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547) 作品数:31 被引量:83 H指数:6 相关作者: 尹立雪 李文华 钟毓 王志刚 陆景 更多>> 相关机构: 四川省人民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评价不同心脏起搏方式对健康犬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心室位点心脏起搏对健康犬左室壁机械同步性和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集10只健康开胸比格犬基础状态和右室心尖、左室心尖、左室侧壁起搏状态一个完整心动周期的左心室全容积实时图像;同步记录左室压力时间变化曲线并获取左室射血压力和收缩期压力最大上升速率。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分析软件分别提取不同状态左室壁径向三维应变图、左室壁径向三维峰值应变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定性观察并比较不同状态左室壁各节段心肌的径向三维应变同步性。对定量参数进行配对t检验、卡方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①左室心尖或侧壁起搏状态左室壁各节段心肌的径向三维应变不同步程度较右室心尖起搏状态明显。②左室心尖或侧壁起搏状态左室壁径向三维峰值应变显著减低的心肌节段数多于右室心尖起搏状态(9/16对2/16,P〈0.05)。③左室心尖或侧壁起搏状态左室壁整体径向三维峰值应变和左室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均低于右室心尖起搏状态(P〈0.05)。④不同状态左室壁整体径向三维峰值应变分别与左室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呈线性正相关(r=0.781~0.984,P〈0.05)。结论左室心尖或侧壁起搏对健康犬左室壁机械同步性和左室功能的损害超过右心室心尖起搏。 陆景 尹立雪 王志刚 钟毓 李文华关键词:心脏起搏 心室功能 斑点追踪显像 超声辐照诱导左心室跨壁心肌力学状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观察不同强度超声辐照结合超声造影干预对比格犬左心室心肌力学状态的影响,量化评价超声辐照诱导的左心室跨壁心肌力学变化特征.方法 12只健康比格犬开胸模型,随机分为A、B两组各6只.A组:诊断型超声探头输出声能3~300 MW,采集超声辐照5 min、注射造影剂后辐照5 min和注射造影剂后20 min左心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3个完整心动周期实时灰阶图像;B组:治疗型超声探头输出声能分别为1W、2W、3W,分别采集经超声辐照5 min后左心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3个完整心动周期实时灰阶图像.应用Syngo图像工作站,分别获取3个短轴切面共18个节段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后间隔的心内膜下心肌和心外膜下心肌周向应变的时间变化曲线并测量其峰值和达峰时间.评价不同干预状态比格犬左心室心肌峰值周向应变及其达峰时间相关力学参数变化.结果 ①A组超声辐照5 min、注射造影剂后辐照5 min、20 min心内膜下心肌和心外膜下心肌峰值周向应变与基础状态比较均有增大的趋势,大多数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超声输出声能1W与基础状态比较心内膜下心肌呈增大趋势,其中4个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输出声能2W、3W与基础状态比较心内膜下心肌呈逐渐下降趋势,部分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B组相同状态相同节段心内膜下心肌和心外膜下心肌峰值周向应变的达峰时间少部分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同状态同一节段心内膜下和心外膜下心肌峰值周向应变的达峰时间有统计学差异的节段比较A组增多.结论 单纯诊断剂量超声辐照、诊断剂量超声辐照结合超声造影微泡干预以及治疗剂量超声辐照输出声能1W时可诱导左心室心肌周向应变增大,适当剂量超� 李文华 尹立雪 陆景 杨树 魏本 张红梅 苗俊旺 林薿 黎瑶关键词:超声检查 微气泡 心肌超声造影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综合运用超声及病理技术评价心肌超声造影对犬心肌局部病理损伤及力学状态的影响。方法11只开胸比格犬动物模型,采集基础状态及仅超声辐照5min(发射频率1.7/3.4MHz,机械指数1.0)后左心室短轴观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3个完整心动周期二维动态灰阶图像。再经股静脉团注声诺维5m1并予以超声辐照5min,并于辐照后即刻、20min、40min、60min各时间点分别采集前述图像。EchoPAC多参数工作站分析计算3个短轴观各节段周向应变及应变率、径向应变及应变率,同时计算常规心功能参数。取犬离体心脏行局部心肌HE染色光镜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①常规心功能参数比较,造影前后各状态犬心率、血压、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容积及舒张末容积、每搏量、心输出量、二尖瓣口前向血流流速曲线E/A、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e/a、E/e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全过程中犬生命体征平稳。②基础状态各节段周向应变及应变率、径向应变及应变率与仅超声辐照对照组及造影后各时间点比较,多数节段各参数较基础状态有一增大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见近外膜处心肌细胞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检出率21.2%),心肌纤维断裂溶解(检出率6.1%)。④透射电镜检查见线粒体在肌丝间排列规整、嵴膜清楚、质膜完整,未见肌浆网扩张;可见局部内皮细胞轻度肿胀(检出率28.6%),红细胞漏出(检出率42.9%),肌丝局限性溶解(检出率21.4%),面积不足整个视野的10o,4;未见心肌膜破坏与闰盘分离;核染色质无明显边聚。结论心肌超声造影对犬心脏整体功能及局部力学状态无显著影响,未造成严重病理损伤。 苏莉 尹立雪 王志刚 李文华 龙滨 郭智宇 沈洁 李艳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微气泡 心室功能 安全性 不同心脏激动顺序下心肌力学与血流动力学状态及超声研究进展 2008年 随着心脏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心脏不同激动顺序下心肌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变越来越受到临床心脏病学家的重视。现有的各种心脏起搏模式常常引起心脏激动顺序紊乱,导致异常的心肌力学及血流动力学效应。如何精确评价不同激动顺序下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肌力学改变及其关联关系,为选择更为生理性的心脏起搏方式提供依据,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钟毓 尹立雪 王志刚关键词:血流动力学状态 心肌力学 激动顺序 超声 心脏起搏方式 心脏病学家 健康比格犬左心室壁生物力学特征的超声速度向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应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健康雌性比格犬左心室壁短轴切面不同节段心内、外膜下心肌生物力学特征,探讨其跨壁差异与左心室壁厚度变化的关系。方法以经心外膜超声心动图分别采集25只健康开胸比格犬二尖瓣、乳头肌和心尖水平标准左心室短轴切面3个完整心动周期实时声像图。应用VVI软件提取一个完整心动周期左心室壁3个标准短轴切面整体及其短轴切面18个节段心、内外膜下心肌的径向位移、周向应变和旋转角时间序列参数,计算并比较一个完整心动周期内左心室壁不同节段和不同短轴水平心、内外膜下心肌的最大径向位移(RDmax)、最大周向应变(CSmax)、最大旋转角(RAmax)。计算并比较一个完整心动周期内左心室不同节段和不同水平的室壁最大净增厚值(△Tmax),心内、外膜下心肌最大应变差(△CSmax),心内、外膜下心肌最大旋转角差(△RAmax)。相关分析3个不同短轴水平左心室壁的△Tmax与△CSmax、△RAmax。结果①左心室壁心内膜下心肌RDmax、CSmax和RAmax均大于心外膜下心肌(P<0.05);②左心室壁△Tmax为心尖<二尖瓣<乳头肌水平,△CSmax于乳头肌水平最大,△RAmax于心尖水平最大(P<0.05);③3个标准短轴切面左心室壁△CSmax和△RAmax均与△Tmax呈直线相关(r=0.705~0.802,P<0.001;r=0.697~0.736,P<0.001)。结论健康犬左心室壁心肌力学状态存在不同水平的跨壁差异;左心室壁心、内外膜下心肌间的周向应变差异和相对周向剪切运动与左心室壁厚度变化密切有关;超声VVI技术有助于揭示犬左心室壁生物力学基本特征。 陆景 尹立雪 王志刚 钟毓 白艳 李文华 刘会若 郭智宇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左心室 生物力学 犬左前降支心外膜下层心肌冠状动脉分支角度的超声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应用高频二维灰阶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心肌超声造影以及组织病理技术观察健康比格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外膜下层心肌及心肌内冠状动脉分支情况,通过测量分支点角度,利用流体力学原理以及心脏舒缩运动的特点分析其分支结构特点与冠状动脉循环的关系,深入认识心肌血流灌注的特点。方法 (1)8只健康比格犬,常规动物术前准备,开胸制作心包吊篮模型;(2)应用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和心肌超声造影经心外膜观察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斜角支(OB)及其心肌内分支的连接和走行方向,尤其是心外膜下层心肌内分支,采集其长轴和短轴二维超声灰阶、心肌超声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实时图像,并储存;(3)图像采集后,处死比格犬,取出心脏固定后游离左心室前壁,沿LAD、OB长轴及短轴制作大体标本、组织病理切片,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心外膜冠状动脉及心肌内冠状动脉走行、连接,并摄影存图;(4)脱机应用photoshop图像分析软件分别沿所观察血管长轴和短轴的二维超声灰阶图上于LAD、OB上段(SSOB)和下段(ISOB)走行区域选取3支心外膜下层心肌内冠状动脉血管(SIMCA),测量其收缩末和舒张末与其上级主干血管夹角角度θ(θs、θd)。同时测量大体标本或组织病理切片上感兴趣区域(ROI)冠状动脉分支角度;(5)对所有进入分析的定量资料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近似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x-±s表示。LAD、OB上段和下段走行区域心外膜-心外膜下层心肌内冠状动脉分支角度三者之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同一节段舒张期和收缩期分支角度两两之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及心肌超声造影观察:比格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分支多以锐角"旋入"心外膜下层 傅英 尹立雪 李春梅 龙滨 陆景 李文华 李朝军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冠状动脉 心脏扭转运动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进展 2009年 心脏扭转运动是心脏生物力学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17世纪早期,Leonardo Da Vinci和william Harvey最先观察到了哺乳动物心脏的这种运动形式。17世纪晚期,Lower将左心室的扭转运动形象地描述为:“拧湿亚麻布式的运动”。Taber等在1996年提出的左心室旋转与扭转运动力学机制理论以及心脏扭转运动与心脏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为了加深对心脏扭转运动生物力学机制的认识,本文将回顾左心室旋转与扭转运动问题的研究进展并对现有左心室旋转与扭转运动力学机制理论作简要述评。 陆景 尹立雪 王志刚关键词:生物力学机制 动物心脏 动力学机制 左心室 单点双极选择性心脏起搏犬左心室腔内流场状态的超声观察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采用基于多普勒血流成像原理的血流速度向量标测技术观察不同位点单点双极心脏起搏状态左心室腔内流场变化。方法 9只Beagle犬开胸动物模型,分别选择性起搏右心室心尖、左心室心尖和左心室侧壁,获取不同心脏电机械兴奋状态下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标准心尖四腔、两腔和左心室长轴切面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图。通过血流速度向量工作站,得到左心室心腔内血流二维速度向量、流线和涡流成像。通过在流线成像基础上同时设置左心室心尖、乳头肌和基底水平3条取样线获取跨线速度向量分布。在心动周期6个特定时相同时观察上述3个切面血液流场状态。结果采用血流速度向量标测技术能够观察到特定时相左心室心腔内的血液流场状态,与基础窦性心律状态比较心脏起搏状态收缩期和舒张期左心室腔内血液流场的有序梯度分布和生理涡流状态遭到破坏或改变。左心室壁各位点起搏导致的左心室腔内流场异常状态均较右心室心尖起搏严重,其中左心室心尖位点起搏导致的左心室腔内流场状态改变程度较左心室侧壁起搏明显。结论选择性心室起搏导致了左心室心腔内流场状态改变,应用血流速度向量标测技术能够检测到心脏起搏导致的左心室心腔内流场变化。 尹立雪 李文华 陆景 钟毓关键词:多普勒超声检查 人工心脏起搏 左心室 急性心肌缺血单点双极起搏犬左心室功能的超声三维斑点追踪研究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室单点双极起搏对急性心肌缺血犬左心室壁心肌力学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开胸比格犬10只,分别采集基础状态、急性心肌缺血状态和缺血后右心室心尖、左心室心尖、左心室侧壁单点双极起搏状态一个完整心动周期的左心室三维全容积实时图像;同步记录左心室压力变化时间曲线并获取左心室射血压力(LVEP)和收缩期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分析软件分别提取不同状态左心室壁径向三维应变图、左心室壁径向三维峰值应变(PRS)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每搏输出量(LVSV)、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LVCO)等参数。定性观察并比较不同状态左心室壁不同节段心肌的径向三维应变同步性,线性校正并两两比较不同状态左心室功能参数;相关分析不同状态左心室壁整体径向三维峰值应变与左心室容量、压力参数。结果①左心室壁径向三维应变图可视化分析提示急性心肌缺血后心室起搏状态左心室壁机械运动不同步程度较基础状态和急性心肌缺血状态明显;②急性心肌缺血状态左心室壁整体及16个不同节段心肌的PRS,LVEF、LVCO、LVEP和do/dtmax均较基础状态减低(P〈0.05);③与急性心肌缺血状态比较,心室起搏状态左心室壁整体PRS增大(P〈0.05),而左心室容量参数、压力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不同起搏状态间左心室壁整体PRS、LVESV、LVEDV、LVSV、LVEF、LVCO、LVEP和dp/dt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不同状态左心室壁整体PRS与LVSV、LVEF和LVCO呈线性正相关(r=0.628~0.889,P〈0.05)。结论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发现心室单点双极起搏能够增强心肌缺血状态左心室壁心肌收缩力,但同时导致左心室壁机械运动 陆景 尹立雪 王志刚 钟毓 李文华关键词:三维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缺血 人工心脏起搏 左心室功能 超声乳腺导管造影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评价超声乳腺导管造影技术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病理确诊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60例,分析常规高频超声检查、超声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及钼钯X线检查的结果,比较两种超声检查的声像表现、对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的准确性,以及比较超声乳腺导管造影技术与钼钯x线对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超声乳腺导管造影检查的诊断率为85.7%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准确率的81.0%,且对乳腺导管无扩张及瘤体位于乳头附近之外的其他部位的乳头状瘤患者诊断率也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与钼钯X线检查相比较,虽然诊断的准确性无显著差异(P>0.05),但因其辐射小,诊断准确率高,易被患者接受。结论超声乳腺导管造影技术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准确性高,对人体幅射小,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郭璇妍 刘军 尹立雪关键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