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CEA060064)
- 作品数:16 被引量:116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长伟方展画孔令新乔资萍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省教科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高贵谎言”中的教育真相
- 2008年
- 古典教育哲学的范本《理想国》虽为学术界反复解读,但大都认为柏拉图提出的金、银、铜铁的三类人的划分以及相应的教育,蕴涵着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但这样的解读遗忘了柏拉图是以"高贵谎言"的形式叙说这样的划分和教育的,"谎言"的背后才是教育的"真相"。进而言之,柏拉图只是叙说了一种高贵的教育理想,这样的教育理想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他也无意去求得实现。倘若将之实现于教育现实,那将会把教育秩序与教育哲学置于危险的境地之中。
- 李长伟
- 关键词:教育哲学公民德性教育
- 知识、德性与教育——卢梭《论科学与艺术》第二部分评注被引量:1
- 2011年
- 在《论科学与艺术》一书的第二部分,卢梭通过引用古代寓言告诫常人不要碰触科学之火,否则会引火烧人。卢梭认为,只有少数天才才有能力触碰科学之火。进而,他认为科学与艺术的大众化会造成四种恶果,包括无可弥补的时间损失、奢侈享受、勇敢品质的丧失和教育品质的丧失,除此之外,还包括对德性教育的败坏。在卢梭看来,真正的德性教育是自然的而不是科学的。为了避免科学与艺术对德性的腐蚀,卢梭呼吁知识人和常人要安守本分。这样的呼吁显现着卢梭的两种教育观和两种教师身份。
- 李长伟乔资萍
- 关键词:知识德性大众化教育
- 重读洞穴之喻之中的公民教育被引量:4
- 2008年
- 在柏拉图的诸多隐喻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算是"洞穴之喻"了。一般的解读是从中发现了教育即引导灵魂转向善的本源含义。但问题没有这么简单,隐喻实际上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受教育者"被迫""上升",以目睹"太阳"即美善的理念;另一个就是上升之后的教育者"返回"洞穴,把洞外的情况传说给他人。这其实也就是教人做好人与做好公民的问题。
- 李长伟
- 关键词:公民教育
- 师生关系的古今之变被引量:88
- 2012年
- 从古今之变的角度审视师生关系,有助于完整地认识师生关系,解释并解决当下的师生关系问题。在古典的目的论语境中,师生是亲密的友爱的,是平等且相互尊重的,并且,学生要敬畏教师。而在现代机械论的语境中,师生关系是疏离的而非友爱的、是契约式的而非伙伴式的,是平等的但缺乏教育性的。当下师生关系在走向民主与平等,但同时也出现了疏离和冲突等不良症候。回归古典的目的论师生关系,重温目的论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友爱性以及敬畏性,有助于我们当下对师生关系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 李长伟
- 浅析洞穴之喻中的教育思想——《理想国》第七卷解读
- 2013年
- 在洞穴之喻中,柏拉图提出了以下几个值得思考的教育观点:人类生活于洞穴之中;教育不是灌输,是使灵魂转向的技艺;教育的本质不是强迫,但不意味着没有强迫性;哲人教育与城邦教育之间存在一种张力关系。这四个观点对反思和改善当下的教育不无益处。
- 李长伟
- 关键词:洞穴
- 实践哲学的复兴与教育学的新生被引量:11
- 2008年
- 教育学处于危机之中。实践哲学与教育学的源初关联以及当今实践哲学的复兴,为教育学走出危机、走向新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教育学只有回归实践哲学,回归本真的实践,即是说,根植于实践、通过实践并服务于教育实践,才能恢复活力,获得新生。
- 李长伟方展画
- 关键词:实践哲学教育学
- 实践智慧与教育被引量:3
- 2010年
- 实践智慧是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中的核心概念,是理智德性之一种。它不同于技术,它的目的是善的实践自身,而不是制造什么东西;它不同于科学,它的对象是可变的具体的实践,而不是永恒不变的存在。这些特点决定了实践智慧的本质是"实践的",它的养成离不开实践。不过,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智慧与"政治学"内在相系,人们可以通过"政治学家"所运用的"辩证法"去学习"政治学",以获取实践智慧。
- 李长伟
- 关键词:教育政治学辩证法政治家
- 正义、友爱与公民教育被引量:1
- 2009年
-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正义与友爱是两种非常重要的德性。正义分为一般正义和特殊正义,友爱则主要体现为基于善德的友爱,它们不仅仅是好人的德性,也是好公民的德性。古典公民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正义感和彼此友爱的好公民。现代的公民教育则只注意培养去德性的好公民,忽视了对好公民所应当具备的好人品质的培养。
- 李长伟方展画
- 关键词:正义友爱公民教育
- 作为实践的教育--从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角度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什么是教育,这是教育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亚里士多德基于实践哲学,从三个角度论述了教育是一种"实践":从目的论的角度看,教育追求善的活动;从辨析的角度看,教育是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从功能论的角度看,教育是使灵魂的理性功能充分发挥的活动。
- 李长伟
- 关键词:教育教育实践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
- 伦理德性与习惯教育被引量:1
- 2010年
- 在德性伦理学强势复兴的背景下,研习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教育论是必要的。亚里士多德将伦理德性视为一种合乎中道的稳固习惯。这种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以下几个条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反复从事德性实践;用好的音乐熏陶情感;用悲剧陶冶恐惧与怜悯的情感。
- 李长伟
- 关键词:伦理德性习惯教育音乐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