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1A030200015) 作品数:4 被引量:82 H指数:4 相关作者: 伍志方 叶爱芬 庞古乾 刘运策 孙广凤 更多>> 相关机构: 广州市气象局 广东省气候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珠三角地区前后汛期强对流过程物理量指数对比分析及阈值选取 被引量:20 2012年 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地区前汛期强对流是由锋面系统引起,后汛期强对流则多由热力系统引起。利用2004—2006年探空资料计算的物理量,选取与强对流天气相关性好的大气温湿类(整层比湿积分IQ)、层结稳定度类(K指数)、动力类(潜在下冲气流指数MDPI)、热力动力综合类(瑞士第一雷暴指数SWISS00)作为指示因子,通过对各指数的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得到珠三角地区前、后汛期的物理量指数的阈值,为进一步做好珠三角地区未来12小时强对流预报服务。 庞古乾 伍志方 叶爱芬 谌志刚 刘运策 孙广凤关键词:物理量 阈值选取 珠江三角洲 2012年4月广东左移和飑线内超级单体的环境条件和结构对比分析 被引量:43 2014年 2012年4月开汛后广东省接连出现强对流天气,尤其是冰雹日数更是超过历史同期平均。本文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和雷达、自动站等非常规资料对广东首次观测到的风暴分裂中左移超级单体风暴和飑线内超级单体风暴引发的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10"冰雹和雷雨大风天气是由局地强烈加热产生的"热雷暴"发展成超级单体风暴造成的;"4·12"冰雹、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天气由飑线及飑线内超级单体风暴造成的,其产生于切变线、较强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的低层暖平流和中层冷槽共同作用的环境条件下,较强的平流过程使垂直风切变明显增大;两次过程中0℃层高度都低于4月当地0℃层高度平均值。风切变矢量随高度的变化决定了左移和右移风暴的发展趋势,"4.10"风切变矢量随高度逆时针变化,使风暴分裂后左移风暴得以发展成超级单体;"4·12"风切变矢量随高度顺时针变化,有利于有组织风暴即飑线和飑线内超级单体的形成和发展,超级单体向承载层平均风的右侧运动。左移超级单体回波具有中反气旋、弱回波区和旁瓣回波及强回波中心位于其移动方向左侧等特点;飑线内超级单体的中气旋、弱回波区和强回波中心位于回波移动方向右侧,三体散射长钉长度和中层辐合厚度都很大,后侧下击暴流产生了31.1 m·s^(-1)地面强风。 伍志方 庞古乾 贺汉青 叶爱芬 刘运策关键词:飑线 冰雹 佛山两次龙卷过程的物理量和雷达资料对比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通过对佛山两次龙卷过程的天气背景、物理量、多普勒雷达资料的分析,可以得到:(1)两次龙卷过程天气形势的共同特征是:中低层有急流,近地面层处于一个暖湿的环境,且925 h Pa干线位于龙卷发生地附近。不同点是:6月9日龙卷过程850 h Pa和925 h Pa切变线离龙卷发生地较远,且高空槽对于该地影响较小,3月25日龙卷过程850 h Pa和925 h Pa切变位于龙卷发生地附近,且地面有一条明显的辐合线,佛山位于高空槽前。(2)物理量分析发现:和长江下游平原的龙卷不同,此两次过程的CAPE值并不大,但CIN值同样比较小;6月9日的低层(0~1 km)的垂直风切变较大,接近国外统计出现强龙卷的下限,高层垂直风切变不大,3月25日低层(0~1 km)的垂直风切变虽然不大,但中层(0-3 km)的垂直风切变较大;对于K指数、SI指数、MDPI指数以及SWISS指数均超过了一般强对流的指数阈值。(3)两次龙卷过程的回波形态、高度、强度以及它们的变化各不相同,中气旋的强度也不相同,但中气旋内部的垂直涡度较大。另雷达导出的中气旋产品和龙卷涡旋特征对于这两次过程的龙卷预警意义不大。 张晓冬 庞古乾 林镇国关键词:龙卷 物理量 多普勒天气雷达 中气旋 珠三角地区前汛期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2012年 利用2004—2006年前汛期探空资料计算的物理量,选取与强对流天气相关性好的大气温湿类(整层比湿积分IntegralQ)、层结稳定度类(K指数)、动力类(潜在下冲气流指数MDPI)、热力动力综合类(瑞士第一雷暴指数SWISS00)作为预报因子,通过对各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数值进行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各指数的参数估算值,建立强对流诊断预报方程,得到前汛期强对流潜势预报因子P,从而制作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地区未来12小时出现强对流天气的潜势预报。并用此法回报2003—2006年3—6月前汛期的强对流天气。结果表明,P值大于0.9的准确率可达77.5%,P值小于0.5出现强天气的概率仅为3.8%。由于资料有限,对2007年3—4月发生的7次强对流的经验检验效果不明显,但P值小于0.5时不发生强对流的经验检验效果明显。此法对珠三角地区的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临近监测预警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庞古乾 伍志方 叶爱芬 刘运策 李怀宇 孙广凤关键词:物理量 统计分析 潜势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