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BS06105)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陈巧玲更多>>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翻译
  • 2篇道德经
  • 2篇《道德经》
  • 1篇大学生
  • 1篇译员
  • 1篇同声传译
  • 1篇外译
  • 1篇文化
  • 1篇文化传播
  • 1篇口译
  • 1篇口译员
  • 1篇跨文化传播
  • 1篇后喻文化
  • 1篇角色
  • 1篇教师
  • 1篇和谐世界
  • 1篇和谐世界理念
  • 1篇翻译实践
  • 1篇高校
  • 1篇高校教师

机构

  • 5篇集美大学

作者

  • 5篇陈巧玲

传媒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沈阳大学学报...
  • 1篇莆田学院学报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翻译实践与观念变迁——中国近代口译员林鍼及其《西海纪游草》研究
2010年
林鍼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他是近代旅美进行商贸口译的第一人,也是撰写美国游记的第一人。《西海纪游草》是其翻译实践及中西文化交流的成果,让国人初步感受到西方科学与民主的魅力,有力地促进了部分先进士人率先实现文化观念的近代变迁。
陈巧玲
关键词:翻译
同声传译中的噪音类别和处理策略探究被引量:2
2011年
指出噪音是信息传递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同声传译作为传递信息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噪音。分析同传译员所面对的噪音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物理噪音、生理噪音、心理噪音和文化噪音四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运用信息和语言噪音过滤、肢体语言过滤、心理噪音过滤、文化噪音过滤等方法对噪音进行有效过滤,从而保证同声传译工作准确高效地进行。
陈巧玲
关键词:同声传译
后喻文化与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被引量:2
2010年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文化的传递方式进入了后喻时代。高校教师当因应这个时代的变化,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个时代大学生的新特点,确立"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学生主体观,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更多注重师生平等互动交流,从而树立起终身教育理念、双向传播的教学观念和以学生为本的职业意识,将自己塑造成为一名堪称学生良师益友的优秀教师。
陈巧玲
关键词:后喻文化高校教师大学生角色
《道德经》翻译传播及其效应的多维考察被引量:5
2011年
《道德经》从18世纪开始日渐广泛地影响国际社会,其译本在国外的文本旅行,逐步融入世界文化观念、日常生活和国际交往中,在相当大程度上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从《道德经》的翻译史来看,从传教士翻译为主到中国知识界的广泛参与,体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沉浮历程;从翻译策略的适应性追求来看,归化策略是《道德经》深化到西方思想的一种有效途径;从翻译传播的社会效应来看,外国学者、普通民众以及中国人日益增强的《道德经》思想认同,彰显了该经之翻译对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意义。
陈巧玲
关键词:《道德经》翻译
浅析《道德经》外译与“和谐世界”理念的跨文化传播被引量:1
2011年
从《道德经》外译的角度探讨了"和谐世界"理念的跨文化传播,认为一部《道德经》的外译史见证了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迭宕起伏的历程。近现代,《道德经》译本传播使其蕴藏的深刻隽永的"和谐世界"理念,无论在战后世界的文化反思还是在当代世界问题的思想探源方面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国应积极推动《道德经》翻译,推动其解决世界问题智慧的跨文化传播,从而使"和谐世界"理念无障碍地成为世界的主流话语,最大限度地彰显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
陈巧玲
关键词:《道德经》翻译和谐世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