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6)

作品数:9 被引量:64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国良霍中洋戴其根张洪程孙国荣更多>>
相关机构:淮阴工学院扬州大学江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纹枯病
  • 3篇纹枯病菌
  • 3篇枯病
  • 3篇病菌
  • 2篇毒性
  • 2篇原位复合
  • 2篇水稻
  • 2篇细胞
  • 2篇
  • 2篇磁性
  • 2篇磁性粒子
  • 1篇稻纹枯病
  • 1篇毒性损伤
  • 1篇性能表征
  • 1篇氧化酶
  • 1篇乙酰半胱氨酸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生理
  • 1篇植物生理学
  • 1篇肾小管

机构

  • 6篇淮阴工学院
  • 5篇扬州大学
  • 2篇江南大学
  • 1篇东北电力大学
  • 1篇滨州职业学院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浙江东方职业...

作者

  • 6篇张国良
  • 3篇张洪程
  • 3篇戴其根
  • 3篇孙国荣
  • 3篇霍中洋
  • 2篇王显
  • 2篇许轲
  • 2篇陈文军
  • 2篇杨欣
  • 2篇龙柱
  • 2篇梁虎南
  • 2篇李海峰
  • 1篇王清清
  • 1篇刘娟
  • 1篇陈大伟
  • 1篇周卫东
  • 1篇刘宗平
  • 1篇何祖华
  • 1篇樊明寿
  • 1篇闫大伟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造纸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Si在燕麦籽粒中的富集及其与其它8种元素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环境扫描电镜结合X射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对22个基因型的燕麦籽粒皮层、糊粉层、近糊粉层和颖果中部的Si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Si元素在燕麦籽粒不同部位的含量有明显差异,皮层和糊粉层Si含量较高,近糊粉层和颖果中部含量较低,在颖果中Si主要富集在糊粉层中;而且不同基因型燕麦籽粒同一部位或不同部位Si的积累量也有较大差异,这可能是由遗传差异引起的。糊粉层中的Si含量影响着近糊粉层和颖果中部的Si含量。另外,籽粒不同部位Si含量与P、Ca、Mg、S、Al、Pb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非线性关系,颖果中部的Si含量与K、Cd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说明Si在燕麦籽粒中富集的同时也影响着P、Ca、Mg、S、Al、Pb等元素的富集。
张国良樊明寿陈刚刘娟周卫东孙国荣
关键词:SI
外源硅对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侵染下水稻叶片光合功能的改善被引量:15
2008年
为了进一步探讨外源加硅增强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作用,以抗病品种91SP和感病品种Lemont为材料,研究了人工接种纹枯病菌条件下外源硅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特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源加硅能降低抗病品种91SP的纹枯病病级和病情指数,显著降低感病品种Lemont的病级和病情指数;(2)接种纹枯病菌后,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均明显降低,胞间CO2浓度(Ci)增大,而加硅处理的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Pn、Gs不同程度增加,Ci有所降低;(3)接种纹枯病菌后,两个品种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均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P)增大,而对于加硅处理的水稻叶片,上述荧光参数在纹枯病菌侵染条件下的变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4)外源硅可不同程度地减缓纹枯病菌侵染引起的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对感病品种Lemont的缓解作用要大于抗病品种91SP。可见,外源硅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缓解纹枯病菌侵染条件下非气孔因素引起的水稻叶片光合速率的下降以及对光合机构的破坏作用,提高光化学效率,改善叶片的光合功能,减轻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强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
张国良戴其根霍中洋陈文军王显许轲孙国荣张军刘健张洪程
原位复合/内腔填充法制备Fe_3O_4磁性纤维的性能表征比较被引量:5
2009年
内腔填充法是通过机械搅拌将Fe3O4粉末引入纤维内腔,而原位复合法是磁性纳米粒子通过化学过程形成沉淀沉积在纤维内腔中。通过X射线衍射证实了原位复合法合成出了Fe3O4磁性粒子,并成功地沉淀在纤维内腔中。扫描电镜图显示原位复合法纸张内腔中磁性粒子的尺寸和分布均优于腔内填充法纸张。样品的磁性检测结果显示内腔填充法纸张的磁性比原位复合法纸张的高,原因可认为是磁性纳米粒子拥有超顺磁性。
李海峰龙柱杨欣梁虎南
关键词:磁性纤维磁性粒子原位复合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8
2010年
介绍了近年来淮阴工学院对《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的一系列改革方案,主要包括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和学习评价改革。最后,分析了课程改革后取得的效果。
张国良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教学改革
镉对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毒性损伤及乙酰半胱氨酸的保护效应被引量:3
2010年
在建立肾小管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醋酸镉和乙酰半胱氨酸(NAC),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内活性氧与线粒体膜电位,探讨了镉对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毒性损伤及NAC的保护效应。结果显示,作用12 h,各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和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细胞凋亡率、坏死率、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和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呈剂量-效应关系;而NAC保护组与染毒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凋亡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细胞坏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本试验所选择的镉浓度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死亡是以凋亡为主,氧化应激直接参与镉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毒性损伤,NAC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一定的保护效应。
卞建春曹瑾陈大伟刘宗平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存活率
磁性纸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漂白化学木浆通过内腔填充法与原位复合法制备了磁性纸,并优化了制备条件。通过XRD证实,无论是内腔填充法还是原位复合法,Fe3O4均已经成功地沉淀在纤维内腔中。SEM显示原位复合法纸张内腔磁性粒子的尺寸小于内腔填充法纸张的尺寸,同时粒子分布也优于内腔填充法纸张。样品的VSM结果显示,原位复合法磁性纸具有良好的超顺磁特性,但磁性低于内腔填充法磁性纸。
龙柱李海峰杨欣梁虎南韦贵余
关键词:磁性纸磁性粒子原位复合磁性
小麦苗期对1,2,4-三氯苯胁迫的生理响应被引量:4
2008年
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了6种浓度(0、0.3、0.6、1.0、1.5 mmol/kg沙和2.0 mmol/kg沙)的1,2,4-三氯苯(TCB)对两种小麦烟辐188(耐性基因型)和扬麦16(敏感基因型)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生物量、以及叶片和根系的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小麦基因型具有显著的差异,在TCB胁迫下,烟辐188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生物量均高于扬麦16,烟辐188和扬麦16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和显著偏低。随着TCB浓度的升高,烟辐188根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与对照差异显著,而扬麦16先略有上升然后呈下降趋势,且显著低于对照。TCB胁迫导致扬麦16叶片SOD、POD活性小于对照,CAT活性显著小于对照;而烟辐188叶片SOD活性与对照间差异不明显,POD和CAT活性在低浓度TCB胁迫时与对照差异不大,在高浓度时小于对照,其MDA含量低于扬麦16。烟辐188根系SOD、POD活性对TCB胁迫不敏感,扬麦16 SOD、POD活性受O2-.诱导而上升,但由于其O2-.产生速率要大于烟辐188,仍然不能清除多余的O2-.,最终其根系MDA含量高于烟辐188。总体而言,TCB胁迫下烟辐188的发芽情况、幼苗生长情况和生理指标均好于扬麦16,表现出对TCB胁迫有较强的耐受性和适应性。
张国良陈文军王显金添戴其根孙国荣许轲霍中洋张洪程
关键词:小麦毒性抗氧化酶
水稻纹枯病菌侵染过程的细胞学特征被引量:10
2010年
利用荧光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了纹枯病病菌侵染水稻过程的细胞学特征。结果表明,接种纹枯病菌后24h,病菌可形成侵染垫和附着胞。菌丝通过直接穿透表皮、从胞间隙和气孔途径侵入寄主细胞,其中以表皮直接侵入为主。菌丝也可以形成穿透爪侵染细胞,穿透爪下面有类似粘液的物质存在。初生菌丝进入叶鞘细胞后形成次生菌丝,在寄主细胞内生长,也可以在胞间隙进行扩展。菌丝穿壁侵入邻近细胞有2种方式,一种是菌丝在穿过胞壁时明显变细,进入邻近细胞后又恢复原来的大小;另一种是在穿壁时菌丝膨大覆盖胞壁一侧,穿过胞壁后菌丝很细,然后再变宽恢复穿壁前菌丝大小。
张国良闫大伟何祖华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菌侵染细胞学特征
硅对水稻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抗纹枯病的关系被引量:21
2010年
在溶液培养条件下,以水稻抗病品种91SP和感病品种Lemont为材料,研究施硅和接种纹枯病菌对水稻纹枯病发生情况、外切几丁质酶、内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硅能降低抗病品种91SP的纹枯病病级和病情指数,显著降低感病品种Lemont的病级和病情指数。在未接种纹枯病菌条件下,施硅增加了抗病品种几丁质酶活性,增加了感病品种的几丁质酶活性,但对β-1,3-葡聚糖酶活性影响不大。接种纹枯病菌后,水稻几丁质酶活性被迅速激活后又下降,施硅通过提高抗病品种91SP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以及通过提高感病品种Lemont几丁质酶活性来增强对纹枯病的抗性,但感病品种Lemont施硅处理的几丁质酶活性降低幅度小于抗病品种91SP。
张国良丁原王清清戴其根黄慧宇霍中洋张洪程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菌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