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13140902702)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蔡协艺谢千阳杨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软骨
  • 2篇髁突
  • 2篇细胞
  • 1篇单侧
  • 1篇软骨内成骨
  • 1篇软骨细胞
  • 1篇少年
  • 1篇破骨
  • 1篇破骨细胞
  • 1篇前移位
  • 1篇青少年
  • 1篇种子细胞
  • 1篇转归
  • 1篇自然转归
  • 1篇颌关节
  • 1篇颞下
  • 1篇颞下颌
  • 1篇颞下颌关节
  • 1篇髁突软骨
  • 1篇细胞共培养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蔡协艺
  • 1篇杨驰
  • 1篇谢千阳

传媒

  • 2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青少年单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对髁突高度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基于磁共振测量,研究青少年单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对髁突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6月就诊并行随访观察的单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青少年患者124例,平均年龄16岁,平均随访时间13.6个月。在磁共振片上测量髁突高度、盘长度及盘移位距离,比较健、患侧以及随访前、后的差异。采用SAS 9.13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侧关节盘移位距离从5.44 mm增大至6.83 mm(P<0.05);患侧关节盘长度从9.06 mm缩短为8.12 mm(P<0.05);健侧髁突高度从26.07 mm增加至26.82 mm(P<0.05);患侧髁突高度从24.22 mm降低为23.81 mm(P<0.05);健、患侧髁突高度差异从1.85 mm扩大为3.00 mm(P<0.05)。结论:在青少年单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病程中,患侧器质性病变继续进展,可能是单侧关节盘移位患者发生下颌偏斜的主要原因。
卓子昂谢千阳杨驰蔡协艺
关键词:青少年颞下颌关节关节盘前移位自然转归
CCN2在软骨内成骨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4年
在软骨内成骨过程中.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而来的软骨细胞首先形成生长板软骨.随着软骨中血管的产生.软骨逐渐被骨组织所替代。躯干骨和四肢骨以及骨折后的骨痂主要是通过软骨内成骨完成生长发育和修复.此过程受到许多生长因子以及激素的影响。
盛夏涵蔡协艺
关键词:软骨内成骨软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髁突软骨细胞共培养诱导软骨化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髁突软骨细胞共培养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 ) 向软骨化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与髁突软骨细胞。取第2代细胞以2:1比例混匀为共培养组,细胞终浓度为1.2×10^4/mL;以相同浓度的髁突软骨细胞作为实验组,以相同浓度的BMSCs作为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以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阿利新蓝染色、ALP染色及定量分析检测细胞成软骨分化;Westem免疫印迹检测Ⅱ型胶原、X型胶原的表达。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培养组与实验组细胞呈多角形、铺路石样排列,为典型软骨细胞形态,而对照组细胞呈长梭形。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共培养组较其他2组细胞增殖能力强;共培养组与实验组阿利新兰染色、AIP染色均为阳性;Western免疫印迹显示,共培养组细胞的Ⅱ型胶原、X型胶原的表达显著升高。结论:在共培养中。BMSCs有利于髁突软骨细胞表型的维持以及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同时.髁突软骨细胞具有诱导BMSCs向软骨分化的作用。
盛夏涵曲禄瑶蔡协艺
关键词:髁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种子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