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0866)

作品数:12 被引量:123H指数:7
相关作者:张洪江程金花孙龙马西军陆晓宇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交通运输部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土壤
  • 4篇四面山
  • 3篇土壤有机
  • 3篇重庆四面山
  • 3篇大孔隙
  • 2篇优先流
  • 2篇有机碳
  • 2篇天然林
  • 2篇土壤大孔隙
  • 2篇土壤有机碳
  • 2篇丘陵区
  • 2篇人工林
  • 2篇林地
  • 2篇晋西黄土丘陵...
  • 2篇枯落物
  • 2篇黄土丘陵
  • 2篇黄土丘陵区
  • 2篇柑橘
  • 2篇大孔隙特征
  • 1篇导水率

机构

  • 1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市水利规...
  • 1篇交通运输部

作者

  • 12篇程金花
  • 12篇张洪江
  • 5篇马西军
  • 5篇陆晓宇
  • 5篇孙龙
  • 4篇张焜
  • 4篇张君玉
  • 3篇王贤
  • 3篇王彬俨
  • 1篇吴煜禾
  • 1篇张静雯
  • 1篇吕文星
  • 1篇常丹东
  • 1篇杨帆
  • 1篇王伟
  • 1篇宋楠
  • 1篇李婧
  • 1篇秦越

传媒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4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晋西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林下土壤养分性质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研究晋西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林下土壤养分特性之间的异同,在该区选取了4种典型人工林配置模式,对其土壤表层(0~20cm)和下层(20~40cm)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全量养分(N、P、K)以及速效养分(N、P、K)、pH值等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并据此分析了不同人工林下土壤养分分布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林模式下养分含量具有明显的层次性,除全K外,几种主要养分均存在表层(0~20cm)高于下层(20~40cm)的特征;通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和全N、速效N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4种人工林模式下土壤养分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针阔混交林、人工阔叶林、人工针叶林和灌木林。
陆晓宇张洪江程金花马西军张君玉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土壤养分人工林
柑橘地土壤大孔隙与优先流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以重庆市江津区10和20a林龄的柑橘地为研究对象,应用优先流染色法和室内图像提取技术,土壤水分穿透曲线及Poiseulle方程综合分析土壤大孔隙与优先流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孔隙使染色区的水分渗透速率较非染色区提高了1.48倍以上。柑橘地大孔隙孔径范围在0.3~1.7mm,半径大于0.7mm的土壤大孔隙是形成优先流路径的主要孔径范围。
孙龙张洪江程金花王彬俨陆晓宇王贤
关键词:大孔隙优先流
地形因子与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关系——以晋西黄土丘陵区为例被引量:8
2013年
为了探究晋西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林下土壤有机碳密度的性质,在该区选取了4种典型人工林配置模式,对其土壤上层(0~20 cm)和下层(20~40 cm)的有机碳密度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了不同人工林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的特性。借助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地形因子与土壤有机碳密度之间的量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碳密度与全N、水解性N均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林下的土壤碳密度排序为针阔混交林>人工针叶林>人工阔叶林>灌木林。土壤碳密度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存在差异,但地形差异只能解释土壤碳密度差异的18.4%。土壤碳密度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少,从阳坡到阴坡不断增加,坡面位置的分布特征则为坡顶<坡面<坡脚。
陆晓宇张洪江程金花马西军张君玉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土壤有机碳密度人工林普通最小二乘法
重庆四面山几种林地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1
2011年
运用分形模型研究了重庆四面山几种林地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并探讨了分形维数与粒级分布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0-60cm土壤分形维数平均值的顺序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楠竹林>阔叶林,阔叶林和楠竹林土壤具有相对疏松、通透性好的结构,而针叶林和混交林地土壤质地较细,具有较好的持水保肥性能。②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阔叶林地土壤的分形维数减小最为显著,楠竹林地呈增大的趋势,而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地减小不显著。这种变化与4个剖面上粘粒含量的变化规律完全一致。③分形维数能够表征土壤颗粒的大小和数量,但对不同粒级颗粒含量的反映程度不同,主要由粘粒含量决定(R=0.964),与砂粒含量显著负相关(R=-0.873),与粉粒含量相关关系不显著(R=-0.004)。④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分形维数与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王贤张洪江程金花张焜张静雯宋楠孙龙
关键词:重庆四面山林地土壤分形维数
北京市褐土区降雨参数对土壤溅蚀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研究降雨强度、降雨动能与雨滴击溅产生溅蚀量的关系,同时分析溅蚀量的距离分布特征,以期深入探究雨滴溅蚀的发生发展过程。结果表明:(i)在雨滴击溅侵蚀中,下坡方向的溅蚀量最大,显著高于上坡方向的溅蚀量;侧坡方向的溅蚀量次之,上坡方向的溅蚀量最小。溅蚀总搬运量和净搬运量均与降雨强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溅蚀量与降雨强度呈正的指数函数关系;与降雨动能呈正的线性函数关系。两个降雨参数均能良好的反映降雨对雨滴击溅侵蚀的影响。(3)溅蚀土粒分布在距离样地0~80cm内,其中61%~75%的土粒分布在0~20cm内。溅蚀量随着溅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两者呈指数函数关系。
秦越程金花张洪江丛月杨帆周柱栋
关键词:土壤溅蚀降雨强度降雨动能
基于点格局分析的林地表层土壤优先路径水平分布特征被引量:10
2012年
将景观生态学中的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应用于土壤优先路径的水平空间分布研究,采用Ripley’s K(x)函数单种点格局分析及多元点格局分析方法,对重庆四面山针叶林地、阔叶林地及针阔混交林地10-20cm土壤深度上不同影响半径范围优先路径的空间位置及其与土壤生物活动的关系进行分析,经Monte-Carlo方法检验,发现优先路径在0-15cm土壤水平剖面半径尺度上呈聚集分布,>15cm尺度向均匀分布发展;在不同尺度上与生物活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较小影响半径范围优先路径的空间分布数量随较大影响半径范围优先路径的空间分布数量的增加而减小。结果表明,空间点格局分析能较好地反映优先路径在土壤水平空间分布的状态,并能从数学空间形态分析角度解释土壤优先路径水平空间分布与生物活动的关系,以及不同影响半径范围优先路径间的分布关系,适用于量化分析土壤优先路径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吕文星张洪江吴煜禾程金花王伟
关键词:点格局分析
有机碳质量分数对森林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及其模拟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探讨三峡库区不同森林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水分入渗的关系,将森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设定为独立变量,引入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对Horton土壤水分入渗模型进行修正。结果表明:1)不同森林植被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不同,表现为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乔灌混交林;2)初渗速率、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的差分别与土壤下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呈线性相关关系。研究还发现,Horton模型经引入土壤有机碳指标后,新模型的入渗速率与入渗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明显提高,模拟结果更逼近实测值。研究结果为同类地区森林土壤水分入渗过程预测与模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李婧张洪江程金花常丹东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壤水分入渗
北京昌平区农地土壤大孔隙特征被引量:15
2012年
研究在利用染色示踪法对北京昌平区农地的优先流发生区进行判断的基础上,采用Photoshop软件和土壤水分穿透曲线对该农地的大孔隙数量与分布特征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农地的土壤大孔隙半径主要集中在0.5~2.8mm之间,平均半径为0.695~0.711mm,大孔隙率为5.10%~22.06%。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染色区在土壤剖面上呈现出集中分布的特征,同时,染色面积比例逐渐减小。各土层染色区的稳定出流速率是未染色区的1.39~2.05倍,在大孔隙各孔径范围内,染色区的数量是未染色区的1.33~3.57倍。大孔隙的垂直分布表现出上层多、下层少的特点,其中半径小于1.5mm的孔隙占98%以上。染色区在大孔隙密度、大孔隙连通性上的优势能够使其更快地进行水分运输并更早达到稳定,因而也就更易成为优先流发生区。
王彬俨程金花张洪江孙龙张君玉马西军陆晓宇
关键词:农地优先流土壤大孔隙
重庆江津区柑橘地土壤大孔隙特征被引量:14
2012年
以重庆市江津区不同柑橘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坡面染色法标记大孔隙、利用土壤水分穿透曲线方法及Poiseulle方程分析其土壤大孔隙特征。结果表明:染色区较非染色区有更大的稳定出流速率,大孔隙使染色区的水分渗透速率较非染色区提高了1.48倍以上,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其提高程度有增大的趋势。虽然染色区较非染色区更利于水分或溶液传导,但相比非染色区,染色区水分渗透曲线的波动更大。柑橘地大孔隙孔径范围在0.3~1.7mm之间,0.3~0.7mm孔径数量虽然为104数量级,但对染色溶液优先迁移的作用较弱;实际影响染色溶液迁移的为半径大于0.7mm的土壤大孔隙;20年林龄柑橘地10-20cm土层有效大孔隙数量高于10年林龄柑橘地。半径大于1.0mm的大孔隙在水分输入初期起到迅速排导水分的作用。柑橘地土壤大孔隙率在1.5%~19.5%之间,与稳定出流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决定了稳定出流速率71.9%的变异;半径大于0.7mm的大孔隙数量与稳定出流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决定了稳定出流速率90.9%的变异。
孙龙张洪江程金花王彬俨马西军陆晓宇张君玉
关键词:大孔隙
重庆四面山4种天然林地表的糙率系数被引量:1
2013年
为探讨长江三峡库区的森林水文作用,并为三峡库区营建水土保持型森林体系提供依据,通过室内试验,用曼宁公式计算出重庆四面山4种类型天然林地坡面的糙率系数n值。对糙率系数n值的部分影响因素做出相关分析,并阐述了糙率系数n值与枯落物厚度、枯落物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从未分解层+半分解层的整体来看,4种类型天然林枯落物的糙率系数大小顺序为阔叶林(0.103 9)>针叶林(0.088 8)>针阔混交林(0.088 0)>楠竹林(0.058 0)。②糙率系数受枯落物的厚度、储量影响很大,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46、0.901,且在0.01水平(单侧)上显著相关。③糙率系数n值与枯落物厚度、枯落物储量均呈幂函数关系,糙率系数n值随枯落物厚度和储量的增加而增大。
张焜张洪江程金花
关键词:重庆四面山枯落物糙率系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