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481299)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唐建国黄林军王彦欣王瑶刘继宪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合金
  • 3篇非晶
  • 3篇ND
  • 2篇电极合金
  • 2篇贮氢
  • 2篇贮氢合金
  • 2篇MG-NI
  • 1篇电容量
  • 1篇贮氢性能
  • 1篇微观结构
  • 1篇放电
  • 1篇放电容量
  • 1篇MG-CU

机构

  • 3篇青岛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刘继宪
  • 3篇王瑶
  • 3篇王彦欣
  • 3篇黄林军
  • 3篇唐建国
  • 1篇吴东昌

传媒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稀有金属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镁基非晶电极合金的容量衰减机制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Mg70.6Ni29.4)100-xNdx(x=2,5,10,15)电极合金带,用恒流充放电的方法在三电极电池测试仪上测定其电化学循环性能。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高分辨电镜对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表明:(Mg70.6Ni29.4)90Nd10非晶电极合金拥有最高的放电容量(580.5 mAh·g-1),经过20个循环以后,合金表面存在严重的氧化(含氧量为26.7%)和开裂粉化现象;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合金内部逐渐形核长大,形核的初生相NdMg2Ni9最终转化为Mg2Ni,α-Mg和Nd2H5相;非晶态Mg-Ni-Nd电极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放电容量的衰减来自于内外两个方面的综合效应:合金表面碱液的氧化腐蚀和开裂粉化以及非晶合金的晶化导致其贮氢机制失效,反应动力学性能下降,从而引起放电容量的衰减。
黄林军王彦欣唐建国吴东昌王瑶刘继宪
关键词:微观结构非晶
Mg-Cu-Nd贮氢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及贮氢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Mg72.2Cu27.8)90Nd10的非晶贮氢合金带,用DSC差热分析仪测定了非晶合金带的热稳定性和非晶形成能力,采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不同结晶程度的贮氢合金带的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非晶(Mg72.2Cu27.8)90Nd10贮氢合金的晶化过程分为3个步骤:首先在170℃生成平均晶粒尺寸为5~10 nmMg2Cu相;当回火处理温度升高至210℃时,非晶(Mg72.2Cu27.8)90Nd10贮氢合金发生了第二步晶化反应,生成了α-Mg相;当回火处理温度升高到335℃以后,非晶贮氢合金已经完全晶化,生成了稳定的Mg2Cu,α-Mg和Cu5Nd相,晶化后的颗粒尺寸有50~80 nm。对不同组织结构的(Mg72.2Cu27.8)90Nd10合金的贮氢性能测试表明:完全非晶状态的(Mg72.2Cu27.8)90Nd10合金具有最快的吸氢速率和最高的贮氢量(3.2%(质量分数))。
黄林军王彦欣唐建国王瑶刘继宪王香苗
关键词:贮氢性能非晶
Mg-Ni-Nd非晶电极合金充放电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及对其放电容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Mg70.6Ni29.4)90Nd10的非晶贮氢合金带,用X射线衍射仪和高分辨电镜对该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演变进行了动态跟踪。结果表明:(Mg70.6Ni29.4)90Nd10贮氢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由非晶态慢慢晶化为纳米晶,初生相NdMg2Ni9在循环过程中逐渐转化为Mg2Ni,α-Mg和Nd2H5相。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由于微观结构的变化对其放电容量的影响过程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前两个循环的活化过程,在第3个循环达到放电容量最高值(580.5 mAh.g-1);接下来是放电容量显著降低的4~10个循环阶段;最后是放电容量保持稳定的11~20个循环。研究发现NdMg2Ni9相的存在和保持合金的非晶结构是提高镁基电极合金循环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黄林军王彦欣唐建国王瑶刘继宪
关键词:放电容量非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