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61078)

作品数:26 被引量:189H指数:8
相关作者:朱志玲王重玲程淑杰贾国平白林波更多>>
相关机构:宁夏大学银川能源学院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社会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生态
  • 9篇中部干旱带
  • 9篇宁夏中部干旱...
  • 9篇干旱
  • 9篇干旱带
  • 4篇人口
  • 4篇生态系统
  • 4篇生态系统服务
  • 4篇土地利用
  • 4篇基于GIS
  • 3篇人居
  • 3篇人居环境
  • 3篇生态系统服务...
  • 3篇农村
  • 3篇城镇化
  • 2篇新型城镇化
  • 2篇移民
  • 2篇载力
  • 2篇人类活动强度
  • 2篇生态补偿

机构

  • 25篇宁夏大学
  • 6篇银川能源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银川大学

作者

  • 23篇朱志玲
  • 10篇王重玲
  • 8篇程淑杰
  • 4篇贾国平
  • 3篇王梅梅
  • 3篇白林波
  • 3篇吴咏梅
  • 3篇刘亚亚
  • 2篇吴启蒙
  • 1篇吴伟
  • 1篇米文宝
  • 1篇刘小鹏
  • 1篇王林伶
  • 1篇杨美玲
  • 1篇韩莉
  • 1篇王婷
  • 1篇王晓涛
  • 1篇张芳霞
  • 1篇王婷
  • 1篇张敏

传媒

  • 7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新疆农垦经济
  • 2篇宁夏大学学报...
  • 2篇西部大开发(...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沙漠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宁夏工程技术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农业科学研究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宁夏隆德县生态补偿研究被引量:23
2014年
以隆德县2011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宁夏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对隆德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益范围进行划分,通过对隆德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测算,确定其生态系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结果表明,隆德县总生态服务价值约为30.298亿元,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的贡献达到80.85%,其次为农田,再次为草地和水域;隆德县生态补偿的最终价值约为7.084亿元,森林生态系统补偿价值约为6.447亿元,占总补偿价值的91%。完全符合退耕还林以来"生态立县"建设的发展目标,但是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补偿价值偏小,建议今后保持森林生态系统良好发展的同时,加强草地生态系统建设。
王重玲朱志玲王梅梅程淑杰路彩玲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态补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功能区划
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沙漠化评价被引量:13
2013年
本文基于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沙化现状,进行土地沙化敏感性和沙漠化控制重要性评价。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沙化敏感性分为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轻度敏感和不敏感5级。极敏感区主要集中在与腾格里沙漠接壤的沙坡头区的北部边缘地带,高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与毛乌素沙地接壤的盐池县、灵武市和红寺堡区的大部分地区,中度敏感区广泛分布于土地沙化极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的周边地区,轻度敏感区呈带状分布于中度敏感区的四周,不敏感区分布在中部干旱带最南端地区。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沙漠化控制重要性分为极重要、重要、较重要和不重要4级。极重要地区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的沙坡头区,重要地区分布于毛乌素沙地西部的盐池县、灵武市和红寺堡区的大部分地区,较重要地区主要在海原、同心等县域,不重要地区面积较小,呈带状分布,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沿河地带和最南部。
王梅梅朱志玲吴咏梅
关键词:土地沙漠化宁夏中部干旱带
宁夏清水河产业带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耦合发展空间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为研究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的协调性问题,以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耦合发展为视角,建立宁夏清水河产业带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发展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与耦合发展度模型,对该区10个县(区)单元的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整体协调度处于磨合阶段,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力显著,但并没有达到协调水平,协调度最高的是同心县,最低的是红寺堡区;(2)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整体发展度处于中等水平,且空间格局差异较大,耦合发展度最高的是沙坡头区,最低的是红寺堡区;(3)依据耦合协调度与发展度的组合可将研究区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发展耦合关系分为高发展协调区、高发展磨合区、中发展拮抗区、低发展拮抗区4种类型。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因城因地采取差别化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王重玲朱志玲程淑杰王利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房地产业
宁夏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空间格局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文章以宁夏19县区为基本研究单元,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质量、公共基础设施指标、生态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IS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宁夏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探讨其空间格局特征。结果显示:宁夏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差异明显,整体呈现"北高南低"的不均衡态势;经济环境是影响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首要因素,社会环境、城市服务环境与生态环境对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根据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四大类型区。
任凯丽朱志玲受梦婷
关键词:人居环境质量主成分分析法
移民生计策略变迁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被引量:22
2016年
针对生态移民工程实施以来,农户生计策略发生变化的现实,以我国最大的异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红寺堡区为例,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与生态足迹法,利用典型村入户调查数据,从农户生计的策略变迁及其生态效应出发,探析农户生计策略对生态环境的作用路径及结果。研究表明:1)红寺堡区移民生计策略类型差异显著,可分为纯农业型、农业主导型、兼业型、非农主导型、非农业型五种类型,移民前后对比发现,移民搬迁促进了农户生计由单一化向多样化、非农化转变;2)随着移民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纯农业型、农业主导型农户比重缩小,非农业主导型、非农业型农户比重增大,移民生计非农化和多样化趋势不断增强;3)移民人均生态足迹由移民前的0.944 hm2/人下降到移民后的0.618 hm2/人,随着非农化水平的提高,农户对耕地、草地、林地资源的依赖性降低,而对水域、化石能源用地、建筑用地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4)移民的生产和消费行为是农村环境变化的直接驱动力,家庭生产和消费方式向环境友好型转变,有利于生计策略的调控与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建立。
贾国平朱志玲王晓涛邓慧丽裴银宝
关键词:生计策略生态效应农村环境
宁夏中部生态移民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解译宁夏中部红寺堡区1989年、1999年、2006年、2012年TM遥感影像,获取该区域生态移民前后4期土地利用数据,对1989~2012年以来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时间段的土地利用变化差异性显著。1989~1999年,由于大规模的土地开荒和红寺堡灌区的建设,耕地面积持续增加,同时该区域开始有了水浇地,而林草面积相应减少;1999~2006年,由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耕地中的旱地被逐渐退耕为草地或发展为水浇地,林草面积开始由减少转为增加,区域土地利用开始合理化;2006~2012年,随着生态移民工程和生态建设工程的成熟发展,林草覆盖面积进一步增加,水浇地面积继续稳步增加,而未利用地和旱地面积持续下降。研究结果为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生态移民工程的进一步顺利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路彩玲朱志玲王重玲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遥感GIS空间分析
基于“省公顷”足迹变化的泾源县生态补偿定量评价被引量:8
2013年
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对协调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南部泾源县为研究对象,利用RS和GIS相关技术分析泾源县2003年、2007年和2011年三期TM遥感影像图,解译研究区三期的土地利用变化。采用改进的生态足迹"省公顷"模型,结合宁夏平均生产力计算了适合于研究区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得出泾源县生态盈余在时间上的分异特征,以2011年生态足迹效率为基准,综合农业生态足迹效率补偿、直接受益损失补偿和生态盈余动态评价补偿,对泾源县生态补偿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泾源县自2003年后,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集中在牧草地、林地和建设用地。2003年、2007年和2011年泾源县的人均生态盈余分别为-0.248hm2,0.159hm2和1.580hm2。较为合适的补偿标准为:年户均补偿9 669元,年人均补偿2 627元,生态补偿总额为26 610万元。研究结果以期为泾源县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程淑杰朱志玲王林伶王重玲
关键词:生态补偿生态足迹
基于Landsat TM/ETM的银川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应用1999年、2006年和2011年3期Landast TM/ETM数据的热红外波段数据反演银川市地表亮温,并对绝对亮温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相对亮温。结果表明,1999—2011年,银川市热岛范围逐步扩大,强度逐渐增加,其中金凤区热岛效应不断加剧,西夏区和兴庆区的热岛效应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变化十分明显。从空间分布来看,热岛效应主要发生在西夏区的工业区,金凤区的经济开发区和兴庆区的商业区。热岛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工业发展变化、道路建设和建成区面积增加等。
孙鹏韩沐汶白林波赵文婷王旭升
关键词:热岛效应TMETM
基于GIS的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利用生态安全动态评价被引量:9
2017年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宁夏中部干旱带为例,针对研究区实际生态问题,基于RS和GIS技术,构建"隐患—状态—免疫"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与综合指数模型,实现了30m×30m栅格水平可视化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4—2014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和区域政策的实施结果一致。草地、林地面积急剧扩大,旱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持续下降,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变化不大,水浇地面积呈缓慢增加趋势。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与研究区实际,采用聚类法,将研究区土地利用安全分为5个等级:生态安全区(Ⅰ)、生态较安全区(Ⅱ)、生态临界安全区(Ⅲ)、生态不安全区(Ⅳ)和生态极不安全区(Ⅴ)。研究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指数从2004年的-0.12上升为2014年的0.03,整体状态呈变好趋势,但ESI指数仍小于0.1,处于临界安全状态。具体表现为:Ⅰ级乡镇从4个增加为5个、Ⅱ级区从10个增至11个、Ⅲ级乡镇从13个减少为12个、Ⅳ级乡镇从5个减少为4个、Ⅴ级乡镇从8个减少为7个,针对评价结果分析其动态演变机制。通过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利用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期为宁夏境内生态移民区选址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程淑杰王重玲王婷朱志玲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安全宁夏中部干旱带GIS
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文章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数据统计方法,分析了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研究表明,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形态主要表现为团状、串珠状、环状、树枝状、星点状等形式。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具有"整体分散,相对集中"的空间结构特征。移民点是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平原灌区及山区库井灌区移民点规模最大,而山区、丘陵及台地移民点规模较小。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与区域环境关系密切,地形地貌、交通条件、水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是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及生态移民工程的顺利进展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王重玲朱志玲白林波路彩玲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宁夏中部干旱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