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20110221)

作品数:10 被引量:223H指数:5
相关作者:赵志军袁广阔李新伟王涛朱光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陕西历史博物馆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5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遗存
  • 6篇遗址
  • 6篇农业
  • 5篇出土
  • 4篇遗存分析
  • 4篇植物遗存
  • 3篇遗址出土
  • 2篇农业生产
  • 2篇旱作
  • 2篇旱作农业
  • 2篇浮选
  • 1篇大汶口文化
  • 1篇稻作
  • 1篇稻作农业
  • 1篇地区农业
  • 1篇调味
  • 1篇调味品
  • 1篇东周
  • 1篇东周时期
  • 1篇驯化

机构

  • 10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西北大学
  • 1篇陕西历史博物...
  • 1篇青海省文物考...

作者

  • 7篇赵志军
  • 2篇袁广阔
  • 1篇朱光华
  • 1篇李新伟
  • 1篇王涛

传媒

  • 3篇农业考古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南方文物
  • 1篇北方文物
  • 1篇考古
  • 1篇华夏考古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古代农业的形成过程——浮选出土植物遗存证据被引量:168
2014年
中国是世界古代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一般认为,中国的农业起源可以分为两个发展脉络,一是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农业起源;二是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旱作农业起源。近些年来由于浮选法的普遍应用,从全国各地考古遗址浮选出土了数量惊人的植物遗存,其中包括稻、粟、黍、大豆、小豆、小麦、大麦、荞麦等各种农作物遗存,为探讨中国古代农业的形成过程提供了直接的实物资料。研究结果显示:距今10000年前后,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同时出现了植物耕作行为,标志着农业经济已经在孕育中;距今8000年前后,在中国南方和北方都发现了早期农业生产的考古证据,当时的生业形态表现为以采集狩猎(或采集渔猎)为主、以农耕生产和家畜饲养为辅的特点;距今6500年前后,北方旱作农业率先完成了由采集狩猎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过程;距今6000~5000年间,长江中下游地区也相继完成了向稻作农业的转变;距今4000年前后,北方旱作农业又发生了一次重大转变,外来的小麦逐步取代本土的小米成为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从此奠定了“南稻北麦”的中国农业生产格局。
赵志军
关键词:稻作农业浮选结果
中原地区庙底沟时期农业生产模式初探被引量:23
2020年
中原地区庙底沟时期(6000~5500 a B.P.)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发展,农业社会建立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出现了文化面貌大范围统一的庙底沟文化,长期以来对于该文化农业生产模式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系统的植物考古浮选法(以植物种子、果壳、木炭等为研究对象的大植物考古研究方法),在中原地区庙底沟时期杨官寨遗址和西坡遗址获取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两处遗址共采集、分析了160份浮选样品,共获得3403粒炭化植物种子,包括1597粒粟(Setaria italica),414粒黍(Panicum miliaceum),少量大豆(Glycine max)和稻米(Oryza sativa),以及1460粒包括狗尾草(Setaria viridis)、豆科(Leguminosae)、藜(Chenopodium album)等在内的非农作物遗存.通过两处遗址出土炭化植物遗存,结合其他庙底沟时期中原地区遗址植物考古研究显示,中原地区庙底沟时期的农业生产模式为较为典型的旱作农业传统,粟、黍类小米为最重要的农作物资源;稻米发现数量虽然很少,但是不论各聚落等级规模,几乎都有发现;大豆仅在个别遗址有发现,并不普及.杂草方面以狗尾草、豆科种子和藜为主,其他杂草数量很少.中原地区庙底沟时期农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这一特点与庙底沟文化各遗址较为统一的文化面貌相契合.而通过与周边区域农业特点的比较,又可以观察到该区域的独特性,比如粟在中原地区的重要性要高于周边其他旱作农业传统区域,也许从一方面也反映了庙底沟文化核心区域的古代人群对更为高产粟的需求程度要更高,与其较高的遗址数量、规模和人口密度相符合;而稻米在庙底沟文化遗址中也普遍存在,尽管出土数量都比较有限.通过遗址出土农作物遗存与可食用非农作物遗存比例分析,以及相关动物考古研究,庙底沟时期的诸遗址已经明显以农耕生产为主要经济模式,家养动物和农作物资源
钟华李新伟王炜林杨利平赵志军
关键词:西坡遗址
农业起源研究的生物进化论视角——以稻作农业起源为例被引量:7
2023年
一、文化发展还是生物进化一般而言,具有悠久农耕历史和浓厚农业传统的国家或民族,都会衍生出相应的农业神话或传说。例如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农氏、古埃及神话中的奥西里斯(Osiris)、美洲玛雅文明诸神之中的玉米神等。而且这些主掌农业生产的神祇在当地神话或传说体系中都处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神农氏不仅尝百草、播五谷。
赵志军
关键词:农业起源农作物驯化进化论水稻
宋代远洋贸易商船“南海一号”出土植物遗存被引量:5
2018年
南海一号沉船是一艘南宋时期的远洋贸易商船,从中出土了3105粒植物种子和果实,其中绝大多数是可食用植物,分为核果类、坚果类、浆果类、荔枝类、瓜类、香料类和谷物类。通过分析,南海一号沉船出土植物遗存属于远洋航行所携带的食物,其中以利于长期保存的坚果、凉果和蜜饯为主,这些植物类食物的产地与该船始发地福建泉州港相关。在南海一号沉船上发现的花椒和胡椒都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调味品,其中的胡椒是我国迄今见报道的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胡椒实物。
赵志军
关键词:植物遗存调味品
吐蕃统领下吐谷浑邦国时期生业模式初探——以青海热水哇沿水库遗址和墓葬浮选出土植物遗存为例
2022年
通过青海都兰热水哇沿水库区域内的官却和遗址和古代墓葬进行的植物考古浮选、采集和分析,我们发现了大量的炭化木屑和三千多粒植物种子(果核),时代上大致属于唐代吐谷浑作为吐蕃王国统领下的邦国时期。我们发现,官却和遗址的古代人群以裸大麦(青稞)为绝对主食,同时还发现了少量小麦和燕麦遗存,这一作物结构不仅是周边小环境的体现,也反映了吐谷浑族群,甚至吐蕃族群的饮食习惯。遗址周边丰富的木材资源,使得木炭成为人们的主要燃料,而非牛羊的粪便。通过对遗址不同遗迹单位出土炭屑和炭化植物种子(果核)的分布特点,我们推测该遗址似乎并没有被长期持续性使用。不同于哇沿水库官却和遗址出土植物遗存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和族群生业模式特点,墓葬区出土的桃核、杏核和葡萄籽则显示了明显的非本土因素,这些果核的出土一方面显示了随葬品的珍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本地位于丝绸之路青海道上,贯通西域和中原的优越地理位置。
钟华李冀源胡晓军
关键词:丝绸之路
汉魏时期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的考古证据——黑龙江友谊凤林古城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及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凤林古城遗址浮选出土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包括农作物如粟、黍、大麦和大豆,以及田间杂草,如狗尾草、稗草、藜等。分析结果揭示,号称"北大荒"的三江平原在汉魏时期曾存在过一个繁荣的农业经济社会,农业生产技术相对成熟,当地先民能够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条件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此次采用的网格式采样法在我国是首次尝试,选择房址F32划分网格采集浮选土样,通过对各网格出土植物遗存量化统计,分析不同植物遗存在房址内的分布特点,进而对室内空间功能区的划分进行复原。
赵志军
关键词:植物遗存农业生产三江平原
北辛文化晚期至大汶口文化早期生业模式初探--山东定陶何楼遗址浮选出土植物遗存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北辛文化晚期至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址主要分布在鲁中南的汶、泗河流域,并散见于山东其他地区,这一阶段是中国北方地区旱作农业发展,农业社会建立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系统的植物考古浮选法,在山东定陶何楼遗址采集、分析了31份浮选样品,共获得1073粒(颗)炭化植物种子,包括黍、粟、大豆、小麦四种炭化农作物,其他可鉴定的非农作物炭化植物遗存还包括狗尾草,豆科的胡枝子、草木樨、藜、桑树子、芡实等。北辛晚期至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址生业模式中,黍粟类旱作农业作物基本都是最为重要的农作物资源,其中又以黍为主导,稻米在大部分遗址中都有发现,说明其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大豆只在少数遗址中已经出现。这一时期果壳类植物遗存的发现相当普遍,其中何楼遗址出土的以芡实为代表的野生植物遗存最为突出,显示出采集类经济模式在北辛晚期至大汶口早期生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这一时期本区域并未形成同一时期中原地区庙底沟文化成熟的旱作农业体系,相对粗放且产量较低的黍依旧是最重要的农作物资源,一些遗址中采集类植物资源仍占有较大比重。此外,大汶口文化早期内部在不同区域也存在不一致的生业经济结构,更多地反映了遗址周边小环境而非文化本身对于生业模式的影响。
钟华王涛朱光华袁广阔
关键词:浮选
渭河平原古代农业的发展与变化——华县东阳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被引量:30
2019年
植物考古新发现揭示:仰韶文化早期,渭河平原处在农业起源的过渡阶段,采集狩猎在当地人类生活中的比重日渐衰落,以种植粟和黍两种小米为代表的旱作农业生产的比重日渐增强。仰韶文化中期:渭河平原完成由采集狩猎向农业社会的转变过程,进入到以农耕生产和家畜饲养为主导经济的农业社会发展阶段。夏商周时期:从西亚传入的小麦在渭河平原农业生产中的地位突然大幅度提升,种植规模扩大,在粮食消费中所占比重显著提升,虽然还没有完全取代粟和黍两种小米,但已经处在了与粟同等重要的地位,标志着中国历史时期的"南稻北麦"的农业生产格局即将形成。
赵志军
关键词:渭河平原
历史时期农牧交错带地区的生产经营方式复原——苍头河流域考古调查浮选出土植物遗存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位于山西最北端的苍头河流域是著名的"杀虎口"所在地,背靠大同盆地,面向敕勒川草原,属于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地区,现今当地生产经营方式为农业与畜牧兼营。伴随2014年的苍头河流域区域考古调查采集浮选样品,出土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小麦、大麦、粟、黍、荞麦、大麻、豌豆和兵豆等农作物,以及夏熟作物麦田和秋熟作物农田中的杂草,同时还发现了种类繁多的牧草类植物遗存。分析结果显示,战国和汉魏时期,农业是苍头河流域地区物质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小麦已经取代粟和黍两种小米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农作物品种。辽金时期,家畜饲养业所占比重等同于甚至超过了农耕生产,形成了农耕生产与家畜饲养并重的生产经营方式。
赵志军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家畜饲养
东周时期河济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初探——河南濮阳金桥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河济地区指古河济之间及其附近地区,主要指今豫鲁交界一带。东周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随着荷水、鸿沟等一系列人工运河的开凿、疏通,该区域成为南北东西的交通枢纽。位于河济地区的濮阳金桥遗址出土东周时期炭化植物遗存共计592粒,其中包括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大豆(Glycine max)、小麦(Triticum aestivum)、红小豆(Vigna angularis)五种炭化农作物。其他可鉴定的非农作物炭化种子还包括狗尾草(Setaria viridis)、藜(Chenopodium album)、红鳞扁莎(Pycreus sanguinolentus)、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等。在河济地区东周时期的几处遗址中,粟依旧是最为重要的农作物遗存;但小麦在这一时期的重要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在一些遗址中可以与粟比肩,形成了粟麦并重的局面;大豆在作物结构中起到补充性作用;而稻米的重要性相当有限。值得注意的是,红小豆(小豆)与小麦的广泛利用可能反映了以粟和冬小麦为核心的两年三熟制度在东周时期河济地区的出现。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变化一方面得益于东周时期生产力的提高,人口的增加;另一方面东周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河济地区因人工河渠的开凿,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交通的便捷,使得不同区域之间物资和信息的交流大大增强,为当地生业模式的改变提供了契机。
钟华崔宗亮袁广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