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1FY110100-1)

作品数:11 被引量:109H指数:6
相关作者:倪化勇白永健宋志徐伟王德伟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石流
  • 5篇泥石
  • 5篇泥石流
  • 4篇地质
  • 3篇地质灾害
  • 3篇流域
  • 3篇降雨
  • 3篇河流域
  • 2篇人工降雨
  • 2篇滑坡
  • 1篇地貌
  • 1篇地貌特征
  • 1篇地形
  • 1篇地震
  • 1篇地震作用
  • 1篇地质特征
  • 1篇地质灾害分布
  • 1篇断链
  • 1篇堰塞坝
  • 1篇雨强

机构

  • 7篇成都地质矿产...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江西省水利科...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作者

  • 11篇倪化勇
  • 4篇白永健
  • 3篇宋志
  • 3篇徐伟
  • 2篇王德伟
  • 1篇冯伟
  • 1篇杨志华
  • 1篇铁永波
  • 1篇王运生
  • 1篇郑万模
  • 1篇李明辉
  • 1篇唐川
  • 1篇张永双
  • 1篇陈芳
  • 1篇田凯
  • 1篇刘小霞

传媒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山地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四川地质学报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孙水河流域地质灾害时空分布及链式规律研究
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先后以行政区为单元对地质灾害开展了1:50万至1:5万的调查工作,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加快,小流域内地质灾害严重制约着城镇建设和发展。本文结合...
白永健倪化勇王德伟
关键词:小流域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文献传递
地震作用下土质斜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4年
为分析研究地震作用下斜坡的稳定性,采用Phase2有限元软件,建立考虑最不利荷载对斜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型,分析地震水平峰值加速度0.1 g条件下不同监测位置模拟的位移和地震加载时间关系曲线以及斜坡位移场、应力场和剪应变增量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受水平地震加速度的影响,坡面法向应力减小,下滑力增加,沿着滑动面向下移动;斜坡中部位移极值达到0.36 mm,地震加载时间4 s时处于失稳状态。随着地震加载时间的增加,斜坡发生累计破坏效应,强震作用下斜坡最易于发生瞬时溃滑。
田凯倪化勇陈芳徐伟
关键词:地震作用数值模拟稳定性分析
四川盆周地形急变带地质灾害分布与区域特征被引量:2
2018年
四川盆周地形急变带是青藏高原东缘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一个地形陡变带,地形地貌复杂、构造活动强烈、地层岩性复杂,内外动力地质作用非常活跃,是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频发区。通过综合资料收集与补充调查,研究区地质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不稳定斜坡隐患为主,共发育地质灾害单体18 225处,主要灾种为滑坡,规模以中小型为主。研究区地质灾害集中于活动断裂带、深切河谷流域、红层地区、起伏山地区域,其中,活动断裂以北川-映秀断裂最为典型;深切河谷流域以岷江最为代表;红层地区为区内滑坡最佳孕灾条件;起伏山地以中起伏地貌最为广泛发育。综合考虑地质、地形条件,四川盆周地形急变带可划分为大巴山、岷山、大雪山、大凉山、乌蒙山及盆周地形急变带五个亚区,本文分别对亚区区域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研究区地质灾害提出了相关防治建议。
宋志倪化勇张永双杨志华冯伟
人工降雨条件下冲沟型泥石流起动试验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下垫面以位于贡嘎山东坡的熊家沟为模型,开展了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冲沟型泥石流起动的模拟试验,初步研究了冲沟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和演化特征。试验研究表明:(1)在强降雨条件下,水体入渗速度、不同深度土体含水量变化与降雨强度呈反比例关系,降雨强度越大,越不利于水体入渗,而有利于坡面汇流、冲沟径流和下切侵蚀;(2)在强降雨和径流条件下,土体破坏方式、破坏程度以及泥石流形成机理表现出差异性。相对较小雨强降雨条件下,土体破坏方式以滑坡为主,泥石流形成模式表现为滑坡液化与转化起动,雨强较大降雨条件下,土体破坏方式以侵蚀垮塌为主,泥石流形成模式为洪流席卷垮塌体和沟床揭底;(3)起动试验中泥石流阵性特征明显。在强降雨条件下,雨强与泥石流的规模、黏度之间没有正相关性,雨强越大,泥石流黏度越小,试验中多出现的是高含砂洪流,而相对较小雨强作用下由土体液化转化形成的泥石流黏度较大。试验现象和结果与熊家沟泥石流起动、发生过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倪化勇
关键词:人工降雨雨强
基于地貌特征的泥石流类型划分被引量:10
2015年
科学分类是泥石流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认识泥石流这一自然现象的重要基础。地貌位置或流域形态是目前泥石流类型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泥石流按地貌特征、流域形态类型分类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目前基于地貌特征的泥石流分类方案在泥石流识别方面存在的差异,包括坡面型泥石流的定性识别方法、坡面型泥石流与沟谷型泥石流的判定指标以及形成机理等;进而从科学性和实践性出发,提出可结合斜坡地貌与沟谷侵蚀演化过程,将泥石流划分为坡面型泥石流、冲沟型泥石流和沟谷型泥石流的划分方案。
倪化勇
关键词:地貌特征
中国泥石流起动物理模拟试验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14年
为进一步提高泥石流起动物理模拟试验的科学性,完善试验体系,采用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总结了近年来中国泥石流起动物理模拟试验开展的现状,从水流冲刷与泥石流起动试验以及人工降雨与泥石流起动试验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国泥石流起动试验取得的主要进展和理论成果。在国内外泥石流起动物理模拟试验对照基础上,提出中国泥石流起动物理模拟试验研究的建议:提高水流浓度、降雨雨型与土体特征的相似率;加强降雨或水流作用下土体物理力学特征变化与泥石流起动响应研究;推动降雨与汇流共同作用下泥石流起动综合性物理模拟试验的开展。
倪化勇唐川
关键词:泥石流起动水流冲刷人工降雨
孙水河流域阿坡洛滑坡成灾机理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阿坡洛滑坡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境内孙水河上游一级支流阿坡洛沟右岸,为暴雨诱发的大型滑坡。研究揭示,该滑坡发育于攀西红层区内,受褶皱构造影响,区内岩体破碎,产状多变。河谷下切过程中,斜坡在重力作用下坡体沿缓倾坡外的结构面,发生滑移和拉裂,导致滑坡前缘弯曲变形。地表水的不断入渗导致坡体中软弱夹层进一步弱化,坡体容重不断增加,坡体稳定性进一步降低,为坡体大规模的滑动失稳奠定了基本条件。2012年8·31特大暴雨最终触发了阿坡洛滑坡的发生。
王德伟林启飞倪化勇白永健
自然泥石流与矿渣泥石流复合效应与防治对策被引量:4
2014年
石棉县后沟是一条典型的自然泥石流和矿渣泥石流并存的泥石流沟。本文以石棉后沟为例,结合早期自然泥石流、矿产开采以来矿渣泥石流、以及2013年7·4复合型泥石流,总结了自然泥石流和矿渣泥石流的复合效应,包括泥石流物源补给的多元效应、泥石流发展演化的逆转效应、泥石流起动发生的复杂效应、泥石流动力沿程的放大效应、泥石流致灾破坏的链式效应。对照泥石流对已建防治工程的破坏,提出了自然泥石流和矿渣泥石流复合型泥石流沟防治对策,建议充分利用起动位置和物源集中补给位置的差异,加强对中上游及支沟自然泥石流起动和运动的拦挡防治,最大限度减小自然泥石流对下游矿渣防护工程的基底侵蚀和冲击破坏,从而保障综合防治工程的有效性。
倪化勇郑万模宋志徐伟
关键词:矿山泥石流
沟床侵蚀主导型泥石流形成机理与成灾特征——以石棉县2013-07-04群发泥石流为例被引量:7
2015年
2013年7月4日18时许,石棉县后沟、熊家沟、马颈子沟3沟同时发生了泥石流。以石棉县2013-07-04群发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测绘、遥感解译,研究了沟床侵蚀主导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和成灾特征。调查研究表明:小时雨强36.6 mm的暴雨激发了这次群发泥石流,该短历时强降雨可视为是触发这次群发泥石流关键因素;沟床质侵蚀与起动是泥石流最重要的物源,3条沟内约97×104m3沟床堆积物被侵蚀补给泥石流,这次群发泥石流流体粘度高,搬运能力强,下游峰值流量分别达到751.0 m3/s,870.1 m3/s和758.7 m3/s。研究结果对沟床侵蚀主导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和成灾特征的认识及防灾减灾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倪化勇宋志徐伟
关键词:泥石流强降雨
鲜水河流域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及孕灾环境研究被引量:30
2014年
鲜水河是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中沿鲜水断裂带形成的年轻河流,流域内新构造运动活跃、气候变化异常,是我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共发育各类地质灾害627处,具有显著的"线—带—片"空间特点;季节性、周期性等时间特点。基于1973年炉霍7.9级地震以来的调查资料,结合近5年来对流域内各县进行的1:5万地质灾害详查工作,对孕灾环境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得出的主要认识有:(1)地形地貌是地质灾害孕育的物理条件。高程控制人类居住与活动范围,控制气候、植被等垂直分带。斜坡坡度、坡型、坡体与岩体结构、沟谷微地貌控制不同类型、规模、稳定性或易发性的地质灾害。(2)地层岩性是地质灾害孕育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地层岩性、土石组成、内部结构、分布、物理力学特性,控制不同类型地质灾害。(3)地质构造、地震、活动断裂是地质灾害孕育的内动力条件。褶皱控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结构面控制岩土体变形破坏的空间位置和边界,地质构造控制山体斜坡地下水分布和运动规律,活动断层控制岩土体持续变形破坏时间。(4)降雨是地质灾害孕育的外动力诱发条件。降雨增加斜坡体自重、浸润斜坡的软弱结构面、降低斜坡稳定性,为泥石流形成提供水动力作用,是泥石流流体的重要组成。
白永健铁永波倪化勇李明辉
关键词:地质灾害孕灾环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