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479)

作品数:9 被引量:127H指数:7
相关作者:谢仁国王古衡邢树国茅天李玉周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宜兴市人民医院台州市博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7篇远端
  • 6篇桡骨远端
  • 5篇远端骨折
  • 5篇关节
  • 4篇桡骨远端骨
  • 4篇桡骨远端骨折
  • 3篇术后
  • 3篇桡骨骨折
  • 3篇内固定
  • 2篇预后
  • 2篇远端关节内骨...
  • 2篇切开
  • 2篇切开复位
  • 2篇桡骨远端关节...
  • 2篇腕关节
  • 2篇内骨折
  • 2篇康复
  • 2篇固定术
  • 2篇关节内

机构

  • 9篇南通大学
  • 1篇舟山市中医骨...
  • 1篇武警浙江省总...
  • 1篇宜兴市人民医...
  • 1篇济宁市第二人...
  • 1篇台州市博爱医...

作者

  • 9篇谢仁国
  • 6篇王古衡
  • 5篇邢树国
  • 4篇茅天
  • 4篇李玉周
  • 3篇张宇轩
  • 1篇刘善飞
  • 1篇张昌军
  • 1篇王晓东
  • 1篇胡玉明
  • 1篇李玉前
  • 1篇刘佳佳
  • 1篇陈亚兰
  • 1篇侯建伟
  • 1篇黄斌
  • 1篇吴维国
  • 1篇金成

传媒

  • 5篇中华手外科杂...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桡骨短缩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桡骨短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4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1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桡骨短缩距离在4mm以上的患者作为桡骨短缩组(n=23),将桡骨短缩距离在4mm以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58),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桡骨短缩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术中植骨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型骨折患者的桡骨短缩发生率与B型骨折患者比较明显较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手术人路、内固定物的选择、末次随访掌倾角、尺偏角及Fernandez评分优良率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具有较高的术后桡骨短缩发生率。采用手术对其进行治疗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可能导致桡骨短缩的影响因素进行干预。
金成谢仁国
关键词:桡骨短缩骨折
不同桡骨远端骨折分型方法中骨折类型与预后功能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6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骨折分型方法中不同桡骨远端骨折类型与预后功能的关系,分析各骨折类型预后特点及适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12月诊治并获完整随访的173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资料,统计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性别、侧别及治疗方法选择的情况。研究根据术前X线片对每例骨折采用AO分型和Frykman分型方法分型,关节内骨折同时采用Mayo分型法进行分型,并统计各型的分布。末次随访时测量腕关节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旋前、旋后活动角度及手腕握力,并采用上肢功能评分表(DASH)评价上肢功能。结果173例患者术后获12~60个月(平均23.0个月)随访。AO分型C2型、C3型骨折患者的腕关节尺偏角(24.9°±8.2°、21.3°±7.3°)均明显小于A2型(33.3°±10.3°)与B1型(34.5°±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测量指标在Frykman分型中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Mayo分型Ⅳ型骨折腕关节掌屈角(39.7°±12.6°)明显小于关节外骨折(46.7°±10.4°)和Ⅰ型(49.2°±9.5°),Ⅳ型腕关节尺偏角(23.1°±9.3°)明显小于关节外骨折(31.3°±9.9°),以上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线过关节面碎裂及移位明显者需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AO分型中C2和C3型需注意改善腕关节尺偏角,Frykman分型需重视伴有尺骨茎突骨折的处理,Mayo分型Ⅳ型需注意掌屈和尺偏角的恢复。
王古衡谢仁国潘张军茅天邢树国张昌军张宇轩李玉周
关键词:桡腕关节桡骨骨折
三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离体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比较分析克氏针、空心加压螺钉与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将18例成人上肢防腐标本制作成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模型,随机分成3组,分别进行克氏针、空心加压螺钉和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并将3组标本置于生物力学测试机上进行轴向压缩实验,测定每例标本骨折线发生垂直移位、水平移位和完全破坏时的压缩载荷。结果掌侧锁定接骨板组、空心加压螺钉组和克氏针组的垂直移位压缩载荷分别为(808.8±25.0)N、(404.2±26.0)N和(243.1±23.5)N;水平移位压缩载荷分别为(1196.1±114.8)N、(439.5±28.7)N和(323.7±20.4)N;破坏压缩载荷分别为(1333.6±139.3)N、(463.1±31.7)N和(348.2±20.4)N。三组之间的垂直移位、水平移位和破坏压缩载荷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稳定性优于克氏针,次于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
胡玉明谢仁国邢树国王古衡茅天
关键词:生物力学内固定器桡骨远端骨折
一种新的泪滴角测量方法及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泪滴角(teardrop.gle,TDA)测量方法,并分析腕关节屈伸位置不同对测量值的影响。方法过泪滴的顶点以最短距离向月骨作线段与月骨相交于一点,过该点以月骨近端关节面的弧为基础做圆,将过该点的圆的切线作为泪滴的中轴线。其与桡骨纵轴线的夹角为TDA。本研究收集60个正常腕关节侧位片,根据摄片时腕关节背伸、中立和掌屈位将其分成三组,分别采用以上方法测量TDA,并分析腕关节屈伸对TDA测量有无影响。结果TDA值:背伸位为(53.39±5.88)°、中立位(53.54±6.49)°、掌屈位(52.86±5.44)°,三组侧位片TDA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的方法简单、易操作,不受腕关节屈伸位摄片的影响,可进行临床推广。
李玉周谢仁国茅天王古衡邢树国张宇轩任汉儒刘佳佳
关键词:腕关节X线测量方法
桡骨远端骨折分型与月骨形态学分型的关系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与月骨形态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了解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规律,并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22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标准X线正、侧位片,将桡骨远端骨折按AO和Mayo分型,月骨形态按Antuna Zapico分型;采用统计分析桡骨远端骨折类型与月骨形态间的相关性。结果桡骨远端骨折AO—B型与Antuna Zaplco月骨形态学分型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9),而A型和C型与月骨分型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A=0.226;PC=0.238);桡骨远端骨折Mayo分型与Antuna Zapico月骨形态学分型之间无相关性(P=1.77)。结论AO-B型桡骨远端骨折与Antuna Zapico月骨形态学分型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但AO—B1—3型桡骨远端骨折与对应的Antuna ZapicoⅠ~Ⅲ型月骨形态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其临床意义需进一步研究。
李玉周谢仁国王古衡
关键词:桡骨骨折月骨形态学
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影响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243例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转归进行分析,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术后6个月肘关节功能。结果 Mayo评分优71例,良102例,可54例,差16例,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1.19%。开放性骨折、骨折至手术时间>7 d、AO分型B和C型、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合并骨折、肢体肿胀、并发症对术后肘关节恢复产生不利影响(OR均<1,P<0.05),术后2周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有利提高术后肘关节恢复(OR=1.533,P<0.05)。开放性骨折、AO分型C型、神经损伤不利于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OR=0.719、0.706、0.728,P<0.05),术后早期锻炼对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OR=1.468,P<0.05)。结论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主要受到骨折损伤程度相关因素影响,术前应综合评定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而早期进行运动康复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
吴维国黄斌罗靖致谢仁国
关键词:肱骨远端骨折肘关节功能运动康复
C型桡骨远端骨折掌侧内固定中接骨板不同位置对疗效影响被引量:33
2016年
目的 分析比较C型桡骨远端骨折掌侧内固定治疗中,接骨板不同位置(与分水岭间关系)对愈后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C型(AO分型)并接受掌侧内固定治疗的患者53例.研究中根据Soong分级标准在X线侧位片基础之上,将接骨板与桡骨远端分水岭的关系分为0级、1级、2级三个等级,并随访调查.随访内容:影像学参数(Teardrop角、掌倾角、尺倾角、尺骨变异),腕关节活动度(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旋前、旋后),手部握力,DASH评分,有无并发症.然后统计分析不同Soong分级组别之间,各测量指标有无差异.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21.1个月(12-39个月),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已愈合,未发现内固定治疗相关并发症,不同Soong分级间各测量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组C型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治疗中,接骨板放置不同Soong等级间愈后功能和影像学参数无明显差别,但如有条件接骨板应尽量放置于分水岭以近.
王古衡谢仁国茅天邢树国陈亚兰李玉周张宇轩
关键词:桡骨骨折
影响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1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持续随访,术后3个月进行影像学和腕关节功能评分,分析临床及康复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影像学评分优47例(42.73%)、良30例(27.27%)、可21例(19.09%)、差12例(10.91%);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40例(36.36%)、良35例(31.82%)、可17例(15.45%)、差18例(16.36%)。术后3个月旋前恢复率最高,其次为尺偏、桡偏、掌屈、背伸、旋后。年龄≥60岁、AO分型复杂、合并同侧其他骨折、术中复位欠满意的患者术后影像学评分较差(P<0.05);年龄≥60岁、女性、AO分型复杂、合并同侧其他骨折、术中复位欠满意、术后开始锻炼时间的患者术后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较差(P<0.05)。年龄、AO分型、合并同侧其他骨折为骨折复位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年龄、合并同侧其他骨折为功能恢复的独立性危险因素,术后开始锻炼时间为功能恢复独立性保护因素(P<0.05)。结论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及功能恢复预后受到年龄、合并骨折、骨折类型的影响,术后早期锻炼并不会影响骨折复位且可明显提高术后功能恢复效果。
刘善飞谢仁国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功能康复锻炼预后
双头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舟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通过对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研究,探讨影响双头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舟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2007年12月至2012年8月,应用3.0mmAO双头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舟骨骨折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5~55岁,平均32.7岁。按照AO分型:B1型8例,B2型10例,C2型1例,C3型1例。随访内容包括腕关节功能客观指标:主动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 AROM)、前臂旋转活动度、握力、捏力;影像学指标:腕高比(carpal height ratio,CHR)、舟月骨间角(scapholunate angle,SLA)、螺钉与舟骨长轴之间的夹角、螺钉与骨折线之间的夹角。对随访数据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比较腕关节功能客观指标与影像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访时间10~44个月,平均21.7个月。通过对腕关节功能客观指标和影像学指标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发现在所测量值范围内握力和螺钉与舟骨长轴之间的夹角呈正相关关系(P=0.04,r=0.47);旋后和舟月骨间角呈正相关关系(P=0.04,r=0.45);前臂旋前和腕高比呈负相关关系(P=0.01,r=-0.54)。结论在本研究测量值范围内,握力和螺钉与舟骨长轴之间的夹角、旋后活动度和舟月骨间角呈正比;前臂旋前活动度和腕高比呈反比。结合研究结果,建议在临床应用双头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舟骨骨折时应尽量把螺钉放置在舟骨的居中位置,同时注意舟月骨间角、腕骨高度的恢复。
侯建伟谢仁国李玉前王晓东王古衡邢树国
关键词: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