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2JK0491)

作品数:14 被引量:212H指数:9
相关作者:白玉彬赵靖舟郑卉罗静兰郝孝荣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石油大学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3篇盆地
  • 13篇鄂尔多斯盆地
  • 6篇延长组
  • 6篇油层
  • 5篇油层组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3篇地球化学特征
  • 3篇油田
  • 3篇油源
  • 3篇油源对比
  • 3篇致密砂岩
  • 3篇砂岩
  • 3篇化学特征
  • 3篇成藏
  • 3篇成岩作用
  • 3篇储层
  • 2篇延长组长
  • 2篇原油地球化学
  • 2篇原油地球化学...

机构

  • 10篇西安石油大学
  • 6篇延长油田股份...
  • 4篇西北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石油大学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作者

  • 10篇白玉彬
  • 4篇赵靖舟
  • 4篇郑卉
  • 3篇罗静兰
  • 3篇郝孝荣
  • 2篇朱杰
  • 2篇赵子龙
  • 2篇张志升
  • 2篇高振东
  • 2篇李忠锋
  • 1篇曹青
  • 1篇杨勇
  • 1篇杨杰
  • 1篇唐乐平
  • 1篇方朝强
  • 1篇殷悦悦
  • 1篇王少飞
  • 1篇李刚
  • 1篇童姜楠
  • 1篇陈栋

传媒

  • 3篇地下水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岩性油气藏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4
  • 10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平川油田长2储层成岩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青平川油田长2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演化。研究表明:长2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碎屑含量高达90%,填系物含量主要以铁方解石和绿泥石为主,其次为长英质加大;长2储层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和胶结作用,二者联合作用使孔隙减少量平均高达70%,溶解作用对储层物性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综合认为长2储层已经达到中成岩A期演化阶段。
刘伟才李艳芳杨贤军杨波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成岩作用成岩演化
青平川油田高家沟区长2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被引量:3
2016年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青平川油田高家沟区长2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表明:长2储层总体属于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隙占绝对优势,其次为长石粒内溶孔,平均总面孔率为7.7%,最大孔隙直径可达200μm,平均为38.5μm;长2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常见的5类孔隙结构中以大孔中细喉型和中孔中细喉型为主,是长2储层主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
邢宽宏夏青马华杨波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长2油层组孔隙结构
鄂尔多斯盆地杏子川油田长9烃源岩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13
2013年
应用岩石热解、干酪根镜检、同位素、气相色谱及色谱-质谱等分析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杏子川油田延长组长9暗色泥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杏子川油田延长组长9烃源岩主要为长91段顶部的李家畔页岩,长92暗色泥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为非油源岩;长9烃源岩主要由粉砂质或含粉砂泥岩组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黏土岩;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为3.05%,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1型,最高热解峰温平均为450℃,反映烃源岩达到好的级别,处于成熟演化阶段;烃源岩母质类型主要以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共同输入为特征,湖盆水体环境总体以淡水还原条件为主;长9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以生油为主,烃源岩厚度大于10 m地区为长8~长10油藏有利勘探区。
白玉彬赵靖舟高振东李忠锋张志升朱杰郭郁郑卉
关键词:烃源岩地球化学鄂尔多斯盆地
安塞地区长9致密砂岩储集层成岩作用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根据砂岩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衍射等分析测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延长组长9致密砂岩储集层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9砂岩储集层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和溶蚀等多种成岩作用,其中压实和胶结作用为减少储集层孔隙的主要因素,溶蚀作用是增加储集层孔隙的主要因素,微裂缝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储集层的渗透性,增强了流体渗流能力。长9砂岩储集层主要处于中成岩作用阶段A期,储集层孔隙演化与成岩作用关系密切,压实作用损失的孔隙度为15.64%,胶结作用损失孔隙度为11.32%,溶蚀作用和微裂缝增加孔隙度为4.04%,最终研究区计算孔隙度定格为7.48%,与实测平均孔隙度值7.20%比较一致。长9储集层有利成岩相带为长石溶蚀相和绿泥石膜-长石溶蚀相,发育于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中,最不利成岩相为碳酸盐胶结相和强压实相。
白玉彬孙怀智郝孝荣陈栋刘鹏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成岩作用成岩相
鄂尔多斯盆地杏子川油田延长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探讨被引量:14
2013年
陕北斜坡中部杏子川油田延长组原油物性、族组成、饱和烃气相色谱、萜甾烷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地质综合分析显示,不同层位延长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具有显著的差异。长4+5、长6原油性质基本一致,具有同源属性,其差异性可能主要与运移分馏效应以及原油成熟度有关。长9、长10原油与长4+5、长6原油性质具有明显的差异,反映了其具有不同的母源属性。Ts/Tm、C29ββ/(ββ+αα)、αααC2920S/(20S+20R)等反映原油成熟度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显示长9、长10原油具有较高的成熟度。长9和长10原油规则甾烷含量显示具有不同的成因。地质综合分析和油源对比表明:长4+5、长6原油均来自于长7生油岩,长9原油来自于其顶部的李家畔页岩,长10原油可能主要来源于长92有效烃源岩。
白玉彬高振东李忠锋张志升朱杰郑卉
关键词:原油地球化学油源对比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长9油层组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藏时间被引量:12
2013年
为了确定安塞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组的石油充注成藏时间,对该区储层样品进行了包裹体镜下显微观察、荧光分析及石英次生加大边中伴生盐水包裹体显微测温,并结合长9油层组埋藏-热演化史模拟,确定了该区油气运移成藏的时间.结果表明:安塞地区长9油层组主要发育盐水包裹体和含液态烃包裹体,大多分布在石英次生加大边和溶蚀微裂隙中,包裹体形态以近圆形和不规则形为主,大小一般为2~6 μm,其均一温度呈明显的单峰分布,主要为100~110c℃.长9油层组主要发生过一期油气充注,对应的地质历史时间为早白垩世中晚期(100~120 Ma).
郑卉白玉彬郝孝荣曹青刘鹏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成藏条件与成藏特征被引量:54
2013年
采用地质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致密油分布、物理性质、油源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及非均质性、圈闭条件及油水分布特征综合分析长7致密油成藏条件、主控因素与成藏特征。结果表明:长7致密油藏具备形成准连续型油气聚集的成藏地质条件和特征;长7油层组中发育优质烃源岩,主要以长73中的张家滩页岩为最优,烃源岩分布范围控制了致密油成藏外边界,烃源岩厚度大于20 m地区为最有利成藏区;长7致密油成藏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配置,重力流砂体主要呈透镜状或条带状分布于泥岩或油源岩中,具有优先捕集油气的优势;长7致密油成藏对圈闭要求相对较低,其遮挡条件主要为岩性、物性及成岩边界,动力圈闭也是重要的圈闭类型。长7致密油富集与局部构造背景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主要取决于储集层展布及物性;高强度生、排烃及强充注造成长7储层原始含油饱和度较高;受原始物质组成及成岩强度的影响,长7储层非均质性很强,致使油、气、水在致密储层中分异差,油、水分布复杂。
白玉彬赵靖舟赵子龙殷悦悦童姜楠
关键词:成藏条件成藏特征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蟠龙油田延长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7
2013年
针对蟠龙油田延长组烃源岩存在争议的事实,此次采集了该区延长组野外露头、井下暗色泥岩和原油样品并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旨在厘定延长组烃源岩的分布及生烃潜力,探讨延长组石油来源。研究表明,蟠龙油田延长组烃源岩主要为发育在长7油层组中下部的"张家滩页岩",虽然平均厚度仅为10m,但其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1型,有机质丰度较高,已达到成熟演化阶段,为好的有效烃源岩。长1、长4+5、长6油层组暗色泥岩地球化学指标显示以差-非烃源岩为主,极少样品为好的烃源岩,总体成藏意义较小。长7烃源岩与本区延长组原油具有很好的可比性,证实了蟠龙油田延长组原油主要为本地烃源岩的贡献,并非湖盆中心长7烃源岩生成的石油长距离侧向运移结果,延长组石油的分布主要为近源垂向运聚成藏。
白玉彬罗静兰郝孝荣王力陈孝平章爱成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油源对比
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延长组长8致密砂岩油藏成藏主控因素被引量:27
2013年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为近年来发现的勘探开发新层系,勘探实践证实其成藏条件优越,勘探潜力大。本文以盆地中南部志丹县吴堡地区为例,对该区长8油藏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8油藏油源主要来自于上覆长73烃源岩、长8内部烃源岩和长9顶部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储层组合配置;主成藏期运移动力主要为生烃增压等形成的异常高压,油气充注到长8致密储层后主要以近距离垂向和侧向运移为主;成岩作用加剧了储层非均质性,形成成岩遮挡型准连续型油气聚集。长8油藏平面及层位分布主要受控于有效烃源岩展布、储层质量和有效盖层的控制,多种地质因素共同形成现今长8油藏分布格局。
白玉彬罗静兰王少飞杨勇唐乐平付晓燕郑卉
关键词:主控因素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油藏形成机理被引量:56
2013年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延长组长6油藏为典型的准连续型致密砂岩非常规油藏,主要具有以下7个特点:(1)长6油藏形成和分布对圈闭无严格要求,石油大面积连片分布,油藏分布范围不受圈闭限制;(2)区域相对稳定的大地构造背景条件,以及大面积复合连片分布的致密储集体是长6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油藏形成的外部因素;(3)长7油层组成熟烃源岩大面积连续分布,高强度生、排烃是长6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油藏形成的前提;(4)长6油藏的形成主要是初次运移和短距离二次运移的结果,垂向裂缝和侧向连通砂体有效组合为石油优势运移通道,石油就近运移聚集成藏;(5)石油运移的动力主要是生烃作用产生的异常压力,浮力作用弱,对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不起主要作用;(6)长6油藏油水分布规律复杂,无纯油层,油水层、水层、干层共存,无统一的油水界面和压力系统,油藏非均质性强,含油饱和度不均一,储量丰度较低,存在甜点富集区;(7)在石油大规模生成运移时,长6储层已经致密化或同步致密,为形成长6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油藏创造了条件。
白玉彬赵靖舟方朝强刘鹏
关键词:致密砂岩长6油层组鄂尔多斯盆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