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6BAD03A1304)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6BAD03A1304)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海燕张洪江杨平王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土保持林
  • 2篇四面山
  • 2篇土壤
  • 2篇重庆四面山
  • 1篇养分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含量
  • 1篇有机碳密度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 1篇水土保持林地
  • 1篇碳含量
  • 1篇碳密度
  • 1篇土壤养分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土壤有机碳含...
  • 1篇土壤有机碳密...
  • 1篇林地

机构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2篇杨平
  • 2篇张洪江
  • 2篇王海燕
  • 1篇王伟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水土保持林地土壤有机碳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研究了重庆四面山低山丘陵区不同水土保持林地0~20、20~40和40~6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及不同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结果表明:0~20、20~40和40~6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3.09、7.51和3.21 g/kg;0~20 cm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4.97~14.31 kg/m2,而0~60 cm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7.84~17.94 kg/m2,均值为12.78 kg/m2;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少,但其减少程度随水土保持林树种组成不同而异;不同水土保持林地60 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农耕地,其中,天然阔叶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大,为17.94 kg/m2,农耕地的最小,仅为7.84kg/m2。人工水土保持林中,阔叶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大。从增加土壤碳的角度,建议营造阔叶混交林。
王海燕张洪江杨平王伟
关键词:重庆四面山水土保持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有机碳密度
水土保持林及其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认识不同水土保持林及其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的保护效应,以重庆四面山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水土保持林不同时期的土壤养分含量。该文对土壤养分含量先后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提起的两个养分综合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空旷地、人工林及天然林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天然林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其次是人工林。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和速效K含量分别为:82.61 g/kg、2.81 g/kg、8.86 mg/kg、120.91 mg/kg和59.80 g/kg、2.14 g/kg、8.43 mg/kg、98.81 mg/kg。与空旷地土壤养分含量相比,分别同比增加了231.08%,212.06%,11.77%,84.39%和139.67%,138.12%,6.32%,50.69%。10 a生与5 a生人工林土壤第一主成分养分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前者第一主成分养分含量比后者增加了127.59%。它们的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及速效K平均含量与空旷地相比,分别同比增加了202.47%,265.01%,10.06%,76.22%和125.12%,75.39%,3.46%,42.14%。10 a生人工林对土壤养分的保护结果达到了天然次生林的水平。在本研究中,不同配置模式的水土保持林,对土壤养分影响差异不显著。
杨平王海燕张洪江
关键词:重庆四面山水土保持林土壤养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