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农业部南亚热作财政专项

作品数:47 被引量:655H指数:15
相关作者:倪书邦刘世红宫丽丹李玉萍郝朝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香蕉
  • 9篇油棕
  • 5篇橡胶树
  • 5篇胡椒
  • 5篇胶树
  • 3篇叶绿
  • 3篇叶绿素
  • 3篇叶绿素荧光
  • 3篇真菌
  • 3篇聚类分析
  • 3篇枯萎
  • 3篇枯萎病
  • 3篇胡椒属
  • 3篇虫生真菌
  • 2篇植物
  • 2篇杀虫
  • 2篇杀虫剂
  • 2篇束顶病
  • 2篇束顶病毒
  • 2篇炭疽

机构

  • 28篇中国热带农业...
  • 17篇云南省热带作...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海南大学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凉山州亚热带...
  • 1篇云南省德宏热...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四川省农业厅
  • 1篇海南出入境检...

作者

  • 12篇倪书邦
  • 10篇刘世红
  • 7篇宫丽丹
  • 6篇殷振华
  • 6篇李玉萍
  • 6篇魏丽萍
  • 6篇范睿
  • 6篇黄俊生
  • 6篇郝朝运
  • 5篇邬华松
  • 4篇武耀廷
  • 4篇杨建峰
  • 4篇梁伟红
  • 4篇董定超
  • 4篇刘燕群
  • 4篇谭乐和
  • 4篇古小玲
  • 4篇王静毅
  • 3篇李加智
  • 3篇杨腊英

传媒

  • 15篇中国热带农业
  • 6篇热带作物学报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热带农业科技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热带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遗传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果树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园艺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果业信息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植物分类与资...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9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芒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被引量:17
2008年
我国为世界主要芒果生产国之一。芒果分布于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台湾等省区,主要栽培品种有:泰国白花芒(Okrong)、吕宋芒(Carabao)、白象牙芒(Nang klangwan)、白玉芒、椰香芒(Dashehari)、秋芒(Neelum)、紫花芒、桂香芒和粤西1号芒等。
梁伟红李玉萍董定超刘燕群古小玲
关键词:芒果栽培品种生产国象牙
叶面喷施外源激素对油棕开花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解叶面喷施外源激素对油棕雌花、雄花数量的影响,对品种‘RY4’和‘RY6’进行了叶面喷施外源激素的田间试验,每隔15 d喷施1次1000 ppm外源激素,连续12个月,翌年调查单株全年雌雄花数量,并进行SPSS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喷施细胞分裂素、2-氯乙基膦酸可促进雌、雄花形成,相比对照,单株雌花数量分别提高41.38%和36.21%,雄花数量分别提高148.28%和58.62%;赤霉酸抑制雌花形成,促进雄花形成,单株雌花数量相比对照减少65.52%,雄花数量提高86.21%。叶面喷施细胞分裂素、2-氯乙基膦酸,可以增加雌花数量,为提高油棕产量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刘世红于静娟倪书邦宫丽丹魏丽萍殷振华
关键词:油棕外源激素开花数量
中国香蕉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72
2008年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香蕉生产国,香蕉产业在热区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总结了中国香蕉产业发展的成就、机遇和有利条件,指出了香蕉发展中存在的种植结构不尽合理,生产缺乏组织协调机制,蕉园抗灾能力弱,科技支撑力度不足,产品加工业薄弱,质量标准建设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继续深化农业部香蕉产业升级计划,创立品牌,实施产业化经营,实施香蕉深加工和综合开发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与建议。
李玉萍方佳
关键词:香蕉
油棕果实油分积累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准确了解油棕果实油分积累特性,探索提高油棕油分含量的关键栽培时期,以油棕品种‘T1’、‘T2’、‘T3’、‘M1’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小果期、中果期、大果期、变色期和成熟期果实含油率。结果表明,油棕果实含油率在果实发育不同时期差异显著,小果到中果期、变色期到成熟期,果实含油率快速增加;小果期到成熟期果实含油率的增加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9;油棕果实从小果期开始,直到采收,整个过程需加强水肥栽培管理,有利于提高果实含油率和产量。
殷振华宫丽丹刘世红
关键词:油棕油分
香蕉A基因组品种间遗传关系的SSR检测被引量:15
2007年
应用SSR技术,对32个香蕉A基因组类型品种(系)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检测。40对SSR引物在32个品种(系)中分别扩增带数在3~15个,平均每个SSR座位可检测2.99个多态性带;引物的多态信息量(PIC)在0.00~0.88,平均0.62。依据SSR数据计算的品种间遗传距离在0.00%~34.27%,平均12.45%,大多数品种间的遗传变异非常有限,但也存在着遗传差异突出的品种:FHIA25、Yangambi KM5、Pisang Jari Buaya、Rose和皇帝蕉。依据26%的遗传距离,除了FHIA25和Pisang Jari Buaya单独化成1组外,其它30个品种可以分为2组:品种间遗传差异相对较高的组I和品种间遗传差异相对较低的组Ⅱ。Williams与引进的洪都拉斯3号、M931之间,洪都拉斯1号和洪都拉斯2号之间,高脚青芽蕉和高脚顿地雷分别没有区分开来,这可能是同物异名,也可能是同一品种未能分辨的突变体。
冀小蕊陈业渊王静毅郑丽珊魏守兴谢子四武耀廷
关键词:香蕉A基因SSR
西双版纳油棕果实脂肪酸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以云南西双版纳种植的‘T1’‘T2’‘T3’‘M1’4个油棕品种为试验材料,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脂肪酸组分。结果表明,油棕果肉共检出6种脂肪酸成分,主要为棕榈酸(43.40%)、油酸(33.80%)和亚油酸(16.02%),占总脂肪酸的93.22%,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8.8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0.28%;油棕4个品种果肉脂肪酸成分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品种‘T1’油酸含量最高(35.85%),品种‘T2’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最高(44.04%、17.86%),品种‘T3’肉豆蔻酸和亚麻酸含量最高(1.29%、0.51%),品种‘M1’硬脂酸和亚麻酸含量最高(5.02%、0.51%)。油棕果仁共检出9种脂肪酸成分,主要为月桂酸(45.72%)、肉豆蔻酸(18.12%)、油酸(15.93%)和棕榈酸(8.82%),占总脂肪酸的(88.58%),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9.15%),不饱和脂肪酸仅为(20.25%);油棕4个品种果仁脂肪酸成分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品种‘T1’棕榈酸含量最高(9.27%),品种‘T2’亚油酸含量最高(4.54%),品种‘T3’月桂酸、肉豆蔻酸含量最高(46.61%、19.03%),品种‘M1’硬脂酸和油酸含量最高(1.79%、17.10%)。
刘世红于静娟倪书邦殷振华
关键词:油棕脂肪酸果肉果仁
西双版纳新引油棕品种中果皮品质分析
2019年
对西双版纳新引的6个油棕品种中果皮多酚、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果皮含油率、多酚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T1’‘RY4’‘RY6’中果皮含油率高于其他3个品种,达58%以上;‘M1’最低,为51.84%。‘RY4’‘RY6’中果皮多酚含量分别为0.730 mg/g、0.697 mg/g,显著高于‘T1’‘T2’‘T3’‘M1’品种。‘T2’中果皮β-胡萝卜素含量0.123 mg/g,显著高于其他5个品种;‘T1’‘RY4’‘RY6’居中;‘M1’最低,为0.038 mg/g。6个品种中,‘RY6’‘RY4’中果皮含油率(58.63%、58.89%)、多酚(0.697 mg/g、0.730 mg/g)、β-胡萝卜素(0.088 mg/g、0.078 mg/g)含量都较高,食用价值高。
刘世红于静娟宫丽丹魏丽萍殷振华倪书邦
关键词:油棕多酚Β-胡萝卜素
我国澳洲坚果产业概况及发展趋势被引量:63
2015年
阐述我国澳洲坚果产业的生产、贸易、消费、经营方式和产业综合效益现状,科研成就;指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并对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贺熙勇陶亮柳觐倪书邦
香蕉炭疽菌rDNA ITS区的分子鉴定与检测被引量:56
2006年
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是一种引起香蕉采后病害的最重要病原,本研究用真菌18S^28S间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通用引物18SF和28SR扩增香蕉炭疽菌和其它外群真菌的基因组DNA,扩增出约510 bp的片段;通过克隆测序香蕉炭疽菌的ITS全序列并与GenBank中炭疽菌属其它种的ITS序列比对,设计出香蕉炭疽菌的特异性引物ColM1和ColM2。用此特异引物可以从香蕉炭疽菌株中扩增出382 bp的特异性片段,而其余20个参试菌株和香蕉组织的PCR反应结果为阴性,灵敏度实验证明可以检测到目标DNA的浓度为0.1 pg。该方法可用于快速、准确和灵敏地检测香蕉炭疽菌,为快速监测组织中有无香蕉炭疽病菌潜伏侵染与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积极的指导意义。
杨腊英黄华平唐复润胡美娇张世清黄俊生
关键词:香蕉炭疽菌特异性引物PCR检测
西双版纳试种油棕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摸清试种油棕在西双版纳的光适应性,采用PEA-2016植物效能仪测定2个品种RY4、RY6的叶绿素荧光日变化。结果表明,品种RY6的F0、Fm、Fv随着光强的增强平稳升高,下午16时达最高值;品种RY4则变化不规律,F0、Fm、Fv在10时、14时发生降低的现象,16时达最高值;16时后,2个品种的F0、Fm、Fv同时下降。品种RY4和RY6的Fv/F0、Fv/Fm在中午12时前基本无差异,下午14时,RY4品种出现光抑制,Fv/F0、Fv/Fm急剧降低,RY6品种则平稳升高,下午16时都达一天中最高值,之后同时下降。
刘世红倪书邦魏丽萍宫丽丹张阳梅肖晓明覃建文
关键词:油棕叶绿素荧光日变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