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70015)
-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葛玲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灾荒与生活——1954年皖西北水灾中的救灾政治被引量:2
- 2013年
- 文章以1954年皖西北地区的水灾救助为中心,通过对水灾后灾民悲观与失望等复杂心态的呈现,以及基层干部在救灾中两难处境和救灾实践中阶级政策的梳理,指出了1950年代的灾荒救助本质上是一项政治工程。灾荒救助的政治化表明,新政府的救灾既是生活救助,更是政治渗透,而政治化的救灾实践,则成为新政府政治理念渗透乡村生活的重要媒介。
- 葛玲
- 关键词:灾荒社会生活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皖西北地区治淮运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1950年的淮河水灾催生了中央的治淮决策。历经淮河水灾影响的皖西北地区在这场治淮运动中,成为当然的主阵地。不过随着工程的不断延续,以及水灾影响的慢慢退却,皖西北民众的治淮态度由最初的积极转向消极。民众态度的转变并未影响政府的治淮决策,基层政府通过将治淮纳入政治轨道完成了所必需的人力物力动员。这一举措,在将治淮推向政治运动旋涡的同时,也弱化了工程的水利效益。
- 葛玲
- 关键词:政治动员
- 从水利建设到政治工程——1950年代皖西北打井运动的演变被引量:1
- 2013年
- 文章以1950年代中期皖西北地区的打井运动为中心,呈现了建国初期农田水利建设的政治化倾向。通过对打井由初期旱灾治理的水利建设,到演变为辅助稻改的政治工程,以及后期打井实践运动化操作的梳理,揭示了打井工程的政治运动化过程。文章认为,工程的政治属性以及实践中的运动化操作,使打井日渐脱离乡村实际。在底层的质疑声中,表面上的打井数量虽不断攀升,但却呈现出即打即废的尴尬,以致终难发挥水利建设的应有效果。
- 葛玲
- 关键词:打井水利建设
- 政府救济抑或生产自救——1954年的皖西北水灾救助被引量:3
- 2013年
- 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府定下了"生产自救"为主,"政府救济"为辅的救灾方针。本文以皖西北临泉县1954年的水灾救助为例,在分析政府救济与生产自救效果的基础上,指出了这一新型救灾体制安排的内在紧张。1954年临泉水灾救助实践中,作为新救灾体制核心的"生产自救"未发挥应有作用,反而作为辅助的"政府救济",在成功渡荒中起到了关键影响,新救灾体制也因此呈现了制度安排与救助实践的背离。
- 葛玲
- 关键词:政府救济生产自救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皖西北河网化运动研究--以临泉县为例的初步考察
- 2013年
- 20世纪50年代后期即"大跃进"期间的水利建设高潮中,皖西北地区掀起了一场河网化运动。本文以临泉县为例,考察该运动的兴起原因、实施过程、实际效果,以及河网化与稻改之间的密切关联;分析运动过程中政治挂帅、评比竞赛、社会主义大辩论等"政治化"方式的具体运用及其在保证运动顺利推进方面发挥的作用;最后强调依靠政治手段推进水利工程,很难实现预期目标,反因水系之变带来不少人为涝灾。
- 葛玲
- “大跃进”时期的水利运动与粮食短缺——以皖西北临泉县河网化运动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1957年中央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运动的号召,催生了"大跃进"时期全国水利建设的高潮。不过三年后的1960年又认为,这场水利运动在劳力占用及粮食浪费等方面加重了农村粮食危机。本文以皖西北临泉县的河网化运动为例,从地方实践层面讨论水利运动与粮食短缺的关系。文章认为,皖西北河网化不仅因占地减少了粮食播种面积,更因劳力占用导致农业丰产不丰收,同时水利工地上的过度消耗又加重了粮食短缺。产生上述情形的根源,一是水利建设的政治运动化,再就是跃进性的水利建设远超乡村社会实际承受能力,以致水利变"水殇"。
- 葛玲
- 关键词:河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