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102002)

作品数:17 被引量:74H指数:5
相关作者:杜予州强承魁王莉萍郑福山凤舞剑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二化螟
  • 3篇地理种群
  • 3篇种群
  • 2篇叶甲
  • 2篇叶甲科
  • 2篇遗传分化
  • 2篇萤叶甲
  • 2篇滞育
  • 2篇潜蝇
  • 2篇美洲斑潜蝇
  • 2篇Β-TUBU...
  • 2篇斑潜蝇
  • 2篇POPULA...
  • 2篇CO_2浓度
  • 2篇HOST
  • 2篇不同地理
  • 2篇不同地理种群
  • 1篇稻区
  • 1篇电镜
  • 1篇亚科

机构

  • 7篇扬州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徐州生物工程...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6篇杜予州
  • 4篇强承魁
  • 3篇赵虎
  • 3篇王莉萍
  • 3篇凤舞剑
  • 3篇郑福山
  • 2篇陆自强
  • 2篇康乐
  • 2篇秦越华
  • 2篇戈峰
  • 2篇苏新林
  • 1篇张青文
  • 1篇叶乐夫
  • 1篇陆亚娟
  • 1篇王志杰
  • 1篇付雪
  • 1篇何娅婷
  • 1篇冯从经
  • 1篇吕文静
  • 1篇陈兵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昆虫知识
  • 2篇昆虫学报
  • 2篇Agricu...
  • 2篇Insect...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烟草在PVY^N病毒与烟蚜作用下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被引量:1
2010年
以CO2浓度为主处理因子,研究了加倍CO2浓度和对照大气CO2浓度条件下,烟蚜、马铃薯Y病毒N株(PVYN)以及二者共同作用下烟草各指标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当前CO2浓度条件下,PVYN、烟蚜及两者联合作用对烟草生物量影响不显著;而在未来高CO2浓度条件下,PVYN、烟蚜及两者联合作用对烟草生物量影响很大。CO2浓度升高后,PVYN和蚜虫二者联合作用显著降低烟草产量,危害加重,高CO2的"肥料"作用被极大地削弱。在有烟蚜、PVYN以及两者共同作用时烟草的化学物质及主要的次生代谢物烟碱的含量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也发生一定的变化,表现在:高CO2浓度条件下,蚜虫、蚜虫与PVYN共同作用显著增加了烟草的含氮量;显著减少了烟叶含糖量;PVYN及其与蚜虫共同作用显著升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当高CO2浓度下,各处理的烟草烟碱含量均显著下降,而且PVYN感染的烟叶烟碱含量无论在哪一种CO2浓度条件下,都比无毒无虫的对照烟叶烟碱含量升高。结果显示,烟蚜和马铃薯Y病毒N株(PVYN)对烟草的产量、营养物质及防御物质都有影响;CO2浓度升高对烟草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增加了烟草的产量,但蚜虫的危害和PVYN感染使烟草产量下降,在高CO2浓度条件下,烟蚜和PVYN共同作用相对于目前CO2浓度对烟草产量的危害加重。
付雪叶乐夫戈峰
关键词:烟草烟蚜
一种酚氧化酶原组织定位的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方法被引量:1
2010年
以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5龄幼虫的中肠和体壁组织为材料,采用Epon812常规包埋方法,以作者实验室制备的酚氧化酶原多克隆抗体为一抗、胶体金标记的羊抗鼠IgG为二抗,采用醋酸双氧铀-柠檬酸铅双染色体系,建立一种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强且超微结构保存较好的亚洲玉米螟幼虫体内中酚氧化酶原免疫电镜定位方法。
冯从经吕文静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酚氧化酶原胶体金免疫电镜
温度胁迫对二化螟滞育幼虫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为从生理生化水平上探讨二化螟滞育幼虫应对温度胁迫的生理机制,分别对系列温度胁迫(STS)和梯度温度胁迫(GTS)处理后的幼虫水、脂质、总糖、小分子碳水化合物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两种处理二化螟滞育幼虫虫体含水量趋于减少,且0℃以下时GTS处理下降幅度较STS处理显著;两种处理脂质含量均逐步下降且二者间无显著差异;两种处理总糖含量分别先减后增和持续下降,均检测出4种小分子碳水化合物,其中STS处理葡萄糖、甘油和果糖含量先增后减,海藻糖含量变化与此相反,而GTS处理海藻糖含量先减后增,葡萄糖和甘油含量呈相反变化,果糖含量无变化;14~-14℃范围内STS处理SOD和POD活性较GTS处理低,CAT活性相反.二化螟滞育幼虫生理指标的变化反映了其应对不同温度胁迫的生理响应.
强承魁杜予州于玲雅秦越华凤舞剑
关键词:二化螟滞育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demography of Galerucella birmanica (Coleoptera: Chrysomelidae)被引量:1
2008年
Studies on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ater chestnut beetle, Galerucella birmanica Jacoby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laboratory at seven different temperatures: 16 ℃, 19 ℃, 22 ℃, 25 ℃, 28 ℃, 31 ℃ and 34 ℃. The developmental time de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The developmental time at 16 ℃, 19℃, 22 ℃, 25 ℃, 28 ℃, 31 ℃ and 34 ℃ was 96.60, 80.68, 58.96, 43.48, 35.03, 30.08 and 28.02 days for the period from egg hatching to adult emergence, respectively. The developmental threshold estimated for a generation by linear regression was 10.36℃. The fecundity per female at 22 ℃, 25 ℃, 28 ℃, 31 ℃ and 34 ℃ was 102.3, 134.5, 141.2, 130.1 and 116.2 eggs, respectively. Oviposition period ranged from 15.6 days at 22 ℃ to 8.6 days at 34 ℃. Hatchability of eggs was highest at 31 ℃ with 76.9% and lowest at 34 ℃ with 57.1%. The highest generation survival rate was 65.3% at 31 ℃, and the intrinsic rate of natural increase (rm) for G. birmanica was the highest at 34 ℃.
Fu-Shan ZhengYu-Zhou DuZhi-Jie WangJia-Jun Xu
关键词:DEMOGRAPHYFECUNDITYLONGEVITYSURVIVORSHIP
菱角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及近缘种rDNA-ITS1基因序列初步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通过对我国菱角萤叶甲Galerucella birmanica Jacoby6个地理种群和褐背小萤叶甲Galerucella grisescens Joannis扬州种群的核糖体DNA第1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1)的测序,并调用GenBank中该属其它4种昆虫的同源序列,运用软件DNAStar的MegAlign程序对小萤叶甲属种间、同种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ITS1序列的遗传分歧及相似性进行了分析,运用Mega3.0软件建立系统发育关系。序列分析结果表明,rDNA-ITS1基因在小萤叶甲属昆虫中进化速度较快,种下具有一定的差异,种间差异明显。该基因适合小萤叶甲属种间和种下的分类鉴定研究。进化树显示,菱角萤叶甲泰安种群和扬州种群形成一个分支,益阳种群和新余种群形成一个分支,苏州种群和上海青浦种群形成一个分支,这一现象说明6个地理种群的菱角萤叶甲分化与寄主和地理距离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郑福山杜予州丁建清
关键词:叶甲科系统发育关系地理种群
昆虫的转座子及其功能被引量:3
2009年
转座子是一类散布在基因组中序列重复的DNA片段,它们可以通过特定转座酶在基因组中移动。目前测序的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果都显示转座子占基因组中相当大的一部分。目前对于转座子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生新功能、修饰染色质、保护生殖细胞,以及参与基因组的协同进化上。随着对其功能研究的深入,利用转座子转座能力开发的转基因系统可以改造物种的遗传性状。此外转座子还可以作为一个标尺用以分析物种进化关系。
张博陈兵张青文康乐
关键词:昆虫转座子转基因技术
2001-2006年邗江稻区二化螟发生规律及其危害情况被引量:1
2010年
根据2001-2006年扬州市邗江稻区二化螟调查测报资料,统计分析了该种群的发生规律及其危害情况。结果显示,6 a间整个稻区二化螟一、二代蛾盛发期多出现于5月中旬和7月下旬,蛾和卵高峰期具多峰现象;2001-2003年越冬残留和一代幼虫量及螟害率变化一致,其余3 a间一代和冬后残留幼虫量变化相反,仅与一代螟害率一致,其中2003年螟害发生最重。研究还表明,除去外源因素影响,二化螟冬后残留和一代幼虫量高低可评估当年螟害率及预测翌年该虫发生程度。
强承魁赵虎凤舞剑苏新林
关键词:二化螟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小萤叶甲属部分种类分子系统学研究(鞘翅目:叶甲科:萤叶甲亚科)被引量:18
2007年
本文目的是通过对小萤叶甲属部分种类的线粒体COⅠ基因进行比较,探讨小萤叶甲属昆虫进化与寄主植物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几种分类地位模糊的昆虫进行分析和归类。测定了我国菱角萤叶甲Galerucella birmanica Jacoby和褐背小萤叶甲Galerucella grisescens Joannis以及小猿叶甲Phaedon brassicae Baly线粒体COⅠ基因720bp序列,并调用GenBank中小萤叶甲属等其他8种昆虫的同源序列,对序列的碱基组成、转换颠换、遗传距离等进行了分析。并以小猿叶甲为外群,分别采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推论法(BI)建立这些种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小萤叶甲属昆虫COⅠ基因A+T含量平均为71.8%,存在较强的A+T含量偏向性,氨基酸的变异率为18.3%;小萤叶甲属与外群之间的遗传距离(0.169-0.198)远远大于属内种间的距离(0.001-0.134)。依据分子系统树结果我们推测小萤叶甲属昆虫的进化与寄主植物之间有着显著的关系,在传统分类学上曾隶属于其他属的几种昆虫与小萤叶甲昆虫有着更近的亲缘关系。
郑福山杜予州王志杰王莉萍
关键词:叶甲科萤叶甲亚科分子系统学
二化螟幼虫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从水稻重要害虫二化螟开发利用角度出发,系统测定其幼虫矿物质、脂肪酸、氨基酸和蛋白质等主要营养成分,并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评价方法对其营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虫体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和总糖含量分别为694.8、5.7、218.9、138.3g/kg和6.1g/kg;含Cu、Mn、Zn、Fe、Ca、K和Mg等多种矿物质元素;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03.2、93.7g/kg,必需脂肪酸含量仅为3.7g/kg;检测出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99.76g/kg,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总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44.92%和81.55%,符合FAO推荐的理想蛋白模式,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研究发现二化螟幼虫具较高的营养价值。
强承魁凤舞剑赵虎苏新林陶佩琳
关键词:二化螟脂肪酸氨基酸营养价值
麦长管蚜在高CO_2浓度下生长的抗性与感性小麦品种上的取食行为被引量:11
2009年
在加倍CO2浓度(0.7mL/L)的人工气候箱中培养小麦感蚜品种(铭贤169)和抗蚜品种(KOK1679)幼苗30d,正常CO2浓度(0.35mL/L)处理为对照。应用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在苗期小麦上的取食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蚜虫在加倍CO2浓度下生长的2个小麦品种上的取食过程中,电势降落次数(pd波个数)显著增加,刺探总时间(C波总时间)显著延长,首次出现在小麦韧皮部取食的时间(E2)显著滞后,被动取食持续时间(E2波的总时间)显著拉长。因此,加倍CO浓度可能通过影响小麦而对麦长管蚜的取食行为产生了明显的间接影响。
张广珠胡春祥苏建伟戈峰
关键词:麦长管蚜小麦取食行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