水沟水体电导率值降低至1.9 ms/cm,稀释率高达10倍,表明退水可以稀释排水沟中的盐分水平,维持排水沟水体盐分平衡,达到排盐效果.
- 潘延鑫罗纨贾忠华李进陈远
- 关键词:排水沟电导率盐碱地
- 黄河三角洲暗管排水土工布外包滤料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7
- 2013年
- 黄河三角洲地区多为近代黄河泥沙淤积形成的粉细砂土,其质地均一、结构松散,在农田排水明沟建设中边坡不稳定的问题突出。近年来该地区大力开展了暗管排水系统建设,但当地砂滤料来源不足,因此,迫切需要筛选出适合当地土壤特点的土工布外包滤料。该文在对研究区土壤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自制水力渗透仪,通过理论计算和渗透试验观测,研究了所选择土工布的反滤、透水以及防淤堵性能。结果发现,在满足测试条件的2种型号土工布中,Typar 3201G能够满足防淤堵与透水要求,但是有一定的淤堵风险;另一型号土工布(Typar SF20)则能较好的满足研究区暗管排水外包滤料的反滤、透水与防淤堵要求。研究结果表明,满足研究区特殊土壤类型的土工布外包滤料厚度不宜过大,土工布的开孔直径应符合选择标准。研究成果可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暗管排水土工布外包滤料的选择提供技术支撑。
- 刘文龙罗纨贾忠华卜凡敏潘延鑫唐双成袁黄春李山
- 关键词:土工布排水黄河三角洲
- 黄河三角洲暗管排水系统排水效果模拟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我国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地下水埋深浅、含盐量高,夏季降雨集中,农业生产受到土壤盐渍化与涝渍灾害的威胁。因此排水系统建设是保证粮棉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由于现行的排水设计规范依据的是农田水分调节的平均情况,忽略了水文过程的随机性与地区水文要素的特点。本文使用田间水文模型DRAINMOD模拟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暗管排水系统布置的排水效果。模拟结果显示:在有效控制土壤盐分的前提下,采用"浅密型"暗管布置能够更好地调控农田水分,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该布置能够显著减少地下排水输出,增蓄雨季淡水,有利于三角洲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及生态环境保护。"浅密型"暗管布置在防涝排渍以及防止海水入侵方面均优于当地现有的深沟型明排系统。本研究成果可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 刘文龙罗纨杨玉珍卜凡敏
- 关键词:暗管排水涝渍灾害黄河三角洲
- 兼顾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农田控制排水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13年
- 农田控制排水(又称地下水位管理)是一种通过调控农田排水量以达到减少污染物输出并保证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型水管理措施。该措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最早的保墒增产到后来的污染物削减以及节约灌溉用水等功能,对其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对于变化环境下农田排水的设计和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回顾了农田控制排水发展的历史,阐述了该措施的各项功能及其研究方法和应用特点。结果认为,农田控制排水是新形势下农田排水的必要手段,通过对排水出口水位的调控可以达到调节农田水分,减少营养物流失,节约灌溉用水,增加雨水资源利用等多重目的,是存在排水问题地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水管理措施。目前各地对于控制排水研究的热点问题是寻求一种适合当地农业生产形式的排水水位调控方案,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易于推广。
- 罗纨李山贾忠华刘文龙潘延鑫武迪
- 关键词:排水水质灌溉水位管理盐分节水
- 农田排水沟水体与底泥中盐分迁移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基于陕西卤泊滩农田排水沟底泥盐分年内跟踪监测数据,探讨试验区排水沟底泥盐分的迁移特性和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条件下研究区排水沟底泥盐分沿着水流汇集的方向和底泥层深度方向均有一定的累积,对流和水动力弥散是排水沟底泥盐分运动的主要机制;沟底泥盐分含量与水体水量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水体盐分含量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达到0.93;水体水量的变化是引起其本身和底泥盐分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 潘延鑫罗纨贾忠华李进陈远
- 关键词:排水沟底泥电导率
- 黄河上游水电站渣场生态修复区植被恢复状况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为了减轻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弃渣集中堆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工程结束后需要对渣场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本文根据我国水电建设集中的黄河上游地区两个分别完成5年和10年的渣场植被恢复情况,结合渣场地貌特征的变化,通过植被调查并与天然植被相比较,分析了渣场生态修复对植被分布以及种群演替过程的影响,并评价了人工抚育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位于沟壑区的渣场形成了能够拦蓄坡面径流的平坦台地,改善了植物生长的水肥条件;修复区内乔木和灌木生长状况良好,植被覆盖度及生长状况均明显优于附近天然坡面。同时,水肥条件的改善增加了能够支持的总生物量,使得修复区能够快速建立灌木及草本植物的优势种群。人工抚育措施(灌溉和围栏)对于修复区植被的生长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围栏对于减少牲畜对植被的啃食、加快地面有机物的积累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研究认为,对于渣场的生态修复措施不仅能够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而且能够形成优于当地自然坡地的生境。
- 武志刚罗纨贾忠华唐双城刘文龙
- 关键词:水力发电生态调查人工抚育水土环境
- 盐碱地排水沟蓄水后底泥与水体盐分交换试验被引量:14
- 2013年
- 因长期累积效果,盐碱地排水沟内盐分含量不断升高,危及排水沟系统的生态功能,利用淡水定期进行稀释可延缓盐分累积过程。该文以陕西富平县卤泊滩盐碱地改良区为例,通过实验室土柱试验,研究了排水沟蓄集淡水、水体保持静态条件下,底泥与上覆水体的盐分交换规律,揭示了底泥盐分释放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子扩散作用下底泥-上覆水界面之上10cm的范围内存在一个高盐分渐变区(即扩散边界层),10cm以上的水体盐分基本一致;分子扩散是边界层内盐分运移的主要机制;扩散边界层对底泥盐分释放具有一定的阻滞作用,并且随着边界层厚度的增加,阻滞效应也显著增强;底泥盐分释放通量符合负的幂指数形式。
- 潘延鑫罗纨贾忠华李进陈远
- 关键词:盐分水质底泥盐碱地
- 黄河三角洲暗管排水的综合效果评价被引量:6
- 2013年
-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东营市暗管排水项目为例,进行了工程财务评价、应用效果调查,分析了该项目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结果表明:安装暗管排水系统之后,研究区盐碱化荒地全部得到改造并增加耕地297.63hm2,新增耕地占总土地面积44.6%,土壤脱盐率达90%以上。项目财务评价发现:研究区种植棉花的财务净现值为809.93万元(折现率为12%),动态投资回收期为7.54 a,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1.97%,大于基准收益率(12%)。结果表明暗管排水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刘文龙罗纨贾忠华潘延鑫杨玉珍卜凡敏
- 关键词:农田排水暗管排水盐碱地改良黄河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