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513101)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启军尹继刚陆慧君姜宁杜承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恶性疟原虫网状细胞结合蛋白同源体5F1段的克隆、表达及初步鉴定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克隆表达恶性疟原虫网状细胞结合蛋白同源体5(PfRh5)F1片段,并评价其抗原性。方法 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PfRh5F1/pET28a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目的基因,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产物,并用WesternBlot检测其抗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PfRh5F1/pET28a原核表达系统,并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表达产物能被恶性疟原虫感染患者血清识别,而不能被间日疟原虫感染患者及正常人血清识别。结论恶性疟原虫PfRh5F1段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 郝文波李宏邓小英廖小青李明罗树红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克隆
-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var2cs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识别研究
- 2011年
- 目的克隆、表达恶性疟原虫海南株HN(2)var2csa基因DBL4、DBL5、DBL6区,通过ELISA方法比较其与硫酸软骨素A(CSA)的亲和能力差异,以及人体对恶性疟原虫海南株HN(1)、(2)VAR2CSA不同DBL区的免疫应答差异。方法根据DBL区序列设计3对引物,PCR扩增目的片段,并与pMD18-T克隆载体连接。经PCR、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2b,通过转化、诱导、纯化表达重组蛋白质,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通过ELISA方法进行重组蛋白质与CSA的粘附实验以及与患者血清的免疫识别实验。结果酶切及DNA测序结果均表明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表达并纯化3个DBL区重组蛋白质,分子量与预计大小相同,Western blott检测目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反应性,ELISA显示不同蛋白浓度条件下DBL5区均明显比其它两个DBL区有更高的OD405值,并且DBL5区被妊娠相关疟疾病人血清识别水平显著高。结论 var2csa基因3个DBL区重组蛋白质表达成功,DBL5区与CSA的粘附能力较强,人体对DBL5区的免疫应答反应可能在抗病免疫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 康巍彭帅陆慧君尹继刚陈启军姜宁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DBL硫酸软骨素A
- 妊娠相关性疟疾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8年
- 恶性疟疾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生活在疟疾流行区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感染次数的增加会逐渐获得保护性免疫即临床免疫。然而,孕妇尤其是初孕妇女在妊娠过程中感染恶性疟原虫后往往呈现急性感染症状,甚至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妊娠相关性疟疾(pregnancy-associated malaria,PAM)主要是由于受恶性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和单核细胞在胎盘绒毛间大量聚集引起的。大量的研究表明,黏附在子宫粘膜上的虫体表达一种具有特殊生物活性和抗原性的蛋白质(var2CSA)。Var2CSA可特异性地与子宫粘膜上的硫酸软骨素A(Chondroitin sulfateA,CSA)结合。此外,由于var2CSA的序列相对保守,机体在感染几次以后较容易产生交叉免疫保护反应。对PAM的研究是疟疾领域内的重要内容,目前在很多领域(病原学、分子致病机理、免疫学等)已经取得重要进展。本篇综述概括了近年来在PAM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虫体表达的主要膜蛋白质的功能、相关的人体受体以及免疫学方面等内容。
- 李萌尹继刚陈启军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
- 恶性疟原虫表面抗原及其与致病的关系被引量:1
- 2010年
- 恶性疟原虫在感染红细胞后,会将一些蛋白质运输到红细胞表面,这些蛋白质与红细胞本身的膜蛋白质相互作用,造成宿主细胞在形态学、生理学和功能上的本质变化,而由这些变化所导致的病理特征,正是每年150万~300万恶性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化学的发展,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对于这些表面抗原分子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该文就恶性疟原虫起到黏附和抗原变异作用的分子进行了概述。
- 杜承尹继刚姜宁陆慧君陈启军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膜蛋白质抗原变异
- 恶性疟原虫复制蛋白PfRPA2的原核表达及多抗制备
- 2012年
- 目的克隆表达恶性疟原虫复制蛋白PfRPA2亚基,制备多抗,为该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KG中,构建PfRPA2/pGEX-KG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产物,谷胱甘肽柱纯化蛋白,Westernblot检测其抗原性,以纯化的GST-PfRPA2免疫小鼠,制备抗PfRPA2的多抗,间接ELISA法检测鼠血清效价,Westernblot鉴定多抗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PfRPA2/pGEX-KG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性形式高效表达,纯化表达产物,制备抗PfRPA2的鼠多抗,效价为10-7,Westernblot证实此抗体可识别恶性疟原虫内与PfRPA2蛋白位置对应的特异性条带。结论恶性疟原虫复制蛋白PfRPA2亚基在大肠杆菌中获得可溶性高效表达,纯化表达产物能诱导小鼠生产能识别天然蛋白的特异性抗体。
- 刘雅娟李宏周于婷郝文波李纪良吴英松罗树红李明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var2csa基因DBL区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功能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克隆、表达恶性疟原虫海南株变异抗原基因(var)家族之一var2csa基因的血型抗原结合基团(duffy anti-gen-binding ligand,DBL)4、DBL5、DBL6区,比较其与硫酸软骨素A(chondroitin sulfate A,CSA)黏附能力的差异。方法 PCR扩增恶性疟原虫海南株基因组DNA中3个目的片段,将扩增产物与pMD18-T克隆载体连接,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2b上,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并用组氨酸标签融合蛋白纯化柱(His GraciTrap)纯化,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目的蛋白。ELISA检测不同DBL区重组蛋白与CSA的结合情况。结果 PCR扩增获得目的片段分别为996、859和894bp,酶切及DNA测序结果均显示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并纯化3个DBL区重组蛋白,DBL4区、DBL5区和DBL6区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r 439800,Mr 34500,Mr 36000。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具有反应原性。ELISA结果显示,不同蛋白浓度条件下DBL5区均明显比其他两个DBL区的吸光度(A405值)高(P<0.05),表明DBL5区与CSA的黏附能力较强。结论 var2csa基因3个DBL区重组蛋白表达成功,DBL5区与CSA的黏附能力较强。
- 康巍常志广陆慧君姜宁尹继刚陈启军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DBL硫酸软骨素A
- 恶性疟原虫膜蛋白Pf332-DBL区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表达恶性疟原虫膜蛋白Pf332-DBL区。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Pf332-DBL区基因序列,并插入到pPICZαA载体EcoRⅠ和XbaⅠ位点间,电转化至毕赤酵母X-33中,筛选阳性重组酵母,甲醇诱导表达,并通过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结果获得1株阳性重组酵母;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3000,诱导72h,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占上清蛋白总量的85%;纯化的重组蛋白浓度为800μg/ml,与抗His标签的鼠源单抗和抗Pf332-DBL单抗均可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已成功地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了恶性疟原虫膜蛋白Pf332-DBL区,为下一步利用该蛋白进行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及其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杜承尹继刚陆慧君姜宁常巧呈陈启军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真核表达毕赤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