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173)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4
相关作者:冯骞肖玉冰李军王萧卢莹莹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污泥
  • 2篇水力
  • 2篇水力特性
  • 2篇曝气
  • 2篇曝气强度
  • 2篇污染
  • 2篇流体力学
  • 2篇活性污泥
  • 2篇计算流体力学
  • 2篇反应器
  • 1篇蛋白
  • 1篇导流板
  • 1篇等温线
  • 1篇动力学
  • 1篇性能研究
  • 1篇亚甲基
  • 1篇亚甲基蓝
  • 1篇厌氧
  • 1篇厌氧折流板
  • 1篇厌氧折流板反...

机构

  • 9篇河海大学
  • 1篇江苏省环境科...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9篇冯骞
  • 4篇肖玉冰
  • 3篇李军
  • 3篇王萧
  • 2篇张淑君
  • 2篇卢莹莹
  • 2篇闫玉涛
  • 1篇许明
  • 1篇李磊
  • 1篇刘伟京
  • 1篇蒋永伟
  • 1篇陈鸣钊
  • 1篇操家顺
  • 1篇林俊雄
  • 1篇涂勇
  • 1篇何建京
  • 1篇于阳阳
  • 1篇方芳
  • 1篇孙良玉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净水技术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Chines...
  • 1篇环境科技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曝气强度下SBR污染物去除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6组柱状序批式反应器(SBR),考察了不同曝气强度(Q=40,80,100,120,140,160 L/h)对活性污泥降解污染物(COD和氨氮)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SOUR活性指标和溶解氧渗透深度,阐述曝气强度对活性污泥污染物去除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各活性污泥系统去除COD和氨氮的能力逐渐提升并到达稳定。稳定期,随着曝气强度的增加,COD及氨氮去除效率先升高后降低,在曝气强度为100 L/h时,COD及氨氮的平均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5.6%和95.86%。稳定期污泥活性同样随曝气强度变化而先增高后降低,Q为100 L/h时污泥活性最强,SOUR值为46.0 mg/(g·h),而Q为160 L/h时活性最低,SOUR仅25.1 mg/(g·h);缺氧区域占比先增加后减少,R3时最高,体积分数为68.45%;在此实验条件下,当曝气强度为100 L/h时,为污泥系统提供了最佳的反应条件。
于阳阳于少亭张淑君冯骞王萧闫玉涛钟天意
关键词:曝气强度污泥活性污染物去除
ABR反应器的结构参数对流动及混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改善ABR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和RTD(停留时间分布)曲线测试技术,分析不同结构参数下ABR反应器的流动和混合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确定ABR的最佳隔室数量.结果表明:在反应器有效容积不变的情况下,随着ABR反应器内隔室数量由3个增至6个,ABR反应器内死区容积所占比例由15.51%降至1.87%,Pez(Peclet准数)由8.47升至16.67,N(串联数)由4.80升至8.88;隔室数量由3个增至4个、4个增至5个、5个增至6个时,死区容积所占比例的降幅分别为44.00%、74.50%、15.40%,Pez的增幅分别为36.88%、42.17%、32.57%,而N的增幅则分别为36.07%、1.95%、1.67%.与5个隔室的ABR反应器相比,6个隔室的ABR反应器在死区容积所占比例、Pez和N等指标上尽管有所改善,但改善幅度已显著降低.通过理论分析与混合参数模拟结果相结合,共同确定ABR反应器的最佳隔室数量为4个或5个.
许明冯骞刘伟京涂勇蒋永伟肖玉冰李军
关键词:ABR反应器计算流体力学水力特性
改性头发角蛋白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该文利用NaOH改性后的头发进行亚甲基蓝(MB)吸附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对头发和改性头发的性能进行表征,并探讨了初始pH、吸附剂投加量、初始染料浓度和反应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改性头发可以氧化表层胱氨酸中的二硫键,使其表面荷负电,提高MB的去除率。当吸附剂投加量为0.5 g/L、初始pH为10.0、温度为298 K时,反应在120 min内达到平衡,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通过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得到改性头发的最大吸附量为515.46 mg/g。该吸附剂制备方法简单,再生能力强,对于MB染料废水去除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孙良玉方芳林俊雄冯骞操家顺
关键词:亚甲基蓝吸附等温线动力学
组合式生物膜装置对受污染河水净化的中试试验
2014年
以某市受污染城市内河河水为原水,对研发的规模60 m3/d组合式生物膜装置进行了中试研究。组合式生物膜装置由进水过滤单元、生物处理单元、回流单元和出水单元组成,采用势能复氧、通过区域分隔和回流,在减少装置运行能耗的基础上强化污染物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中试的试验进水水质下,当多级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M-HRT)分别为17.5、26.25和35 min时,随着M-HRT的增加,组合式生物膜装置对COD、NH+4-N的去除率也逐渐增加,对TN的去除率先增大后降低。与M-HRT为17.5 min相比,当M-HRT为26.25 min时其值分别增加了5.3%、9.7%和3.0%,而M-HRT为35 min时分别增加了6.7%、14.3%和1.7%。出现该现象一方面在于M-HRT增加,增大了多级好氧池循环流动的次数,促进了势能跌水复氧的效果,提高了好氧池的DO浓度,另一方面在于M-HRT增加,还增强水流的剪切作用,促进生物膜的生长,增加系统的生物量。
王萧蔡娟冯骞肖玉冰李军卢莹莹
关键词:受污染河水复氧生物膜
不同曝气强度下活性污泥中松散束缚型胞外聚合物组分含量及其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为了探求曝气强度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制,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装置研究了活性污泥好氧阶段曝气强度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松散束缚型胞外聚合物(LB-EPS)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曝气强度增加,活性污泥中LB-EPS含量逐渐升高。(2)活性污泥LB-EPS中,蛋白质为其最主要成分,其次为多糖,腐殖酸所占比例最小,多糖含量及比例均随曝气强度的上升而增大,蛋白质和腐殖酸含量受曝气强度影响不大。(3)曝气强度为40、80、120L/h,污泥体积指数(SVI)分别为(65.00±0.98)、(83.00±1.45)、(103.00±2.00)mL/g。曝气强度增加引起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恶化的原因主要在于曝气强度的增加会使LB-EPS中的多糖含量上升。
李军商卫纯蔡娟冯骞肖玉冰王萧卢莹莹
关键词:曝气强度
导流板对氧化沟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2014年
利用Fluent软件对氧化沟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采用滑移壁面模型定义转盘转动,Realizable k-ε模型模拟流场湍流变化,并与实测数据拟合验证,再运用验证后的模型对加装导流板前后的深沟型氧化沟进行模拟,得出导流板安装参数变化对氧化沟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装导流板后氧化沟的流场改善明显,沟内中下部液流流速得到改善,减小了污泥淤积的可能。并得出合理的导流板安装参数:导流板板长为水深的1/5;距转盘中心距离为转盘直径的2倍,浸深为曝气转盘浸深的1/6。
李磊何建京冯骞
关键词:氧化沟数值模拟导流板流场
紊动对活性污泥特性及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紊动是水处理生物反应器中物质和能量传递的重要动力因子,它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的特性,制约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行为,也是水处理生物反应器运行效果和效能的关键因素。文章介绍了不同紊动条件下活性污泥粒径、沉降性能、活性等理化特性的演变,颗粒化进程的发展,胞外聚合物和溶解性有机产物等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形成和转化规律,探讨了紊动对活性污泥特性及微生物代谢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活性污泥系统的优化设计及运行提供参考。
闫玉涛周凌冯骞李军
关键词:活性污泥紊动
上下流室宽度比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水力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借助计算流体力学技术(CFD)获取四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上下流室宽度比分别为2:1、3:1、4:1及5:1)的停留时间分布(RTD),并计算串联数(N)、扩散数(D/μL)及水力死区容积占比(V_d/V)等参数,以分析反应器流动、混合等水力特性;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上下流室宽度比值,优化ABR反应器的设计。结果表明:当容积和理论水力停留时间(HRT)相同时,提高上下流室宽度比,N随之降低,最低值为4.80,而D/μL呈上升趋势,最大值为0.118;V_d/V随上下流室宽度比的增大,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比值为4:1时V_d/V最小,仅为3.13%。选取水力效率(λ)作为反应器的水力评价指标,在2:1~4:1的流室宽度比范围内,λ相差不大,属于理想范围。综合考虑反应器流动混合特性、死区占比及水力效率,确定反应器的最佳上下流室宽度比为4:1。
于少亭张淑君冯骞
关键词: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水力特性
势能增氧生态净化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为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好氧段的复氧效果,将水力学中虹吸理论、渗流理论与水电站尾水管理论及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相结合,在传统的厌氧/好氧工艺基础上,研发了厌氧/势能增氧生态净化工艺。工业废水(油脂废水和焦化废水)处理实例表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净化效果。
陈鸣钊冯骞肖玉冰
关键词:污水生物处理水利科学工业废水
Removal of Pb(Ⅱ)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litchi pericarp and its leachate
2016年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Pb(Ⅱ) on litchi pericarps was investigated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pH,and adsorbent dose using batch experiments.The experimental data obtained were evaluated using adsorption equilibrium isotherms and a kinetic model.Additionally,the removal of Pb(Ⅱ) in leachate of litchi pericarps was also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litchi pericarps exhibit a high adsorption capacity to Pb(Ⅱ),with the maximum removal efficiency occurring at a temperature of 25 ℃,a pH of 6.0-7.0 and an adsorbent dosage of 10 g/L.Langmuir and Freundlich isotherms and 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can all fit the equilibrium adsorption satisfactorily,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R^2) of 0.9935,0.9918 and 1.0,respectively.An average removal efficiency of 66.65% is found for Pb(Ⅱ) in leachate of litchi pericarps.
潘轶敏姜瑞雪杨继利郑昊尹儿琴
关键词:ADSORPTIONKINETICSLEACHATE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