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2009080)

作品数:9 被引量:130H指数:5
相关作者:杨楠王本国林棉陆兵勋刘树学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出血
  • 8篇微出血
  • 8篇脑微出血
  • 4篇血管
  • 4篇血管病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脑血
  • 4篇脑血管
  • 4篇脑血管病
  • 4篇梗死
  • 3篇血性
  • 3篇缺血
  • 3篇脑血管病患者
  • 3篇患病
  • 3篇患病率
  • 3篇急性
  • 3篇急性缺血性
  • 3篇病患
  • 2篇证候

机构

  • 9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林棉
  • 9篇王本国
  • 9篇杨楠
  • 4篇陆兵勋
  • 3篇刘树学
  • 3篇吴宗艺
  • 3篇钟原
  • 2篇何宇峰
  • 2篇何丽
  • 2篇彭慧渊
  • 2篇汪峰
  • 1篇曾静
  • 1篇潘速跃
  • 1篇曾伟英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新中医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与脑微出血及其它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0
2011年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HT)与脑微出血(CMB)及其它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并探讨其预防方法。方法选择自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附属医院及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神经内科连续住院、资料完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48例.登记患者的基线资料,行MRI GRE-T2*WI扫描,检查CMB的患病率和HT的发生率。以HT为因变量,其它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索HT的影响因素。结果急性脑梗死348例患者中发生HT35例(10.06%),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213例患者中发生HT19例(8.92%),心源性脑栓塞28例患者中发生HT11例(39.29%1,不明病因脑梗死19例患者中发生HT5例(26.32%1.腔隙性脑梗死88例患者中无HT发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T的危险因素为心源性脑栓塞(OR=5.338,95%CI:1.926~14.796.P=-0.001)、不明病因脑梗死(OR=6.843,95%CI:1.848-25.346,p=-0.004)及NIHSS评分(OR:1.181,95%CI:1.085~1.284,P=-0.000),低密度脂蛋白为保护性因素(OR=0.637,95%CI:0.414-0.979,P=-0.040)。结论急性脑梗死后HT在不同亚型脑梗死中发病率不同,心源性脑栓塞中HT发病率最高。HT的危险因素为心源性脑栓塞、不明病因脑梗死及NIHSS评分,低密度脂蛋白为HT的保护性因素,CMB与HT没有明显相关性。
王本国林棉杨楠陆兵勋
关键词:脑梗死出血转化脑微出血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病灶的演变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CMB)病灶的演变。方法选择47例急性脑血管病合并CMB患者,常规行MRI梯度回波T2加权扫描,1年后复查MRI,统计CMB的好发部位及其病灶数目的变化。结果CMB病灶在基底节、皮质—皮质下、小脑及脑干的发病率分别为66.0%、38.3%、14.9%及12.8%,MRI复查前后病灶数目分别为(10.62±16.04)、(11.94±18.31)个(P<0.01)。结论 CMB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脑血管病,好发于基底节、皮质—皮质下区。
王本国林棉杨楠钟原吴宗艺汪峰
关键词:脑微出血脑血管意外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微出血的临床特征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合并脑做出血(CMB)的患病率及分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及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自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59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146例、心源性脑栓塞28例、小动脉性脑梗死50例、不明原因脑梗死1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6例,同期体检者96例作为对照。常规行核磁共振T2梯度回波加权扫描(GRE-T2*WI).比较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患者CMB的患病率、分级以及初发性和复发性各亚型脑梗死患者CMB的患病率。结果 不同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MB的患病率、分级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TIA外,脑梗死患者CMB的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小动脉性脑梗死组最高(68.0%);复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患者CMB的患病率高于初发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B在各亚型脑梗死患者中患病率较高,其中存小血管性脑梗死中最高且严重;复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患者较初发性患者CMB的患病率高,提示CMB可能与缺血性卒中的复发有关。
王本国林棉杨楠刘树学陆兵勋
关键词:脑梗死脑微出血患病率
活血化瘀治疗对脑微出血及脑梗死复发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治疗对脑微出血(CMB)及脑梗死复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缺血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92例,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加予田七口服液活血化瘀治疗,随访观察2年,对比2组患者CMB数目的变化、脑血管事件复发及死亡情况。结果:对照组46例患者失访3例,脑梗死复发9例,脑出血0例,死亡0例。研究组46例,失访5例,脑梗死复发2例,脑出血1例,死亡1例(合并心肌梗死及重症肺炎),2组脑梗死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2组CMB数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年后2组CMB病灶数目均增多,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CMB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活血化瘀二级预防治疗能相对减少CMB增加的数目,及减少脑梗死复发的比例。
林棉杨楠王本国彭慧渊何宇峰钟原吴宗艺汪峰
关键词:活血化瘀脑梗死复发
血脂代谢与脑出血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4
2014年
目的研究脑出血转化与血脂代谢的相关性,并探讨脑出血转化早期的积极防治方法。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自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48例,所有患者均于人院次日行空腹血脂检查,人院后1周行头颅CT或MRI复查判断是否合并脑出血转化,登记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脑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348例患者中合并脑出血转化35例,无脑出血转化313例。与非脑出血转化组比较,脑出血转化组患者糖尿病、心房纤颤、尿激酶溶栓发生率较高,脑白质疏松、脑微出血(CMB)发生率较低,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伊〈0.051;2组患者中不同类型脑梗死(TOAST分型)的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脑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心源性脑栓塞、不明病因脑梗死、糖尿病及高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保护性因素为LDL。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人院时低水平LDL与脑出血转化相关,建议对于低水平LDL、高NIHSS评分及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谨慎强化降脂治疗,及早预防脑出血转化的发生。
曾伟英王本国林棉杨楠何宇峰彭慧渊曾静吴宗艺钟原
关键词:脑梗死
不同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9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入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393例及对照组146名,常规行核磁共振T2梯度回波加权扫描,并登记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脑出血、脑梗死、TIA及脑白质病患者脑微出血的患病率分别为84.0%、45.98%、25.0%及63.13%,对照组为13.70%;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OR=2.350,95%CI 1.426~3.874,P=0.001)、高血压病(OR=2.146,95%CI 1.224~3.761,P=0.008)、脑白质病(OR=5.133,95%CI 3.121~8.442,P=0.000)、脑梗死(OR=2.206,95%CI 1.175~4.143,P=0.014)、脑出血(OR=17.751,95%CI 4.781~65.902,P=0.000)及高胆固醇(OR=1.645,95%CI 1.123~2.410,P=0.011),低密度脂蛋白为保护性因素(OR=0.516,95%CI 0.336~0.794,P=0.003)。结论脑出血、脑梗死及脑白质病患者脑微出血的患病率较高,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为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高血压病、脑梗死、脑出血、脑白质病及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为保护性因素。
王本国林棉杨楠刘树学陆兵勋潘速跃
关键词:脑微出血脑血管病患病率
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候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ing,CMB)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研究脑微出血亚临床状态与中风病血瘀证的相关性,探索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方法。方法:共收集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183例,记录患者症状及舌脉象,依据《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进行证候评分,对入组患者行头颅MRI的GRE-T2*WI扫描,分成合并及不合并CMB组,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对比分析。结果 :183例急性中风患者中医证候以实证为主,最多见的证型为痰证、火热证及血瘀证(35.5%、31.1%及30.1%)。合并CMB的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候主要表现为一证独见或二证相兼(54.0%及41%)。中风合并CMB与无CMB组相比,血瘀症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3),其它证候两组之间无差异。合并CMB组出现痰证及血瘀证的频率最高(40.4%及39.4%),而无CMB组出现痰证及风证频率最高(29.8%及28.6%)。合并CMB的中风患者与性别的关系,男性血瘀证的比例高,女性气虚证的比例较高。结论:合并CMB的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以单一证候或二证相兼多见,以实证为主,痰证与血瘀证出现频率最高;合并CMB的缺血性中风患者,CMB与血瘀证存在相关性。CMB患者中,男性血瘀证的比例高,女性气虚证的比例高,建议对于合并CMB的缺血中风患者进行活血化瘀的二级预防治疗,减少中风的复发。
杨楠林棉王本国何丽
关键词:脑微出血中医证候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中风合并脑微出血中医证候演变及其与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中风合并脑微出血(CMB)患者中医证候的演变,并探讨与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348例,常规行核磁共振T2梯度回波加权扫描(GRE-T2*W)I,分为合并CMB组及不合并CMB组。入院后2天、2周及12周分别进行中医证候采集,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点中医证候组成及演变。结果:对348例急性中风患者入院2天进行中医证候采集,显示实证为主,虚证较少,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痰证>血瘀证>火热证>风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入院后2天合并CMB组与不合并CMB组比较,血瘀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它证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合并CMB组出现痰证及血瘀证的频率最高,而不合并CMB组出现痰证及火热证频率最高。入院2周合并CMB组与不合并CMB组比较,血瘀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它证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均以出现痰证及血瘀证的频率最高。入院12周合并CMB组与不合并CMB组比较,血瘀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它证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均以出现血瘀证的频率最高。结论:合并CMB的急性中风患者,血瘀证作为缺血性中风的主要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贯穿整个病程的始终,成为核心证候,血瘀证与合并CMB的中风具有相关性,建议对此类患者进行活血化瘀的二级预防治疗。
杨楠王本国何丽林棉
关键词:中医证候血瘀证
脑微出血在不同脑血管病患者中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不同脑血管病患者中脑微出血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连续入组的385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常规行核磁共振T2梯度回波加权扫描,并登记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脑出血、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白质病患者中脑微出血的患病率分别为68.75%、49.52%、12.5%及63.13%;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男性(OR=0.45,P=0.01)、高血压病(OR=2.92,P=0.01)、脑白质病(OR=9.57,P=0.00)、脑梗死(OR=2.91,P=0.00)及脑出血(OR=13.09,P=0.00)。结论脑出血、脑梗死及脑白质病患者中脑微出血患病率较高,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男性、高血压病、脑梗死、脑白质病及脑出血。
王本国林棉杨楠刘树学陆兵勋
关键词:脑微出血脑血管病患病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