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10050)

作品数:7 被引量:68H指数:3
相关作者:彭小兰李萍吴佩婷林楠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道德
  • 2篇政治
  • 2篇思想政治
  • 1篇道德建设
  • 1篇道德失范
  • 1篇动力机制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时代
  • 1篇信息技术
  • 1篇异化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政治理论
  • 1篇政治理论课
  • 1篇治教
  • 1篇中国文化
  • 1篇中国文化软实...
  • 1篇软实力
  • 1篇软实力提升
  • 1篇失范
  • 1篇视域

机构

  • 6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彭小兰
  • 4篇李萍
  • 1篇林楠
  • 1篇吴佩婷

传媒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深圳职业技术...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企业道德建设的困境及其破解方法被引量:1
2012年
企业道德是企业的一种软实力。在对企业道德建设的涵义和意义、企业道德建设的企业与社会困境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破解企业道德建设困局的原则和方法,以期对企业道德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彭小兰
关键词:关键词企业道德企业道德建设破解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13年
思想政治教育运作效果欠佳的深层原因是其动力机制失范、平衡机制缺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必须在梳理和吸收前人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成果基础上,基于跨学科分析法系统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从内在动力到外在动力、从宏观平衡到微观平衡、从静态评价到动态评价三个维度详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作用机理,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认同度。
彭小兰李萍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
新媒体时代下的碎片化现象分析被引量:50
2014年
"碎片化"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在传播领域体现为信息、媒体和受众三者的碎片化。"碎片化"传播伴随着数字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在突显传播"微"力,促进受众与传播者、媒体互动的同时,亦产生信息失真、网络谣言剧增、浅阅读的负面影响。既然"碎片化"不可逆转,只能通过营造健康的传播环境,汇聚新旧媒体的力量、构建科学的传播机制以融合碎片化。
林楠吴佩婷
关键词:碎片化新媒体
文化强国战略与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
2013年
文化强国战略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现实选择,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价值指向。经济全球化、交往国际化、利益分化、网络信息复杂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民族共生和核心价值产生了影响。在经济硬实力建设、利益协调机制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网络舆情引导的合力作用下,中国文化软实力获得了更大提升空间。
彭小兰
关键词:文化强国中国文化软实力
网络道德失范的类型、特质及其应对路径被引量:11
2012年
失范是制度、文化、心理、交往和主体方面的结构性失衡与功能性弱化状态的显性表达。在网络社会中,道德价值、道德规范的结构性失衡、局部性缺失以及社会化能力减弱,造成个体和群体认知、心理和行为的混乱,进而引发网络空间秩序的失范。网络道德失范既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失范,又是网络心理行为的失范,实质上是人的生存方式和实践方式的失范,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失范。基于对网络道德价值现象的图像化审视,加强网络技术控制,优化网络空间,加快网络立法,构建网络价值范式,主倡网络群体示范,成为应对网络道德失范的有效路径。
彭小兰李萍
关键词:失范网络道德失范特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机制被引量:3
2013年
机制形成于制度具体化和程序抽象化的过程中,充当制度与程序的中介。从接受过程来看,决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关键在于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而影响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生成的重要因素是评价机制的科学性。以课程与教学论为视角,从教学环境、教学主体、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五个维度探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的动力—平衡—评价机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提高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满意度。
彭小兰李萍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信息技术视域下异化的类型及其原因
2012年
信息技术推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但因技术使用者的差异性和社会的复杂性,现代人类实践受到信息技术创造的产品及其建构的关系的限制和奴役,当前社会出现了各种异化的表现形式。根据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四种分类、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技术伦理的研究方法,提出信息社会存在实体上的技术异化和信息异化形式,认识上的精神异化和心灵异化形式,实践上的制度异化和交往异化形式。
彭小兰李萍
关键词:信息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