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091)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5
相关作者:张红星吕路线李文强张博爱邢红霞更多>>
相关机构:新乡医学院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精神分裂症
  • 6篇分裂症
  • 4篇单胺
  • 3篇单胺类
  • 3篇单核
  • 3篇单核苷酸
  • 3篇多巴
  • 3篇多巴胺
  • 3篇多态
  • 3篇羟多巴胺
  • 3篇细胞
  • 3篇精神分裂症患...
  • 3篇基因
  • 3篇核苷
  • 3篇核苷酸
  • 3篇6-羟多巴胺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凋亡
  • 2篇多态性

机构

  • 4篇新乡医学院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4篇新乡医学院第...
  • 4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河南省精神病...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河南省精神病...

作者

  • 6篇张红星
  • 5篇吕路线
  • 4篇田小军
  • 4篇刘胜
  • 4篇李文强
  • 4篇邢红霞
  • 4篇张博爱
  • 3篇史莉瑾
  • 3篇张海三
  • 2篇朱元凯
  • 2篇王玉梅
  • 2篇杨鸽
  • 2篇司亚静
  • 2篇苏洲
  • 1篇岳伟华
  • 1篇杨勇锋
  • 1篇郭伟云
  • 1篇于洪岩
  • 1篇袁燕
  • 1篇赵晶媛

传媒

  • 3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中神经调节素1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的验证性研究
2011年
目的检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神经调节素1(neuregulin-1,NRGl)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其在治疗后的变化,分析该基因的表达和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联。方法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予以利培酮和奎硫平治疗4周。其中37例患者同时纳入其未患病的同胞作为对照,另招募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对照83人。应用半定量逆转录-PCR法测定对照组及病例组治疗前后外周血NRGImRNA的表达水平,阴性阳性症状量表评定症状严重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组治疗前NRGlmRNA水平低于同胞组和非同胞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3.004,P=0.000),同胞组与非同胞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治疗第2周开始,NRGlmRNA表达开始高于治疗前,且逐渐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433,P=0.000);服药前PANSS总分与NRG1mRNA表达水平负相关(r=-.232,P=0.038),4周后PANSS减分率与NRG1mRNA的变化呈正相关(r=0.270,P=0.016)。结论NRG1mRNA的表达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表达减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增强其表达。
张红星李文强张海三张燕赵靖平吕路线杨鸽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基因表达
中国汉族人群Ghrel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关联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Ghrelin(GHRL)基因单核甘酸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方法纳入6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06例健康对照,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GHRL基因4个SNP位点rs696217、rs26802、rs27647和rs26311基因型。结果GHRL基因4个单核甘酸多态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基因型频率P值分别为0.649,0.944,0.410,0.826;等位基因频率P值分别为0.773,0.992,0.301,0.723)。而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单体型(rs696217.rs26802-rs27647-rs26311))分析:GAAG、GAGC、GAGG、GCGC、GCGG、TAGC、TAGG单体型频率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值分别为0.011,0.001,1.76×10^-6,9.84×10^-10,1.38×10^-9,2.12×10^-5,2.57×10^-6)。结论GHRL基因可能不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但GA单体型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因素。
杨勇锋李文强岳伟华张红星宋学勤于洪岩张岱杨鸽赵晶媛吕路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GHRELIN单核苷酸多态性
6-羟多巴胺对嗜铬细胞瘤细胞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合成限速酶基因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6-羟多巴胺(6-OHDA)对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单胺类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递质及其合成限速酶基因色氨酸羟化酶(TpH)mRNA、多巴胺B羟化酶(DβH)mRNA和酪氨酸羟化酶(TH)mRNA的影响,及囊泡单胺类转运体(VMAT)功能抑制对上述物质的作用。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6-OHDA(25、50、100、200μmol/L),不同浓度的VMAT功能抑制剂利血平(50、100、400、1600nmol/L)与6-OHDA(100μmol/L)作用于PC12细胞,于不同时间点(0、12、24、36、48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细胞内5-HT、NE、多巴胺递质,并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TpHmRNA、DβHmRNA及TH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1)加入不同浓度的6-OHDA时,PC12细胞中细胞活性随6-OHDA浓度增加而下降,并随作用时间的延长浓度降低更加明显。而在100μmol/L6-OHDA组中,随着利血平浓度的增加,细胞活性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12细胞中5-HT浓度随6-OHDA浓度增加下降不明显,但在同一浓度组中随作用时间的延长浓度降低明显,尤其在36h时间点浓度最低。NE随6-OHDA浓度增加显著下降,并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降低更加明显。多巴胺浓度随6-OHDA浓度增加显著降低,但随作用时间的延长浓度变化不明显。100μmol/L6-OHDA组中,随着利血平浓度的增加,5-HT、NE及多巴胺浓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与对照组相比,加入不同浓度的6-OHDA时PC12细胞TpHmRNA、DβHmRNA及THmRNA表达随6-OHDA浓度增加显著下降,并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降低更加明显,而在100μmol/L 6-OHDA组中,随着利血平浓度的增加(50、100、400、1600nmol/L),TpHmRNA(0.006±0.001、0.003±0.000、0.003±0.000、0.002±0.000),DβHmRNA(0.005±0.002、0.003±0.001、0.002±
邢红霞刘胜朱元凯田小军史莉瑾王玉梅张博爱
关键词:羟多巴胺利血平多巴胺Β羟化酶
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冷执行功能状况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冷执行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经SCID会谈后纳入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21例和健康对照(对照组)25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进行连线测验A-B任务和河内塔测验,记录连线测验反应时间和错误个数、河内塔测验反应时间和操作步骤,用PANSS量表评定症状严重程度,SPSS软件分析比较记录指标的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患者组测验成绩与年龄、受教育年限、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和PANSS总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患者组在河内塔测验、连线测验A-B的反应时间均长(P=0.013;P=0.000;P=0.001);患者组在连线测验B中的错误个数比对照组多(P=0.015);患者组河内塔测验的操作步骤和连线测验A错误个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组连线测验A任务中的反应时间比治疗前减少(P=0.002);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组连线测验B的反应时间与阴性症状存在依存关系(β=7.198,P=0.012),两者呈正相关(r=0.535,P=0.018);连线测验B的错误个数与阳性症状存在依存关系(β=0.382,P=0.024),两者呈正相关(r=0.489,P=0.012),未发现其他变量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冷执行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尤其是影响认知的灵活性与注意转移能力,症状是冷认知功能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早期控制症状是保护冷认知功能的重要途径。
张红星司亚静董召晁阳阳张海三吕路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强迫症患者脑岛功能连接异常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静息态下强迫症患者脑岛的功能连接特点。方法:纳入符合DSM-IV强迫症诊断标准的患者32例及性别、年龄、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对照37例,采用Y-BOCS量表评定强迫思维、强迫行为严重程度,应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静息态数据扫描。以双侧脑岛为感兴趣区(ROI)进行全脑功能连接(FC)分析,比较强迫症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功能连接差异,并分析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强度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强迫症患者组的左侧脑岛与右侧缘上回、右侧顶下回、右侧顶上回的功能连接增强(FDR校正,P<0.01);右侧脑岛与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缘上回、右侧缘上回、右侧中央后回的功能连接增强(FDR校正,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右侧脑岛与右侧中央后回的功能连接强度与强迫行为得分呈负相关(r=-0.35,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脑岛的功能连接网络模式可能存在异常。
李先瑞张海三杨勇峰李坤张玉娟张猛童文静杜云红寇延娜吕路线张红星
关键词:强迫症功能磁共振成像
Neuregulin1基因433E1006及rs3924999位点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关联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Neuregulin1(NRG1)基因433E1006(G/A)和rs3924999(A/G)位点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方法在pubmed,metstr,EMBASE、万方、CNKI数据库检索并筛选与所研究位点相关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符合录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5.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纳入的与433E1006有关的研究包括5个病例对照研究,总计2501例患者和2283例健康对照;纳入的与rs3924999有关的研究包括9个病例对照研究,总计3256例患者和4143例健康对照。433E1006及rs3924999两个位点多态性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与对照组分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等位基因OR值分别为1.14、1.04;95%C1分别为:0.95—1.37、0.91—1.19;Z值分别为1.45和0.62;P值分别为0.15和0.54。结论不支持NRG1基因rs3924999及433E1006多态位点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
张红星董召寇延娜李倩晁阳阳司亚静张海三吕路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单核苷酸多态性META分析
联合6-羟多巴胺及囊泡单胺类转运功能抑制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6-羟多巴胺(6-OHDA)及囊泡单胺类转运体(VMAT)功能抑制对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内Ca2+离子的改变。方法阴性对照、6-OHDA(25、50、100、200μmol/L)、VMAT功能抑制剂利血平(50、100、400、1 600 nmol/L)与6-OHDA(100μmol/L)作用于PC12细胞,前两大组于不同时间点(0、12、24、36、48 h),后一大组于0、24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用JC-1染色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通过荧光探针强度检测PC12细胞内Ca2+离子浓度。结果加入不同浓度的6-OHDA时PC12细胞凋亡随6-OHDA浓度增加显著上升,具有时间依赖性(P<0.001)。PC12细胞△ψm降低比例随6-OHDA浓度增加而增加,并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增加更加明显(P<0.001);细胞内Ca2+离子浓度随6-OHDA浓度增加而升高,并随作用时间的延长浓度升高更加明显。加入利血平后,相应的细胞凋亡增多,细胞内△ψm降低比例明显增加,Ca2+离子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6-OHDA能诱导PC12细胞凋亡,并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诱导PC12细胞内△ψm的降低及钙离子超载,并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VMAT功能抑制进一步加重了6-OHDA的内源性毒性,引起△ψm的降低及钙离子超载加重,进一步加重细胞凋亡。
邢红霞刘胜袁燕周慧聪田小军苏洲张博爱
关键词:6-羟多巴胺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不同脑区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伴发急、慢性抑郁大鼠模型的行为学及其不同脑区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PD组、PD+慢性抑郁组、慢性抑郁组、PD+急性抑郁组、急性抑郁组。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所造的PD大鼠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慢性抑郁或急性抑郁大鼠模型。于不同的时间点,测定体重的变化,采用旷场实验、被动回避实验评价大鼠抑郁程度及学习能力,观察各组大鼠模型不同脑区(额叶、黑质、海马、蓝斑)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结果①PD组及慢性抑郁组与正常组相比在第7、14、21天体重增长率明显降低,PD+慢性抑郁组与其他各组相比,上述各个时间点体重增长更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旷场实验中,PD+慢性抑郁组各时间点水平运动总距离及垂直得分与其他各组相比均低,尤其在第1天及第7天。急性抑郁组及PD+急性抑郁组在第1天、第3天水平运动总距离及垂直得分亦有显著变化。③被动回避测试中,与正常组相比较,PD组和慢性抑郁组从第7天开始,T1值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T2值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相比于上述3组,PD+慢性抑郁组从第1天开始,T1、T2值变化更为显著。④在各脑区,PD组、慢性抑郁组、急性抑郁组之间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较正常组显著减少;而PD+急性抑郁组、PD+慢性抑郁组5-HT、NE及DA水平较上述组减少更加显著。结论 PD伴发抑郁的机制为内源性因素所致,而外源性因素起了促进及加重作用。
邢红霞刘胜赵建华苏洲田小军史莉瑾王玉梅张博爱
关键词:单胺类神经递质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中的2个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精神分裂症关联性。方法在河南省北部地区收集528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在同一地域招募健康体检者528名作为对照,采用基因分型芯片对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中的2个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多态性与疾病的关联性。进一步分析PANSS因子分与DISC1多态性的关联。结果关联分析显示rs3737597基因型(387:133:8,350:164:14;X2=6.73,P=0.035)和等位基因频率(907:149,864:192;x2=6.16,P=0.013)分布病例和对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检验校正后等位基因频率(P=0.026)仍存在差异。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组成的单体型A—A和T—A分布在病例和对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6,P=0.032)。rs821616不同基因型患者PANSS阳性分(t=-2.205,P=0.028)、妄想得分(t=-2.394,P=0.017)和情感交流障碍得分(t=-2.021,P=0.0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ISC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DISC1基凶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郭伟云李文强张红星郝伟吕路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地卓西平马来酸盐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前额叶皮质与外周神经调节蛋白-1基因表达的关系
2012年
目的了解sD大鼠神经调节蛋白-1(Nrg1)基因mRNA在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作用下的表达变化及氯氮平干预的影响,初步探讨Nrgl基因mRNA在大鼠前额叶皮质和外周表达变化关系。方法采用MK-801对66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建立大鼠精神分裂症模型,分为模型组(30只)、对照组(30只)和干预组(6只)。采用SMART小动物行为视频分析系统测定3组大鼠的自发活动,并对大鼠刻板行为和共济失调等行为进行评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同时检测不同时间点3组大鼠中枢前额叶皮质与外周血淋巴细胞Nrg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3组大鼠自发活动结果、共济失调评分、刻板行为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905,P=0.000;F=76.196,P=0.000;F=72.654,P=0.000)。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外周总Nrg1 mRNA(t=2.779,P=0.019)和前额叶皮质人神经调节蛋白(Hrg)mRNA(t=2.293,P=0.045)在药物作用90min时表达增高,外周胶质生长因子(Ggf)mRNA在120min时表达增高(t=2.728,P=0.035);在90min时,干预组外周GsfmRNA(F=4.484,P=0.030)表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前额叶皮质HrgmRNA(F=4.238,P=0.035)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前额叶皮质感觉-运动神经元衍生因子mRNA(F=4.739,P=0.025)的表达高于干预组。大鼠自身前额叶皮质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总NrglmRNA表达呈正相关(r=0.252,P=0.041)。结论MK-801可以影响部分Nrg1亚型mRNA表达,氯氮平能够部分减弱这种影响;大鼠总Nrg1mRNA外周与前额叶皮质的表达具有一致性,外周血总Nrg1mRNA表达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前额叶皮质的变化。
李红张红星李文强李巍吕路线
关键词:神经调节蛋白1地卓西平马来酸盐精神分裂症氯氮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