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资助项目(NJzy08086)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李瑞平李志刚刘玉平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栽培
  • 2篇大豆
  • 1篇栽培模式
  • 1篇栽培群体
  • 1篇生理研究
  • 1篇群体生理
  • 1篇密植
  • 1篇冠层
  • 1篇冠层结构

机构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北京德农种业...

作者

  • 2篇李志刚
  • 2篇李瑞平
  • 1篇刘玉平

传媒

  • 2篇大豆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栽培模式与密度对大豆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0年
为探讨栽培模式与密度对大豆冠层结构和产量的影响,2007~2008年于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以垦丰16为试材,采取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栽培模式与密度对叶面积指数、荚数和荚干重在冠层中垂直分布及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栽培模式下,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叶面积指数、荚数和荚干重最高,垂直分布最合理,产量也最高,不同栽培模式之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密度条件下,叶面积指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密度为30万株.hm-2到36万株.hm-2之间,产量、荚数和荚干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密度为39万株.hm-2时,产量、荚数和荚干重都有所降低,即在36万株.hm-2的栽培密度下产量最高。
刘玉平李瑞平李志刚
关键词:大豆栽培模式冠层结构
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群体生理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为探讨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对大豆群体生理的影响,选择垦丰16为材料,在4个密度(分别为30×104、33×104、36×104、39×104株.hm-2)栽培条件下,测定了大豆株高、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单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指标。结果表明:株高和叶面积指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出苗后66 d株高达最高;而单株干物质积累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鼓粒期各处理光合势均达最高。结果显示:单株籽粒重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而群体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密度为36×104株.hm-2下,产量最高(4364 kg.hm-2)。
李瑞平李志刚马日亮王贵平包凤利
关键词:大豆群体生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