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529904)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黄文林李萍张毅张雷毛宁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解放军第306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靶向EBV阳性鼻咽癌小环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 2015年
- 目的构建表达人IFNγ的靶向小环质粒及其对照质粒,并观察其在EBV阳性鼻咽癌细胞中的靶向表达。方法采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构建中间靶向质粒p SP72-ori P-IFNγ-poly A(p SP72-ori P-IFNγ)和对照质粒p SP72-CMV-IFNγ-poly A(p SP72-CMV-IFNγ)。对其分别做双酶切,定向克隆于母环质粒p2ФC31中,构建成p2ФC31-ori P–IFNγ和p2ФC31-CMV-IFNγ质粒。转化TOP10细菌后,通过介导分子内重组,降解原核骨架,获取只含目的基因表达盒的靶向小环质粒mc-ori P-IFNγ和对照质粒mc-CMV-IFNγ。将小环质粒分别转染EBV阴性细胞和EBV阳性细胞,采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小环质粒介导目的基因的靶向表达。结果构建了靶向性母环质粒p2ФC31-ori P–IFNγ及其对照质粒p2ФC31-CMVIFNγ,并诱导纯化出相应的靶向性小环质粒mc-ori P-IFNγ及其对照质粒mc-CMV-IFNγ,通过转染真核细胞,检测出靶向性小环质粒能够介导IFNγ在EBV阳性鼻咽癌细胞中特异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靶向性小环质粒mc-ori P-IFNγ,并证明其能够特异性地介导目的基因在EBV阳性鼻咽癌细胞中表达,而在EBV阴性鼻咽癌细胞及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 左瑜芳徐祖敏廖思海陈满瑜陈国强黄文林
- 关键词:干扰素Γ鼻咽癌EB病毒
- 聚乙烯亚胺包裹小环DNA形成的纳米颗粒传输外源基因的性质表征
- 2010年
- 聚乙烯亚胺(PEI)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非病毒载体,能高效转染肿瘤细胞。小环DNA是一种去除质粒细菌骨架,只含有目的基因表达框的环状DNA分子。与普通质粒相比,小环DNA具有表达效率高、持续时间长的优势。使用PEI包裹携带报告基因gfp和抑癌基因pten小环DNA载体,并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分析了该传输系统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效应。凝胶阻滞实验、电镜实验及MTT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PEI包裹小环DNA和质粒DNA体系性质无显著的差别,并且2种复合物对细胞毒性亦无明显差别;但是动态光散射实验结果显示由于PEI可以包裹更多数量的小环DNA,所以PEI包裹小环DNA形成的复合物粒径要略大于包裹质粒DNA形成的复合物粒径。荧光显微镜实验、real-time PCR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PEI包裹小环DNA形成的复合物对细胞的转染效率要远远高于PEI包裹质粒DNA所形成的复合物,并且小环所携带的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要远远高于质粒DNA所携带的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实验结果表明,PEI包裹小环DNA形成的纳米颗粒在细胞转染过程中具有很高的表达效率,这一研究结果为PEI包裹小环DNA的非病毒载体系统在传输外源基因过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 张超刘鹤高诗娟黄文林王宗烨
- 关键词:聚乙烯亚胺GFP基因PTEN基因
-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新方法被引量:4
- 2013年
-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方便、快捷、有效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的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取小鼠股骨、胫骨,分别用全骨髓贴壁法、骨片消化法、骨髓加骨片法分离小鼠MSC,比较MSC集落出现时间、大小及数量;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并进行MSC成骨、成脂分化鉴定。结果表明,骨髓加骨片法出现的集落时间最早,集落数量最多,第4天集落数为20±4个;骨片消化法为11.5±2.5个;全骨髓贴壁法最少,为9.5±1.5个;到第3代时,骨髓加骨片法获得细胞数量最多,是全骨髓贴壁法和骨片消化法的2倍;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获得的细胞高表达干细胞标志之一Sca-1,高表达CD44、CD29,不表达白细胞表面抗原CD45和内皮细胞标志CD31等;所分离的MSC在成骨诱导体系和成脂诱导体系中能分别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具有典型的MSC特性。结论:骨髓加骨片法是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小鼠骨髓MSC分离方法。
- 杨燕美李红张雷党瑞杰李萍王晓燕朱恒郭希民张毅刘元林毛宁江小霞温宁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