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710)

作品数:10 被引量:51H指数:5
相关作者:朱熊兆彭素芳李婷马秀玲张逸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母爱剥夺
  • 4篇甲基化
  • 4篇成年
  • 3篇抑郁
  • 3篇大鼠行为
  • 2篇多巴
  • 2篇多巴胺
  • 2篇抑郁样
  • 2篇应激
  • 2篇逆转
  • 2篇逆转录
  • 2篇逆转录聚合酶...
  • 2篇转录
  • 2篇纹状体
  • 2篇酶链反应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隔核
  • 2篇合酶
  • 2篇伏隔核

机构

  • 10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10篇朱熊兆
  • 6篇彭素芳
  • 5篇李婷
  • 5篇马秀玲
  • 3篇张逸
  • 3篇张晟
  • 2篇薛亮
  • 2篇白玫
  • 2篇张丽
  • 1篇周晟
  • 1篇蚁金瑶
  • 1篇王玉婷
  • 1篇蔡琳
  • 1篇章晨晨

传媒

  • 5篇中华行为医学...
  • 3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应激方式引发的抑郁大鼠行为特征比较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了解经历不同类型的应激后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差异。方法将新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母爱剥夺应激组(27只)、慢性温和应激组(29只)、双重应激组(31只)和正常对照组(30只)。母爱剥夺组大鼠于出生后即接受母爱剥夺应激,慢性温和应激组大鼠在成年后接受慢性温和应激,双重应激组大鼠先接受母爱剥夺应激,成年后再接受慢性温和应激,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实验处理。采用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偏爱实验作为评估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指标。结果在强迫游泳实验中,母爱剥夺组[(119.30±65.56)s]、慢性温和应激组[(145.00±80.24)S]及双重应激组[(170.03±61.75)S]大鼠静止漂浮时间长于对照组[(81.14±52.40)s,F=11.53,P〈0.01],其中双重应激组长于母爱剥夺应激组(P〈0.01),慢性应激组和双重应激组、母爱剥夺组大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糖水偏爱实验中,慢性温和应激组[(0.43±0.28)]、双重应激组[(0.50±0.26)]和对照组[(0.54±0.28)]大鼠的糖水偏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3,P〉0.01),母爱剥夺组[(0.32±0.22)]的糖水偏爱率低于对照组和双重应激组(均P〈0.05);雌、雄大鼠的静止漂浮时间和糖水偏爱率在不同应激方式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种应激方式均可导致大鼠表现出某种抑郁样行为。不同应激方式所致的抑郁样行为在不同性别的大鼠间无差异。
张丽朱熊兆白玫张逸张晟薛亮周晟蚁金瑶
关键词:应激抑郁样行为强迫游泳实验性别差异
母爱剥夺的成年大鼠伏隔核DNA甲基转移酶的表达
2010年
目的 探讨DNA甲基化是否参与调控伏隔核多巴胺受体2(DRD2)基因表达,探索DNA甲基转移酶(Dnmts)是否参与调控DRD2基因的表达.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16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母爱剥夺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母爱剥夺组大鼠于授乳期每天接受6 h母爱剥夺,12周龄时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伏隔核DRD2受体、DNA甲基转移酶mRNA表达水平.结果 母爱剥夺组大鼠脑内伏隔核DRD2 mRNA表达水平(1.25±0.06)低于对照组(1.15±0.07 t=2.83,P〈0.05) 母爱剥夺组大鼠和对照组大鼠脑内伏隔核DNA甲基转移酶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17±0.10和1.17±0.14(t=-0.14,P〉0.05) DNA甲基转移酶3a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18±0.07和1.20±0.16(t=0.39,P〉0.05) DNA甲基转移酶3b无法检测.结论 DNA甲基化可能不参与调控伏隔核DRD2基因的表达.
李婷朱熊兆马秀玲彭素芳张晟
关键词:伏核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海马5-羟色胺受体4及let-7a在双重应激诱发大鼠抑郁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研究双重应激对大鼠行为及其海马内5-羟色胺受体4(HTR4)及microRNAlet-7a水平的影响,探索海马内HTR4及let-7a的基因表达异常是否参与双重应激诱发抑郁的过程,及let-7a是否参与海马内HTR4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将新生sD雄性大鼠,按窝别随机分为双重应激组(DS组,n=6)和正常对照组(C组,n=6)。DS组大鼠于出生后即接受两周母爱剥夺应激处理,至10周龄时再接受3周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处理,C组大鼠不接受任何实验性处理;待大鼠13周龄时,采用旷场试验、强迫游泳及糖水偏爱实验评定两组大鼠的抑郁水平,并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内let-7a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内HTR4的蛋白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Ds组大鼠在旷场试验中的直立次数较少[分别为(19.00±5.73)次及(7.50±2.35)次](P〈0.05),DS组大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静止漂浮时间较长[分别为(70.33±1.16)S及(110.17±1.72)s](P〈0.05),DS组大鼠在糖水偏爱实验中的糖水偏爱率较低[分别为0.80±0.73及0.52±0.26](P〈0.05),DS组大鼠海马内HTR4蛋白水平降低[分别为(1.44±0.38)及(0.46±0.29)](P〈0.01),let-7a水平较高[分别为(0.04±0.01)及(1.58±0.27)](P〈0.01);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大鼠糖水偏爱率与其海马内let-7a表达量呈负相关(r=-0.653,P〈0.05),与其海马内HTR4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r=0.774,P〈0.01),大鼠海马内let-7a与HTR4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r=-0.803,P〈0.01)。结论DS可诱发大鼠抑郁样表型,影响大鼠海马内HTR4及let-7a的基因表达;大鼠海马内HTR4及let-7a可能参与调节其快感体验能力;let-7a可能参与海马内HTR4基因表达的调控。
薛亮朱熊兆白玫张逸张丽王玉婷
母爱剥夺对成年大鼠行为及多巴胺受体2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母爱剥夺对大鼠脑伏隔核多巴胺受体2(DRD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索DNA甲基化是否参与调控DRD2基因的表达。方法20只新生大鼠被随机分为母爱剥夺组(8只)和对照组(12只),母爱剥夺组大鼠于哺乳期每天接受6h母爱剥夺;12周龄时,采用旷场试验评估大鼠的焦虑水平和探索能力,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伏隔核DRD2受体mRNA表达水平,用亚硫酸测序法检测DRD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结果(1)母爱剥夺组爬行总格数[(24±8)个]和直立次数[(10.1±2.0)次]少于对照组[分别为(44±8)个,(15.8±1.8)次;t=-5.12和-2.11,P〈0.01~0.05]。(2)母爱剥夺组大鼠脑内伏隔核DRD2mRNA表达(0.224±0.064)低于对照组(0.587±0.099;t=-7.50,P〈0.05);两组DRD2基因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爱剥夺大鼠成年以后在新奇环境中的焦虑水平增加,探索能力下降;母爱剥夺影响大鼠多巴胺系统DRD2基因表达,而DNA甲基化不参与调控基因表达。
朱熊兆李婷马秀玲彭素芳章晨晨
关键词:多巴胺D2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伏隔核
母爱剥夺对成年大鼠情绪及多巴胺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母爱剥夺对雄性大鼠成年后情绪及脑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DNA甲基化是否参与调控DAT基因的表达。方法:新生幼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出生后第1至14天,每天母子分离6h。12周龄时,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旷场实验评定2组大鼠的情绪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纹状体DAT mRNA表达水平,亚硫酸测序法检测DAT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结果:实验组大鼠在新异环境中的探索能力下降、焦虑水平较低,大脑纹状体DAT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AT基因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爱剥夺对雄性大鼠成年后的情绪有持久的影响,且抑制纹状体DAT mRNA的表达;DNA甲基化可能不是DAT表达下降的机制。
朱熊兆彭素芳马秀玲李婷
关键词:母爱剥夺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DNA甲基化
母爱剥夺对大鼠行为及纹状体前列腺凋亡反应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研究早期母爱剥夺对大鼠成年后的抑郁水平及纹状体前列腺凋亡反应蛋白(par-4)表达的影响,以及甲基化是否参与par-4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幼鼠按窝分为母爱剥夺组和对照组,每组17只;母爱剥夺组仔鼠在出生后的第1~14天,每天接受6h母子分离,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实验处理;13周龄时,采用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偏爱实验测定大鼠的抑郁水平,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纹状体par-4及多巴胺受体2(DRD2)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采用亚硫酸盐测序法检测par-4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结果母爱剥夺组大鼠漂浮时间[(152.80±74.21)S]较对照组[(63.80±80.55)s]延长,糖水偏爱率(0.454-0.23)较对照组(0.69±0.25)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9,P〈0.05;t=-2.57,P〈0.05);母爱剥夺组大鼠纹状体内par-4(0.02±0.02)及DRD2mRNA表达量(0.11±0.09)分别为对照组[(0.04±0.02)、(0.32±0.21)]的0.53倍和0.31倍;母爱剥夺组大鼠par-4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8,P〉0.05)。结论母爱剥夺能引发大鼠抑郁样行为表现,并能抑制纹状体par-4的表达,基因甲基化可能不是其调控机制。
彭素芳朱熊兆张晟张逸
关键词:抑郁纹状体甲基化
前列腺凋亡反应蛋白-4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疾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前列腺凋亡反应蛋白-4(Par-4),由Sells等从前列腺癌细胞中分离出来。人类par-4基因位于染色体12q21上,蛋白质分子量约为38KDa,含442个氨基酸残基,有三个重要的功能区:羧基末端的亮氨酸拉链区(LZ),及氨基末端的核定位序列(NLS)NLS1和NLS2。
彭素芳朱熊兆
关键词: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氨基酸残基前列腺癌细胞亮氨酸拉链
早期经历影响个体成年后行为的表观遗传学机制被引量:18
2009年
既往研究已证实早期经历与个体成年后的行为密切相关,然而早期经历对个体成年后的行为产生长期影响的分子生物机制并不清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因素在早期经历调控成年个体行为中发挥了重要功能。表观遗传是研究没有DNA序列变化,但是可遗传和可逆转的基因组功能的调控。本文试图从早期经历参与调控个体成年后行为表现以及基因表达的相关表观遗传学修饰进行综述。
李婷朱熊兆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HPA轴
母爱剥夺雄性大鼠成年后的行为特征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研究经历了新生期母爱剥夺应激的雄性大鼠成年以后的行为特征。方法在SD大鼠出生后的第1天,随机分为实验组(16只)和对照组(14只)。实验组在出生后第1~14天,每天接受6h(9:00~15:00)的母爱剥夺,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出生后第21天断乳并分笼饲养直至第10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高架十字迷宫、旷场实验对2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焦虑水平、探索行为进行评定。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实验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的时间[(83.66±22.91)s]明显长于对照组[(56.98±20.89)S,t=3.32,P〈0.05],穿越平台的次数实验组[(2.56±1.55)次]明显少于对照组[(4.21±1.58)s,t=2.89,P〈0.05],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实验组[(25±9.52)s]少于对照组[(32.87±8.27)S,t=2.39,P〈0.05];旷场实验中,实验组大鼠爬行的总距离[(17.41±2.24)m]明显短于对照组[(22.86±2.89)m,t=5.81,P〈0.01],而在中央格停留的时间2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2.38,P〉0.05);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实验组在开臂中停留的时间长于对照组大鼠(u=2.35,P〈0.05),进入开臂的次数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u=-0.99,P〉0.05),进入闭臂次数实验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大鼠(u=2.351,P〈0.05)。结论经历了新生期母爱剥夺的雄性大鼠成年以后的行为能力在多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马秀玲朱熊兆李婷彭素芳蔡琳
关键词:母爱剥夺SD大鼠
母性行为对子代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基因甲基化机制
2010年
个体生理、心理的发育,除了受基因的调节以外,还受到早期生活经历的影响。近年来,环境与基因的交互作用在个体心理发育中的作用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其中母性行为作为个体早年生活中最重要的经历,其对子代心理发育的影响已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母性行为存在于人类和动物之中,属于一种本能行为。在动物中,大多数研究者采用老鼠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其母性行为及其作用。
马秀玲朱熊兆
关键词:基因甲基化母性行为应激反应子代心理发育早年生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