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EIA100409)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陈小静黄希庭郭婧吕厚超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自我
  • 1篇抑郁
  • 1篇亲密
  • 1篇亲密关系
  • 1篇自我表现
  • 1篇自我观
  • 1篇自我提升
  • 1篇自我增强
  • 1篇归因

机构

  • 2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篇吕厚超
  • 1篇郭婧
  • 1篇黄希庭
  • 1篇陈小静

传媒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心理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自我服务偏向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6
2011年
人们常将满意的结果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将不满意的结果归因为他人或环境,这种接受成功的荣誉而否认失败责任的倾向称为自我服务偏向。目前,对该偏向的理论解释并未达成统一的结论,争论主要集中在其产生是由认知驱动或动机驱动,抑或两者兼有。大量研究表明,自我服务偏向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受年龄、性别、文化、精神机能障碍等因素的影响,但对其脑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未来研究中,应拓宽对非抑郁症精神机能障碍患者的自我服务偏向研究以及不同群体自我服务偏向特点的研究;自我服务偏向的脑机制研究、跨文化研究以及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在我国的适用性也将成为未来研究的关注点。
郭婧吕厚超黄希庭陈小静
关键词:归因自我增强自我表现
自我提升还是自我验证:产生条件及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受认知资源、自我观确定性、人际关系质量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自我提升动机和自我验证动机的激活因情境而异。研究者普遍认为这两种动机对个体的影响是利弊参半的。适宜的自我提升和自我验证能够带来情绪、人际、成就等方面的好处,但与某些消极的个人特质相结合则带来不利的影响。未来研究应从不同动机的结合、毕生发展和文化差异性方面展开更深入的探讨。
付彩红吕厚超
关键词:自我提升亲密关系抑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