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0510704)

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0510704)

作品数:2 被引量:35H指数:2
相关作者:黄燕杨娟李学良陈有明肖正辉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遥感
  • 2篇遥感研究
  • 2篇长江
  • 1篇地貌
  • 1篇蓄水
  • 1篇蓄水工程
  • 1篇湿地
  • 1篇湿地变化
  • 1篇湿地现状
  • 1篇水工
  • 1篇水工程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潜力
  • 1篇流域
  • 1篇流域地貌
  • 1篇流域湿地
  • 1篇洪道
  • 1篇长江流域

机构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安徽省地质调...

作者

  • 2篇肖正辉
  • 2篇陈有明
  • 2篇李学良
  • 2篇杨娟
  • 2篇黄燕
  • 1篇刘同庆

传媒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长江流域地貌、水患防治及土地潜力遥感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文章利用美国陆地卫星遥感数据等,构建了基于Skyline数字地球模型的长江流域三维场景可视化精细遥感演示系统,以ERDAS、ARCGIS、MAPGIS等软件为平台,完成全流域地貌遥感解译,获取了多时相城市扩展遥感信息;采用成因-成因形态-物质形态相结合的地貌遥感三级综合分类新方法,圈定出16 770个基本地貌单元,从微观到宏观掌握了长江流域地貌物质成因类型、结构、展布特征等及与水患防治、土地利用约束关系;新发现了相隔湖北嘉鱼市斧头湖与阳新县网湖的山丘地存在东西向展布的槽谷地貌,研究表明可利用此槽谷,构建联通斧头湖与网湖亦即贯通长江的仅139km大分洪道,比绕行武汉的长江弯道缩短152km;通过构建长江大分洪道与实施小微型蓄水工程,可实现长江流域水患根治的终极目标;从地貌遥感研究角度分析,长江流域土地利用潜力极大,城市化不存在土地瓶颈制约。
陈有明杨娟疏浅黄燕李学良肖正辉
关键词:土地利用潜力
长江流域湿地现状与变化遥感研究被引量:31
2014年
湿地与湿地环境问题早已引起国际与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基于多时相卫星遥感数据(MSS、TM/ETM、CBERS-02等),以ERDAS、ARCGIS、MAPGIS等软件为平台,在长江流域系统开展了1975、2000、2007年等不同时相湿地遥感信息提取、编图及以次级流域为单元的统计分析,全面掌握长江流域主要湿地类型、面积、结构、分布现状以及30余a的湿地变化规律,分析其自然及人类地质营力作用机制,研究其变化态势,为流域内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大区域基础资料。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湿地现状总面积为7.931 9×104 km2,其中河流、湖泊、沼泽、人工湿地各占42.33%、20.93%、18.53%、18.21%;湿地类型发育齐全,空间分布广,但次级流域或局域湿地分布严重不匀且类型结构不全;从1975~2007年的30余a,湖泊湿地总量消减8.89×102 km2,沼泽湿地消减5.91×102 km2,河流湿地增加3.50×102 km2,人工湿地增加了6.302×103 km2,湿地总量累计增加了5.172×103 km2;湿地变化方式主要是面积的增减和类型的转换,变化受制于自然与人类活动地质营力共同作用;湿地变化阶段性特征明显,2000年前为湿地不良变化期,2000年后为良性缓变期,长江流域湿地环境表现为总体趋好、局域问题较多态势。
陈有明刘同庆黄燕杨娟李学良肖正辉
关键词:长江流域湿地现状湿地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