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0QNA4026)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 相关作者:谭建荣刘振宇方锡武易兵周思杭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台州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接触区域可控的弧齿锥齿轮齿面建模方法
- 2011年
- 首先建立格里森制螺旋锥齿轮齿面上齿线方向上一个曲线簇的曲线方程,再结合球面渐开线方程,构建表达螺旋锥齿轮齿面的网格状的曲面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局部共轭原理,对小齿轮进行修齿计算,得到修齿后小齿轮齿面的曲面离散数据,以满足不完全共轭的啮合要求。将数据导入Pro/Engineer建立齿轮模型,并在Pro/Engineer中进行运动仿真对接触区域进行检验。上述方法简化了建模和修齿过程,并能够简便地调整接触点位置。
- 由成林刘振宇谭建荣
- 关键词:弧齿锥齿轮
- 几何与物理相结合的三维域颗粒堆积算法被引量:1
- 2011年
- 在离散元仿真和离散元与有限元耦合问题的前期准备阶段,必须快速在一个指定区域产生互不交迭的、堆积密度尽可能高的颗粒集,以模拟真实的离散状物质.文中针对三维域颗粒集的生成,提出一种几何与物理相结合的颗粒堆积移动模型.首先采用构造法在容器底部产生第一层颗粒.对于后续颗粒的移动方向,其与容器边界接触按物理学弹性碰撞理论计算;与颗粒接触按纯几何方法计算,即以连续2次接触点的法线向量的叉积向量确定新的移动方向,且使新方向有向下的趋势.该模型保证颗粒连续3次接触的目标不同,其稳定态位置快速收敛于3个支撑目标之上,从而满足颗粒静止的物理条件;颗粒间的接触检测基于容器区域规则划分的网格单元,并充分利用颗粒移动模型的特点,根据颗粒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按网格层、网格行在网格单元中寻找即将接触的颗粒.实例结果表明,最终产生颗粒集的时间与颗粒数量成线性关系,且颗粒集密度高,耗时也比较短.
- 方锡武刘振宇谭建荣
- 关键词:离散元构造法
- 基于尺寸变动度的装配序列偏差传递模型及质量评价方法被引量:8
- 2011年
- 为了准确有效地评价不同装配序列中累积偏差对产品装配质量的影响,建立基于尺寸变动度的装配序列偏差传递模型及质量评价方法,以尺寸变动度所关注的装配特征为目标特征,在构建的装配特征邻接关系矩阵和几何特征公差关系矩阵基础上自动建立偏差传递模型,根据偏差传递过程求解累积偏差确定尺寸变动度。设计人员可据此获得装配质量最优的装配序列,同时可对零件设计公差进行改进。以人造宝石专用加工机床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周思杭刘振宇谭建荣
- 边界特征保持的网格模型分级二次误差简化算法被引量:8
- 2012年
- 在参考张量投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二次误差简化算法,提出一种边界特征保持的几何网格模型分级二次误差简化算法.首先根据张量投票理论对三角网格顶点进行面点、边点、角点类型分类;然后对各边对按照二次误差简化算法进行边折叠代价计算;再将分类顶点按照设定的等级权重加入边对折叠代价中,从而保证渐进式简化过程中能够对顶点进行分级简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能实现渐进简化,而且能按需保留模型的整体特征和细节特征.
- 易兵刘振宇谭建荣
- 关键词:网格简化渐进网格
- 基于混合法的二维域颗粒堆积算法被引量:2
- 2011年
- 针对二维域颗粒集生成,提出一种将传统的颗粒集生成方法——构造法和动态法相结合的新算法,称之为混合法.根据颗粒下落堆积时接触的2种不同目标,分2种情形计算颗粒与目标接触之后的移动方向:当与颗粒接触时,采用纯几何方法计算新方向,即两颗粒接触点切线向下的方向,颗粒按此方向移动近似接近动态法物理规律;当与容器边界接触时,根据弹性碰撞理论计算新方向,颗粒按此方向移动符合动态法物理规律.颗粒下落堆积时的接触检测基于构造法前沿元素.最终生成颗粒集的时间与颗粒数量成线性关系,且耗时短、密度高.
- 方锡武刘振宇谭建荣
- 关键词:离散元动态法构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