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长江学者项目(801813)

作品数:26 被引量:279H指数:12
相关作者:董治宝董瑞杰赵景波曹晓仪邵天杰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长江学者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8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旅游
  • 6篇地貌
  • 5篇巴丹吉林
  • 4篇雅丹地貌
  • 4篇沙丘
  • 4篇旅游资源
  • 4篇巴丹吉林沙漠
  • 3篇影响因素
  • 3篇中国沙漠
  • 3篇沙漠旅游
  • 3篇生态旅游
  • 3篇盆地
  • 3篇偏离-份额分...
  • 3篇粒度特征
  • 3篇竞争力
  • 3篇份额
  • 3篇份额分析
  • 3篇份额分析法
  • 3篇CO_2浓度
  • 3篇柴达木盆地

机构

  • 26篇陕西师范大学
  • 2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作者

  • 25篇董治宝
  • 9篇董瑞杰
  • 7篇赵景波
  • 5篇邵天杰
  • 5篇曹晓仪
  • 4篇李恩菊
  • 4篇李静
  • 3篇李继彦
  • 3篇崔徐甲
  • 2篇吴晋峰
  • 2篇鲍锋
  • 2篇侯雨乐
  • 2篇郁科科
  • 2篇张玉
  • 2篇杨宁宁
  • 2篇吕晓虎
  • 1篇郭峰
  • 1篇马延东
  • 1篇张艳芳
  • 1篇张冲

传媒

  • 9篇中国沙漠
  • 4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河南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兰州市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6
2012年
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最邻近指数得出兰州城区文化产业的聚集指数,通过地理集中的指数和核密度图来显示兰州城区范围内文化产业现有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现阶段兰州市文化产业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绝大多数企业集聚在城关区西部;各文化行业的集聚中心不同;兰州市文化产业今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
王莉萍董治宝
关键词:文化产业
民勤县固定与半固定沙丘粒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沉积物粒度特征可以反映沉积物形成的沉积环境、沉积过程和搬运营力、搬运过程等信息。以民勤县西北部半固定与固定沙丘为研究对象,运用粒度分析方法,对其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半固定、固定沙丘的粒度组成均以细沙为主,极细沙次之,二者粒级级配相似,含量却有不同。半固定沙丘平均粒径为2.69Φ,中等分选近对称中等峰度分布;固定沙丘平均粒径为2.66Φ,中等分选近对称尖窄峰度分布。半固定、固定沙丘平均粒径与偏度存在二次多项式关系(R2=0.404 1);峰度与平均粒径、标准离差、偏度呈不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0.550,0.496,0.356);标准离差与平均粒径、偏度之间无相关性。
杨宁宁董治宝李恩菊李继彦
关键词:固定沙丘粒度特征
中国沙漠生态旅游资源赋存及开发策略被引量:8
2013年
中国北方辽阔的沙漠为开发沙漠生态旅游提供了广阔的资源基础。同时,沙漠旅游区的建立能够形成良好的沙漠生态安全保障。探讨了中国沙漠生态旅游资源的赋存条件,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两方面对中国沙漠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根据主要类型沙漠旅游景区(点)统计,分析了沙漠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中国沙漠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化策略,并对旅游线路进行了设计。今后应该进行沙漠生态旅游功能的深度研究,注重沙漠生态旅游产品的品质开发与管理,使中国沙漠生态旅游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董瑞杰董治宝曹晓仪李静
关键词:资源赋存
中国沙漠生态旅游资源及其竞争力分析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在深入探讨中国沙漠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基础上,对中国沙漠生态旅游竞争力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分析了中国沙漠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对中国沙漠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研究,统计出8个主类、23个亚类、45个基本类型,资源组合特色多是自然风光与生态和环境的充分结合,景观上十分突出生态特色。为使评价具有客观的针对性,构建了沙漠生态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选取沙漠分布较多的6省区为样本,得出竞争力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陕西、青海,结果符合沙漠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
董瑞杰董治宝曹晓仪李静
关键词:生态旅游竞争力
巴丹吉林沙漠典型高大沙山迎风坡粒度特征被引量:32
2011年
风沙地貌形态与地表风动力的互馈机制研究是近年来风沙地貌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为研究对象,选取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苏木巴润吉林以西高度约400 m的高大沙山,对其迎风坡沉积物粒度特征进行系统采样分析,研究了高大沙山迎风坡沙物质粒度由坡脚至丘顶以及表层和下层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沙山迎风坡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组分较下层粗。表层沉积物的中、细沙含量相差不大,分别为48.25%和47.91%,而下层沉积物的细沙含量(58.05%)明显高于中沙(40.14%)。两层沉积物的粗沙、极细沙和粗粉沙含量均很少,且不含极粗沙和粘粒。上下层的粒度组分差异主要是由于表层风蚀和细粒向下分选所致。随着沙山高度和坡度逐渐增加,沙面发生风蚀,沙山迎风坡沉积物粒径总体上由坡脚至丘顶变细,分选变好,偏度趋于负偏,峰态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由于局部地形和气流的影响,在高大沙山迎风坡中部偏上,出现粒径变粗,分选变差的异常现象。这一结论表明巴丹吉林沙漠的复合型高大沙山相比简单沙丘经历更为复杂的风沙动力过程,其风沙沉积物的粒度分析更为复杂。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探讨其风沙动力学机制。
李恩菊董治宝赵景波
关键词:风沙地貌高大沙山粒度组成粒度参数巴丹吉林沙漠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景观美学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以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雅丹地貌景观作为审美对象,提出了雅丹地貌景观的斑-廊-基复合式景观结构体系,认为雅丹景观单元要素形式包括密群、疏群、独体和残丘4种。在分析敦煌雅丹地貌景观空间组合结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敦煌雅丹地貌的美学价值特征,得出雅丹地貌景观美感度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雅丹密群、雅丹疏群和雅丹独体对于雅丹地貌景观美学价值有较大贡献。雅丹地貌区的雅丹体易受破坏,具有稀缺性和独一无二的垄断性地位,应加强对雅丹地貌的保护,并充分挖掘其旅游价值潜力。
董瑞杰董治宝
关键词:雅丹地貌空间结构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被引量:20
2014年
沙漠旅游环境容量有特殊性,对巴丹吉林沙漠旅游环境容量的4类结构体系测算表明:旅游空间容量和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是沙漠旅游开发的瓶颈,生态环境容量是沙漠旅游最敏感的因素,社会经济因子不是该沙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因子,旅游心理容量的影响不大。结合旅游环境容量评估结果及限制因子分析,设置不同的生态容量方案。对游客人数的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景区还处于旅游发展阶段,但旅游旺季的旅游环境容量几乎接近饱和。最后提出对景区开发保护的策略。
董瑞杰董治宝
关键词: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
1999—2010年重庆市人口与经济重心迁移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区域重心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反映了区域差异的动态演化。本文选取重庆市各区县人口、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数据,利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和模型,计算出1999—2010年重庆市人口、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重心,在此基础上分析人口重心、经济重心的分布及空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重庆市人口、经济分布存在不均衡性,表现为西南—东北差异;2)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迁移最为活跃,GDP、人口重心相对稳定;3)均衡性表现为偏移距离按以下顺序逐步降低:人口重心、第一产业产值重心、GDP重心、第三产业产值重心、第二产业产值重心,且各要素分布逐渐均衡化;4)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曹晓仪林天应张艳芳董治宝
关键词:人口重心经济重心
西安市南郊草地土壤CO2释放规律探讨
2011年
为探讨土壤不同深度CO2浓度和对大气CO2的影响以及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利用红外CO2监测仪,在2010年6月对西安市南部韦曲镇草地1~10 m深度的土壤进行了1、2、4、6、8、10 m各2组共12个钻孔的CO2浓度昼夜观测。结果显示,该区所有土壤CO2浓度均高于地表上空大气中CO2浓度,不同深度释放的CO2浓度差异较大,CO2释放量随深度增加呈现明显增大的趋势;土壤CO2浓度夜间低,白天高,昼夜变化明显,从早7:15到次日早7:15各深度均呈现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规律;含水量较高的同一深度土层CO2浓度明显高于含水量较低的土层。土壤CO2浓度变化趋势与温度的相关度较高。
张冲赵景波谷岳马小军张杰刘娇
关键词:CO2浓度CO2排放影响因素深层土壤
阿拉善流动沙漠区沙层CO_2浓度与昼夜变化规律研究
2011年
利用红外CO2监测仪,对全球最高大的巴丹吉林诺尔图湖东大沙山、沙坡头流动沙丘和民勤流动沙丘进行了19个钻孔的CO2浓度昼夜观测。结果表明,阿拉善流动沙漠区空气中CO2浓度较1 m、2 m、3 m、4 m、5 m沙层中CO2浓度均低,表明在植物极稀少的流动沙漠区温暖季节会向空气中释放CO2,是大气CO2的来源区。沙层不仅白天向空气释放CO2,夜间也在释放CO2。在极端干旱的阿拉善流动沙漠区沙层2 m深处CO2浓度一般较1 m、3 m、4 m、5 m的大,但也有个别例外。流动沙漠区沙层CO2浓度的昼夜变化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各个深度沙层CO2浓度从早8时至次日7时均呈现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规律。沙层CO2浓度与昼夜温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极端干旱的阿拉善流动沙漠区水分含量较高的沙层CO2浓度明显高,表明沙层含水量高低是决定沙层CO2浓度水平的主要因素。
赵景波邵天杰周旗马延东邢闪郁科科董治宝
关键词:CO2浓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