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2012ZX10002007)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缪晓辉钟少华郭稳稳何丽霞苏明华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广西医学科学实验中心开放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肝炎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病毒
  • 2篇转归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基因
  • 2篇甲基化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毒性肝炎
  • 1篇药物
  • 1篇医师
  • 1篇遗传学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 1篇真菌感染

机构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篇陈智
  • 1篇符武岛
  • 1篇谢榕
  • 1篇林潮双
  • 1篇江建宁
  • 1篇祝美琴
  • 1篇胡家光
  • 1篇黄小红
  • 1篇刘志红
  • 1篇梁延秀
  • 1篇邬喆斌
  • 1篇陈天艳
  • 1篇何英利
  • 1篇王凯
  • 1篇高志良
  • 1篇缪晓辉
  • 1篇苏明华
  • 1篇何丽霞
  • 1篇莫志硕
  • 1篇高帅

传媒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病毒性肝炎转归预警预测的研究
<正>~~
陈智
慢性乙型肝炎经治患者核苷类药物再治疗的效果与耐药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经治患者核苷类药物(NA)再治疗的效果及其耐药情况。方法104例研究对象为初次无间断NA单药治疗至少3个月、停药后再次NA治疗至少1年的CHB患者。分为3组:A组39例,停药时已达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停药标准;B组33例,停药时未达到停药标准但HBVDNA〈1.0×10^3拷贝/mL;C组32例,停药时未达到停药标准且HBVDNA〉1.0×10^3拷贝/mL。比较基线ALT、HBVDNA、HBeAg水平对再治疗的影响,以及3组患者不同再治疗方案的累计耐药率。套式PCR检测HBVP基因区耐药变异位点。统计学处理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与y。检验。结果基线ALT〈1.3×正常值上限(ULN)的患者ALT复常时间为2个月,ALT≥1,3×ULN的患者ALT复常时间为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81,P=0.023);基线HBVDNA〈5lg拷贝/mL的患者病毒学应答时间为1个月,HBVDNA≥5lg拷贝/mL的患者为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54,P=0.040);基线HBeAg阴性者病毒学应答及ALT复常时间分别为1个月和3个月,均早于HBeAg阳性者的2个月和4.5个月(z=2.580、2.304,均P〈0.05)。A组患者再治疗时病毒学应答时间及HBeAg血清学转换时间均比初次治疗快,分别为(1.61±1.76)、(3.38±3.34)个月和(3.48±4.06)、(9.92±11,22)个月(Z=2、854、-1.094,均P〈0.05)。A组病毒学应答时间早于B、C组,分别为(1。61±1.76)、(3.13±3.06)和(3.41±3.26)个月(z=-2.025,P〈0.01;z=-2.474,P〈0.05)。A组累计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B、C组,分别为80.0%、36.8%和37.5%(χ2=4.368、5.100,均P〈0.05)。共有13例发生耐药,4例检测到基因型耐药;继续原方案治疗C组累计耐药率明显高于A、B组,分别为44Yoo、9%和0(χ2=5.019、6.588,均P〈0.05);采用无交叉耐药位点NA联合治疗�
谢榕江建宁苏明华刘志红钟少华何丽霞梁延秀黄小红郭稳稳符武岛胡家光祝美琴
关键词:核苷类抗病毒药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T细胞Foxp3基因甲基化状态的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CD4 +T细胞叉头框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rotein 3,Foxp3)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方法 收集59例CHB患者和22例健康对照者(HC)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中CD4+ 25+ Foxp3+调节性T细胞(CD4+ 25+ Foxp3+ Tregs)的比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检测CD4 +T细胞Foxp3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D4+T细胞Foxp3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CHB患者CD4+ 25+ Foxp3+ Tregs比例、Foxp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HC组(P<0.05).CHB患者中,Foxp3基因的甲基化率显著低于HC组(P<0.05),Foxp3基因甲基化组的mRNA表达水平及CD4+ 25+ Foxp3+ Tregs比例均显著低于未甲基化组(P<0.05).结论 CHB患者CD4 +T细胞中Foxp3基因存在异常去甲基化,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机制有关.
张君李风范玉琛赵静李海铭刘馨远田明明高帅于岩波王凯
关键词:甲基化肝炎乙型慢性调节性T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临床应用的若干问题与思考被引量:9
2014年
HBV DNA检测技术目前已经在临床中普遍应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临床医师对如何认识、评价和使用HBV DNA检测结果仍存在着一些困惑,甚至可能因认识不足、应用不当导致了错误的诊断和治疗.现就HBV DNA定量检测临床应用的基因诊断和临床治疗研究阐述如下.
赵克开缪晓辉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DNA基因诊断HBV临床医师
CⅡTA-PⅣ甲基化参与家族聚集性HBV感染免疫耐受
2017年
目的探讨家族聚集性HBV慢性化感染免疫耐受是否与CⅡTA-PⅣ甲基化有关。方法收集家族中具有一级血缘关系的免疫激活期HBV慢性感染者和免疫耐受期HBV慢性感染者,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DNA,经亚硫酸氢盐处理后,分别用甲基化的和非甲基化的引物扩增,随机选择8份产物克隆测序,测序结果提交公共数据库。结果共收集来源于20个家系的47个免疫耐受期HBV感染者和23个免疫激活期感染者;耐受组纯合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激活组((16/47)34.0%vs(2/23)8.7%,χ~2=5.194,P=0.019);耐受组纯合非甲基化率显著低于激活组((9/47)19.1%VS(10/23)43.5,χ~2=4.622,P=0.033),杂和甲基化率在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ⅡTA-PⅣ甲基化与HBV慢性化感染免疫耐受有关,HBV可能通过甲基化CⅡTA-PⅣ并下调CⅡTA和MHC-Ⅱ类抗原表达而诱导免疫耐受。
寇小妮高珩解新科郝明霞刘寰陈天艳赵英仁何英利王治伦
关键词:甲基化免疫耐受
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疾病转归的关系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合并感染的特点及其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探讨合并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年1~12月收治的206例ACLF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常见感染部位、临床和病原学特点以及对预后的影响,将有无真菌感染作为应变量,采用χ2检验分析感染相关因素。结果 206例ACLF患者中合并真菌感染者38例(18.4%),常见感染部位为肠道、上呼吸道及肺部,Alb≤30g/L、PT>28s、存在其他严重并发症及使用广谱抗生素时间较长者有更高的感染率。ACLF合并真菌感染者病死率为81.58%(31/38),未合并感染者病死率为56.55%(95/168),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75,P<0.05)。38例真菌感染患者发生1种或1种以上其他并发症有28例,发生率为73.7%(28/38),而未感染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5.2%(76/168),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2,P<0.05)。结论 ACLF患者医院内真菌感染发生率高,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广谱抗生素的疗程有关,合并真菌感染患者预后差。
邬喆斌莫志硕郑玉宝林潮双高志良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慢性乙型肝炎真菌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