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QL200610)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王立增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唐代
  • 2篇乐府
  • 2篇乐府诗
  • 1篇音乐
  • 1篇音乐背景
  • 1篇诗歌
  • 1篇诗体
  • 1篇诗体特征
  • 1篇唐代宫廷
  • 1篇唐诗
  • 1篇拟写
  • 1篇文人
  • 1篇写作
  • 1篇乐舞
  • 1篇歌辞
  • 1篇宫廷
  • 1篇汉唐
  • 1篇传唱

机构

  • 5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王立增

传媒

  • 2篇乐府学
  • 1篇北方论丛
  • 1篇甘肃广播电视...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汉唐乐府诗中歌辞性题目的诗体意义——以“歌”体诗为中心
2009年
汉唐乐府诗中的歌辞性题目具一定的诗体意义。对此,唐宋时期已有人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差别起自汉代,缘于音乐的影响,并体现为某些不同的文体特征。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歌"体诗的音乐背景及发展流变过程进行了论述。认为"歌"诗生成的音乐表演背景是"随口吟诵"、"即兴演出",由此而造就了其早期的诗体特征:重应酬,善抒情,多以眼前事物为描写对象,形制短小,且骚体、七言倾向明显。到了魏晋南北朝至唐代,"歌"诗在题材上仍以应酬为主,其形式有些依然保持着传统,有些则七言化或长篇化,有些吸收了吴歌中四句为一层的特点,形成了七言四句一转韵的体式。但与"行"体诗相比,"歌"诗仍较为灵活开放。
王立增
关键词:诗体特征
唐代宫廷中的乐舞活动与诗歌传唱
2009年
唐代宫廷中的仪式性乐舞和娱乐性乐舞都有诗歌传唱行为的参与。在仪式性乐舞活动中,所唱诗歌通常是诏命朝廷重臣创作,所用曲调大多由乐工制定,辞乐相配的方式有先辞后乐、先乐后辞、依调改辞,演唱由太乐署和鼓吹署中的乐工承担,采用齐唱形式。在娱乐性乐舞中,所唱诗歌多采自文人之作,辞乐相配的方式主要是"选诗入乐",演唱由教坊乐人承担,演唱方式多为独唱。唐代宫廷中的乐舞活动对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刺激了文人的创作热情,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与发展;对全国的歌诗风气、歌诗创作起着导向作用;加强了上、下层两个诗歌创作空间的交流。
王立增
关键词:唐代宫廷乐舞
唐代乐工歌妓与诗歌传唱被引量:5
2009年
传唱是唐诗向外扩散的重要途径。唐代的乐工歌妓与文人之间默契合作,为诗歌的广泛传唱营造了良好的人际环境。传唱唐诗的乐工歌妓大都是职业化歌手,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在辞乐相配的过程中,乐工歌妓还要进行"二度创作"。乐工歌妓的传唱对唐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彰显出唐诗的艺术魅力,促进了唐诗创作的繁荣,使唐诗在题材上趋于大众关怀,在风格上走向通俗化。
王立增
关键词:唐代诗歌传唱
文人拟写乐府诗失误述略
2010年
文人拟写的乐府诗有时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失误。本文从题目失误、地理失误和用事失误三方面进行简略梳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部分相关的资料。
王立增
关键词:文人乐府诗写作
乐工歌妓:唐诗接受史上的“第一读者”被引量:1
2009年
在唐诗的接受史上,唐代的乐工歌妓充当了部分作品的"第一读者"。他们不仅是首个接触者,而且还通过选唱佳作的方式最先对诗歌的艺术价值做出了初步判定。
王立增
关键词:唐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