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61027)
- 作品数:19 被引量:72H指数:5
- 相关作者:周智生李君许斌陈长瑶李灿松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区域环境对贫困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影响分析——基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贫困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贫困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空间与其所处的区域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0户贫困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深入分析了贫困农户自主发展能力提升与其所在区域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贫困地区,耕地依然是农户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户出行不便、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获取量都进一步影响其自主发展能力中对外协调和交流能力的提升;农户到所在乡镇的通达性影响着其获取信息的畅通度和接受服务部门帮扶的容易度;农户文化素能的提高是提升其发展能力的关键;无论是村级环境还是乡镇环境对贫困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辐射带动能力都十分有限。
- 李君陈长瑶
- 关键词:自主发展能力贫困农户区域环境
- 滇藏茶马古道与多民族共生发展初探
- 滇藏茶马古道是自古以来横跨西南民族聚居区的民间商贸交流通道,在促进民族间贸易与民族间交流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茶马古道在促进多民族共生发展中所发挥的历史功能,对其促进所民族共生发展中发挥作用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并阐释...
- 周智生
- 关键词:民族贸易
- 社会转型期贫困农户自主发展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贫困是全球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更为严重。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贫困l司题既有其共性的一面,也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对此,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贫困的特征、农村贫困的形成机理、农村贫困测量与评估、农村反贫困对策、农村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相关研究仍存在一个明显缺陷,即从农户个体角度对贫困问题的分析还相对薄弱。我国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新时期,新的时代背景要求有新的反贫困战略理念与之对应,其中,提升贫困人口利用机会能力和实现自我发展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 李君陈长瑶
- 关键词:能力评价体系贫困农户社会转型期农村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 民国时期云南官方民族人口统计的产生与发展——从《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说起被引量:1
- 2014年
- 中华书局标点本《清史稿》卷四五四《刘锦棠传》有两处标点错误,兹按原文横排移录如下:其南缠回苦安集延淫暴久,重以彦虎奔扰,益不堪命,旦夕望我军如时雨。比至,各城阿奇木伯克、阿浑玉子巴什各携潼酪,持牛羊来犒师。(第12609页)四年,锦棠既定喀城,以次巡历叶尔羌、和阗。凡西人侨居其地者,英乳目阿喇伯十余人,印度温都斯坦五千余人,咸服其勇略,称为‘飞将军’云。(第12610)
- 张黎波周智生
- 关键词:标点本《清史稿》清史稿叶尔羌
- 全球化背景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橡胶文化景观的兴起——以西双版纳地区为例被引量:2
- 2015年
- 文章选取西双版纳全州作为大研究区,其所辖的基诺山区为具体调查点,点面结合,采用RS遥感、GIS技术、参与性农村访谈(PRA)和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西双版纳橡胶文化景观兴起的空间格局演变和过程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受全球化的影响,西双版纳地区传统稻作文化正逐渐式微,因经济利益驱动,橡胶林种植面积的急剧扩大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是橡胶文化景观兴起的主要空间机制;橡胶文化在给当地少数民族带来丰厚经济收入和促进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其生态多样性的破坏,民族发展风险性的增加,民族发展互补性的减少,民族经济共生关系的打破,民族感情和民族认同让位于经济利益,民族乡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等不利于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
- 许斌周智生
- 关键词:民族地区
- 西南边疆地区山地多民族聚居区社会空间分异与演变研究——基于桂西德峨镇的个案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在西南腹地诸多地区提出"城镇化上山"和"就地城镇化"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选取在西南山区比较有代表性的滇、黔、桂交界且有壮、彝、苗、瑶、仫佬和汉等多民族杂散居区—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县为个案研究地点,综合运用地理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来分析案例地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下导致的各民族生计方式的垂直差异,在不同的地域环境里形成了特有的劳动分异格局,并形成了地方特色鲜明的民族多元传统文化,经过一定的时空演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南山地特有的山区和坝区多民族社会空间垂直分异格局。通过研究发现,民族地区的社会空间分异的特征不同于城市社会空间分异,乡土性、族群性、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是维系山区多民族社会空间的主要因素,现代性和全球化影响下的生计转型与相应人地关系变化是多民族社会空间演变的主要机制。其次,在当下社会科学研究空间转向(Space turn)和空间研究文化转向(Culture turn)的学术背景下,挖掘了农村和边远山区少数民族文化驱动下社会空间分异的机理、要素和演进趋势,提出了多民族共生空间是新型多民族社会空间建构的新思路,这为研究多民族聚居山区和农村社会空间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 许斌周智生
- 关键词:多民族社会空间
- 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环境和驱动因素被引量:9
- 2012年
- 农户是农村居民点中重要的经济活动主体。对农户居住空间系统演变内在机制的研究,需从微观角度对农户居住区位选择演变以及相关居住活动行为进行分析。本文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制度政策的外部区域发展环境和农户的生存、生产、发展、生活需求的内部居住行为响应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因素;从居住空间偏好、建筑和迁移成本、政策引导方面,探讨了农户居住区位选择决策的驱动因素。
- 李君陈长瑶
- 关键词:农户居住区位区域发展环境居住行为区位选择
- 滇川藏毗连藏区流动人口族际关系调查与思考
- 2014年
- 滇藏川毗连藏区作为联系内地和西藏的重要通道区,历来是多民族流动人口的汇集区。近年来,随着藏区社会经济外向联系的不断增强,各民族人口流入滇藏川毗连藏区的数量和扩散地域不断扩大,流动人口与藏民之间的族际交往途径和族际关系都出现了新形貌和新动态。本文在深入该藏区调查摸底流动人口分布情形基础上,重点对族际认知态度、族际关系感知、族际通婚状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从而较全面呈现了目前滇藏川毗连藏区中流动人口的族际关系形貌及其变化动态。
- 李灿松梁海艳
- 关键词:流动人口族际关系
-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中的地域均衡与民族差异协调——以云南省为例
- 2012年
- 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面临着如何更好地实现地域均衡与民族平等发展的问题。当前,云南省在发展方面存在人均GDP排名靠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全国排名靠后、现代化水平低等问题,其它西部省市的情况也大体相似。因此,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要重视统筹兼顾西部各省区之间的扶持政策的均衡性,要以进一步实现区域均衡和民族差异协调发展为目标,构建以地域、民族、贫困程度这三重因素有机整合的问题评价体系和扶持机制,以实现西部地区的均衡、协调发展。
- 周智生
-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民族差异
- 环洱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以环洱海地区111个村庄数据为基础,从经济实力、生产力水平和产业结构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经济区位熵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对2000年以来环洱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洱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可分为海东、海西两大区,各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呈发达型、发展型和落后型村庄的空间分布差异,发达型和发展型村庄主要分布在发展条件优越的洱海沿岸和主要交通线附近。环洱海地区未来聚落优化及城镇化方向应基于现实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演进特征进行调控。
- 张磊武友德李君
- 关键词:洱海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