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701404)

作品数:35 被引量:466H指数:13
相关作者:霍秋立冯子辉曾花森王雪方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1篇盆地
  • 18篇松辽盆地
  • 7篇源岩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烃源
  • 5篇烃源岩
  • 4篇油气
  • 4篇有机质
  • 4篇原油
  • 3篇有机地球
  • 3篇有机地球化学
  • 3篇松科
  • 3篇松科1井
  • 3篇松辽盆地北部
  • 3篇嫩江组
  • 3篇化合物
  • 3篇检出
  • 3篇白垩世
  • 3篇北部

机构

  • 2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1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4篇霍秋立
  • 11篇冯子辉
  • 8篇曾花森
  • 6篇王雪
  • 6篇宋之光
  • 6篇付丽
  • 6篇方伟
  • 6篇张居和
  • 4篇卢鸿
  • 3篇李振广
  • 3篇陈腾水
  • 3篇彭平安
  • 3篇张博为
  • 3篇张顺
  • 3篇王成善
  • 3篇黄春艳
  • 2篇何琴
  • 2篇冯志强
  • 2篇付秀丽
  • 2篇徐忠辉

传媒

  • 6篇大庆石油地质...
  • 6篇地球化学
  • 4篇地质学报
  • 4篇中国科学(D...
  • 3篇Scienc...
  • 3篇中国科学:地...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沉积学报
  • 2篇地学前缘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石油仪器
  • 1篇录井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晋县凹陷赵7井原油中异常高丰度地芰烷化合物的检出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被引量:3
2009年
晋县凹陷赵7井原油中检出了异常高丰度的、具有5α,14β,17β(H)-立体构型(αββ-)的短链甾烷——地芰烷和甲基地芰烷。沉积环境是高丰富地芰烷和甲基地芰烷出现的重要影响因素。Requejo等报道的具有5β,14β,17α(H)立体构型(ββα-)的短链重排孕甾烷和重排升孕甾烷的出现,代表了过剩铁的沉积环境,研究区高丰度地芰烷和甲基地芰烷的出现,则代表了贫铁、硫过剩的沉积环境。
王建徐忠辉马顺平陈腾水卢鸿
烃源岩中有效有机质的类型评价及意义被引量:15
2013年
在经典干酪根质量划分方案的基础上,将原来的惰性干酪根进一步细分为"死碳"和无效碳,分别为不参与生烃和参与生烃但不作为油气产物的有机碳。新的干酪根质量划分方案可以很好地解释地质条件下氢质量分数与有机质丰度之间常见的协变关系。结合生、排烃模型,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氢质量分数沿带状曲线逐渐降低,并不是沿某一条曲线逐渐降低,与地质数据相符,说明一套烃源岩原始的氢质量分数采用定值并不合适。烃源岩中有效有机质的类型定义为参与生烃的有机质类型,烃源岩有机质由有效有机质与无效有机质组成,后者无生烃潜力但会降低氢质量分数的计算值。一套烃源岩内氢质量分数的变化可能是有机质保存条件的波动(如硫酸盐还原强度的变化)的反映,并非一定是由于有机质类型输入的变化。有效有机质类型评价表明,有效有机质类型为倾油(油源岩),但原始氢质量分数低的烃源岩仍是形成滞留油裂解气型页岩气藏的有利烃源岩,常规有机质类型评价可能将这些烃源岩忽略。
曾花森蔡郁文霍秋立周由保
关键词:有机质类型烃源岩页岩气
松辽盆地北部原油烃类组成特征及黏度预测被引量:10
2014年
原油烃类组成特征及黏度预测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在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斜坡、龙虎泡大安阶地、齐家古龙凹陷选取原油及稠油样品54件、探井油砂样品17件,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和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原油及稠油样品开展分析及定量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西部斜坡原油以稠油为主,稠油烃类组成总体呈现链烷烃>单环芳烃>环烷烃>非烃等>双环芳烃>三环芳烃>四环芳烃,芳烃含量最高、非烃等含量最低,链烷烃、环烷烃、芳烃和非烃等组成含量多数相差在15%以内的特征;有次生型和混合型稠油,生物降解是西部斜坡稠油及次生型稠油的主要形成机制,包括轻度、中度和严重生物降解稠油,随生物降解程度的增大,稠油及原油呈现链烷烃含量减小、芳烃和非烃等含量增大、环烷烃含量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严重生物降解阶段环烷烃降解速率及程度明显大于芳烃和非烃,为原油及稠油不同生物降解阶段烃类组分的抗降解能力及降解机理研究提供了新方法.龙虎泡大安阶地和齐家古龙凹陷主要为常规原油,总体呈现链烷烃含量最高且占绝对优势、芳烃含量最低的特征,龙虎泡大安阶地个别油井萨尔图油层为中度生物降解稠油、葡萄花油层为轻度生物降解原油.生物降解原油尤其是中度和严重生物降解稠油的饱和烃与芳烃参数一般不能真实反映其母质类型及成熟度,Ts/(Ts+Tm)参数能反映原油及稠油的成熟度;利用原油烃类组成及黏度指数预测探井油砂稠油黏度,为油藏原油非均质性、试油方案和产能评价等勘探开发提供了有效方法及途径.
张居和冯子辉方伟霍秋立张琨李景坤曾花森张博为
关键词:烃类组成全二维气相色谱
海拉尔盆地乌南凹陷原油芳烃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GC—MS分析技术分析了乌南凹陷原油和源岩中芳烃化合物,结果表明,不同构造带原油在芳烃化合物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乌东斜坡和巴彦塔拉构造带的乌11井原油以菲系列和三芳甾烷系列为主,菲系列含量高于三芳甾烷系列,不含脱羟基维生素E;乌中北部构造带原油以菲系列占绝对优势,三芳甾烷含量较低,不含脱羟基维生素E;巴彦塔拉构造带原油以三芳甾烷系列化合物为主,菲系列次之,含有一定数量的脱羟基维生素E。原油中含量相对较高的惹烯可能是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贡献的反映。甲基菲、烷基萘、二苯并噻吩及脱羟基维生素E多项指标显示出,乌南凹陷原油为成熟油,且巴彦塔拉构造带原油的成熟度略低于其他地区。油岩对比认为原油主要来源于本地区的南屯组和铜钵庙组源岩,推断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侧向运移不明显,有效源岩分布区为有利勘探区。
冯子辉徐衍彬霍秋立郑桂英汪振英李敏
关键词:海拉尔盆地原油芳烃化合物油源
冀北-辽西早白垩世沉积有机质特征与古气候环境演变被引量:15
2008年
本文对冀北—辽西地区早白垩世沉积盆地富有机质沉积岩进行了初步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冀北—辽西沉积盆沉积有机质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很大差异,代表白垩系早期沉积的滦平盆地大北沟组有机质丰度低,这不仅显示其所代表的沉积相带不利于有机质的聚集,也反映了当时生物不够繁盛;大店子组时期沉积相带发生了变化,有机质类型随着发生了变化,丰度有所增高,但总体上显示环境条件不利于生物的发育和繁盛。到了桥头组和义县组沉积岩有机质丰度大幅升高,表明生物界非常繁盛,古气候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大量生成和堆积,总体上反映了温湿的气候条件;但同时也存在较为频繁或交替性寒冷气候波动,具体的古气候环境状态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洪涛宋之光邹艳荣王成善季强
关键词:沉积有机质古气候环境
藏南白垩系黑-红层沉积岩有机质组成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08年
对藏南江孜县床得剖面白垩系黑层和红层沉积岩进行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黑层有机碳含量高于红层5~10倍,红层和黑层饱和烃主峰碳数分别为nC25和nC23;黑层和红层沉积有机质的母质来源都以水生植物和菌藻类等低等生物为主,陆源有机质的输入非常有限;但饱和烃的分布和主峰碳数的差异可能反映了有机母源物质在种群方面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可能主要是水体温度存在差异造成的,即红层发育时期水体温度可能高于黑层沉积时期。而在高温度条件下,水生生物和陆生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造成原始有机质产率和有机质沉积保存量低可能是红层沉积岩形成的主要原因。
傅培刚宋之光胡修棉王成善
关键词:生物标志化合物
松辽盆地嫩江组T-R旋回控制下的层序结构与沉积响应被引量:9
2014年
松辽盆地嫩江组是在沉积基准面上升和下降旋回(T-R)形成的退积-进积型对称式层序.利用钻井、测井、岩芯资料及盆地级地震大剖面,通过层序地层分析,在嫩江组识别出1个二级层序界面、2个三级层序界面和8个四级层序界面,这11个层序界面分为构造不整合、沉积不整合、湖泛面及强制性水退界面.由此将嫩江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2个三级层序和10个四级层序,同时恢复了四级层序格架内的沉积充填演化史.嫩江组一段沉积时期与全球海侵期相对应,是T旋回发育时期,此时湖盆水域范围最大、水体最深,在地层顶部形成SB07最大湖泛面,其上覆盖一套全盆地分布的凝缩层-油页岩,是盆地重要的烃源岩和区域盖层.因此,嫩江组一段T旋回形成了退积型层序,以低角度退积型三角州沉积为特征,三角洲具有大前缘、小平原和多水下分流河道的特点,同时在三角洲前缘发育大型的重力流水道及湖底扇.嫩江组二段沉积时期,由于受到太平洋构造域的挤压作用,进入R旋回发育时期,随着盆地东部抬升,物源方向发生了90°转变,形成了一系列由东向西进积的强制性水退层序,层序内部发育高角度进积型三角洲,三角洲具有小前缘、大平原和缺少水下分流河道的特点,并在其前缘斜坡发生滑塌,形成一系列滑塌扇体.滑塌扇分为离散型、叠加型及液化型,并建立了完整滑塌扇体的"三元"结构模型.指出R旋回形成的强制性水退层序是含油气盆地优选良好的结构性标志,同时否定了松辽盆地嫩江组存在"海侵事件"的观点.
张晨晨张顺魏巍吴朝东梁江平牛文杜锦霞付秀丽崔坤宁王超王辉
关键词:动力学机制松辽盆地嫩江组
应用岩石热解数据S_2-TOC相关图进行烃源岩评价被引量:24
2010年
应用岩石热解数据评价烃源岩的传统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矿物基质的吸附或"死碳"的影响,有机质类型的"范氏图解"往往夸大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的非均质性。对松辽盆地上白垩统不同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类型的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表明,它们具有相似的生烃动力学特征,说明尽管有机质丰度存在较强的非均质性,但其有效源岩类型(区别于应用范氏图划分的有机质类型)是一致的。这些烃源岩的岩石裂解烃(S2)与有机质丰度(TOC)的相关系数很高,与生烃动力学的分析结果一致,表明应用S2-TOC相关图划分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可以更真实地反映烃源岩的有效源岩类型,S2-TOC相关图是评价烃源岩有效源岩类型的有效手段。过去岩石热解数据用于反映烃源岩成熟度的主要指标是tmax,tmax对于偏Ⅱ/Ⅲ型的烃源岩比较适用,而对于Ⅰ型烃源岩,由于生油窗内变化不明显,tmax不能完全反映有机质的成熟过程;而且tmax也受运移油等其他因素影响。不同成熟度的烃源岩的S2-TOC图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成熟度的增加,S2-TOC的回归斜率和TOC逐渐减小;利用不同成熟度的烃源岩建立的S2-TOC图可用于评价烃源岩的成熟度。松辽盆地不同沉积相中烃源岩的S2-TOC相关图的特征表明,只要有有利的有机质保存条件,各沉积相下均可发育优质的烃源岩;S2-TOC相关图可以反映烃源岩形成的沉积环境和有机质保存条件。
曾花森霍秋立张晓畅鄢仁勤姜淑杰
关键词:岩石热解烃源岩评价有机质类型沉积环境
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沉积环境被引量:27
2015年
利用有机碳、热解、生烃动力学、分子标志物质谱及单体烃碳同位素等对松辽盆地青山口组-段烃源岩进行了生烃评价及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青-段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丰度纵向上存在3个旋回性变化;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生油母质主要为藻类,生烃活化能分布单-,生油窗经历R_0的范围相对较窄;烃源岩正构烷烃在nC_(14)-nC_(33),主峰碳数为nC_(23),Pr/Ph平均为1.05;萜烷以C_(30)藿烷为主,伽马蜡烷含量较高,甾烷以C_(27)甾烷和C_(29)甾烷为主,有丰富的甲藻甾烷和C_(31)甾烷,芳烃化合物中以菲系列和三芳甾烷系列为主,硫茐含量高,有较高含量的芳基类异戊二烯烃;青-段沉积时期可能发生了湖海沟通事件,湖泊水体分层并在湖底形成富硫和咸化的强还原环境。
冯子辉霍秋立王雪曾花森付丽
关键词:松辽盆地湖相烃源岩地球化学
白垩纪缺氧事件期间分子有机碳同位素偏移的二种不同机制被引量:3
2008年
对我国业已发现的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河北滦平盆地高等植物叶腊碳同位素正偏,是weissert缺氧事件的陆地响应,weissert缺氧事件可能是全球性缺氧事件,而不是区域性的缺氧事件。叶腊烷烃单分子碳同位素正偏有两种不同的机制:早白垩世分子碳同位素正偏主要反映的是大气CO2水平增加;晚白垩世分子碳同位素正偏主要反映的是陆地植物类型的变化。
邹艳荣彭平安宋之光王成善
关键词:白垩纪稳定碳同位素大洋缺氧事件陆地生态系统有机地球化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