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73036)

作品数:10 被引量:140H指数:7
相关作者:王正洲梁好均焦传梅胡淼李小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阻燃
  • 5篇乙烯
  • 3篇三聚氰胺磷酸...
  • 3篇膨胀型
  • 3篇膨胀型阻燃
  • 3篇聚乙烯
  • 3篇季戊四醇
  • 3篇交联
  • 3篇硅烷
  • 3篇硅烷交联
  • 2篇热分解
  • 2篇无卤阻燃
  • 2篇协效作用
  • 2篇聚丙烯
  • 2篇丙烯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乙烯-醋酸乙...
  • 1篇乙烯酯
  • 1篇抑烟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王正洲
  • 2篇焦传梅
  • 2篇梁好均
  • 2篇胡淼
  • 1篇廖光煊
  • 1篇胡源
  • 1篇杜春毅
  • 1篇王荣辉
  • 1篇宗若雯
  • 1篇李小云
  • 1篇胡克良
  • 1篇瞿保钧
  • 1篇王云
  • 1篇陈震
  • 1篇刘晓峰
  • 1篇黄玲

传媒

  • 2篇合成树脂及塑...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中国塑料
  • 1篇火灾科学(中...
  • 1篇应用化学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成分分析法和Fisher判别方法在汽油分类分析过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06年
应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对从90#和93#两种汽油的50个实验样所取的特征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再结合Fisher判别方法对这两种汽油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与不采用PCA法而直接计算数据所得出的Fisher判别结果进行比较,前者的分类正确率达到100%,而后者却只有50%.结果说明采用PCA方法事先对数据处理可以大大的提高汽油分类的准确性.
王荣辉宗若雯王正洲廖光煊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汽油
硅烷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材料燃烧性能的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采用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计和热分析等手段 ,研究了氢氧化镁 (MH)和其他类型的无卤阻燃剂在硅烷交联聚乙烯 (SXPE)体系中的阻燃协效作用。氧指数实验结果表明 ,硅烷交联的聚乙烯 /氢氧化镁 (SXPE/MH )体系的氧指数高于未交联的PE/MH体系的氧指数 ,若在SXPE/MH阻燃体系中添加适量的其他无卤阻燃剂 ,如磷氮类化合物 (NP 2 8)和氮类化合物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MCA) ]氧指数都有提高。锥形量热计实验结果表明 ,在SXPE/MH阻燃体系中添加适量的NP 2 8或MCA ,体系的着火时间有所延长 ,热释放速率和发烟量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热分析实验结果显示 ,NP 2
焦传梅王正洲
关键词:聚乙烯无卤阻燃硅烷交联协效作用燃烧特性
无卤阻燃硅烷交联聚乙烯/橡胶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5
2005年
研究了氧氧化镁(MH)和微胶囊化红磷(MRP)不同添加量及不同配比对硅烷交联聚乙烯(SXPE)体系的氧指数、热释放速率、发烟量等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RP对MH阻燃SXPE有协效作用,添加适量的MRP,SXPE/MH/MRP体系(PRMH_2)的氧指数最高达37.5%三元乙丙橡胶改善SXPE/MH体系力学性能的同时.阻燃性能也大幅度提高,阻燃级别由UL—94 V-1级提高到VL—94
焦传梅王正洲
关键词:硅烷交联聚乙烯微胶囊化红磷热释放速率协效作用发烟量阻燃级
三聚氰胺磷酸盐和季戊四醇在EVA中的阻燃研究被引量:40
2007年
研究了三聚氰胺磷酸盐(M P)和季戊四醇(PER)作为膨胀型阻燃剂(IFR)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的阻燃作用。采用氧指数法和垂直燃烧法研究了M P和PER不同配比对EVA阻燃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 P和PER的配比不同对体系的阻燃有很大影响。在M P和PER总添加量为50%时,M P/PER质量比为2∶1时显示出最好的阻燃效果,阻燃EVA体系氧指数最高,垂直燃烧达到V-0级。采用热分析研究了膨胀型阻燃EVA体系的热分解特性,以及采用激光拉曼光谱等手段对材料燃烧后形成的膨胀炭层进行了表征。
李小云王正洲梁好均
关键词: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三聚氰胺磷酸盐季戊四醇膨胀型阻燃
三聚氰胺磷酸盐及季戊四醇阻燃环氧树脂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采用氧指数法(LOI)、垂直燃烧法(UL-94)、锥形量热计试验(CCT)、热重分析(TGA)及激光拉曼光谱(LRS)对三聚氰胺磷酸盐(MP)及季戊四醇(PER)阻燃环氧树脂的阻燃性、热稳定性及燃烧后的炭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P阻燃环氧树脂体系中,LOI值随MP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MP添加量达到30%后,LOI值为34.5,此时阻燃环氧树脂达UL-94 V-0级。当MP阻燃环氧树脂体系中引入PER时,对环氧树脂的阻燃性略有改善。在总添加量一定时,LOI值随PER的含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小。TG结果表明,MP和PER降低了环氧树脂阻燃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但在高温下(>400℃)阻燃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较好。
王云王正洲胡源
关键词:环氧树脂三聚氰胺磷酸盐季戊四醇膨胀型阻燃
抑烟剂对聚氯乙烯热分解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4年
采用热分析、实时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 ,研究了几种常用的抑烟剂 (钼化合物和铁化合物 )对聚氯乙烯 (PVC)热分解特性和热氧化降解特性的影响。热失重的实验结果表明 ,添加抑烟剂的PVC分解后的残渣量与不含抑烟剂的PVC相比 ,都有所提高 ,尤其是含有钼酸铵、氧化钼或Fe2 O3 的PVC复合物。实时FTIR表明抑烟剂改变了PVC热氧化降解历程 ,并对C—H和C—Cl键的分解产生较大的影响。
王正洲王爱国陈震胡克良
关键词:聚氯乙烯抑烟剂热分解特性
无卤阻燃聚乙烯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5
2006年
采用六种不同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即Coats-Redfern方法、Van Krevelen方法、Horowitz-Metzger方法、Freeman-Carroll方法、Flynn-Wall方法以及Kissinger方法对氢氧化镁(MH)和红磷(RP)无卤阻燃聚乙烯体系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探讨.前面四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比较接近,阻燃聚乙烯的活化能比未阻燃聚乙烯的高,活化能顺序为PEMHRP>PEMH>LLDPE,说明了阻燃聚乙烯有着更好的热稳定性.Kissinger方法和Flynn-Wall方法的结果相近,但与其他四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差较大,可能不适用于本体系.
黄玲王正洲梁好均
关键词:聚乙烯热重分析无卤阻燃热分解动力学
硅橡胶膨胀型阻燃和热分解特性分析被引量:18
2008年
采用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热分析(TG)和实时傅立叶变换红外(RTFT-IR)等手段研究了硅橡胶(MVMQ)/三聚氰胺磷酸盐(MP)、硅橡胶(MVMQ)/三聚氰胺磷酸盐(MP)/季戊四醇(PER)复合体系的阻燃性能和热分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MP的添加量达到40份时MVMQ/MP复合体系表现出良好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与MVMQ/MP复合体系相比,在阻燃剂总量相同的情况下,MVMQ/MP/PER复合体系的阻燃性能有所降低。TG和RTFT-IR的结果都表明,阻燃剂MP的加入促进了硅橡胶的热分解。
杜春毅王正洲
关键词:硅橡胶阻燃热分解三聚氰胺磷酸盐季戊四醇
马来酸酐悬浮固相接枝聚丙烯被引量:8
2006年
采用悬浮固相法制备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研究了单体用量、界面剂种类和用量、助交联剂、体系 pH值等因素对马来酸酐接枝率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单体用量增加,接枝率虽然逐渐增大,但单体接枝效率显著下降。界面剂的添加量对接枝率也有较大影响,适宜的添加量可以提高接枝率,采用二甲苯作界面剂时,其用量比甲苯少。添加适量的助交联剂有助于提高接枝率。另外,体系pH值的改变也会影响接枝率。
王正洲刘晓峰胡淼
关键词: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率
硅烷气相接枝水解交联聚丙烯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气相接枝方法研究了硅烷交联聚丙烯材料。探讨了在过氧化物作用下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气体在聚丙烯粉末表面进行气相接枝反应的机理,及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VTMS单体浓度对硅烷接枝率和水解交联产物凝胶含量的影响。用富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富里叶变换红外光声光谱(FTIR-PAS)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体和引发剂在聚丙烯中的扩散情况对硅烷接枝率存在较大影响。增加引发剂和硅烷单体的用量,硅烷的接枝率上升,其增加趋势在单体浓度为0.026 mol/L和引发剂质量分数大于0.6%后逐渐变缓。
胡淼王正洲瞿保钧
关键词:聚丙烯硅烷交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